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金秋十月,層林盡染的高原大地迎來了遠道而來的賓客——
10月9日至12日,外交部組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拉脫維亞、亞美尼亞、多米尼加、斯里蘭卡等近20國駐華使節代表團走進青海,懷揣著對中國生態與發展的期待,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參訪之旅。
一日觀雙海
“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青海。”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光伏產業園內,當使節們站在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觀光塔上時,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整齊地排列著,如同一片藍色的海洋。陽光灑在光伏板上,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輸向多個省份。

使節們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參觀。
“站在觀光塔上向下看的瞬間,被眼前這片‘光伏藍海’深深吸引。青海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這里已經在生態系統保護、發展清潔能源及國際生態旅游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可供參考的經驗,希望在此行中多多交流。”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駐華大使伊莎貝爾·多明戈斯說。
使節們認真聆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了解到光伏產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以及對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意義,看到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感受到青海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他們紛紛表示,希望能夠與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開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隨后,使節們來到了如夢如幻的青海湖畔。微風輕拂,湖水波光粼粼,湛藍的天空與澄澈的湖水相互交融,遠處的雪山閃耀著銀光,湖畔金黃的草地如詩如畫,共同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自然畫卷。
大家沉浸在壯麗的景色中,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他們深刻體會到中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青海湖周邊生態治理成效顯著,濕地面積持續擴大,鳥類等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
“中國政府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加強對青海湖的生態監測與保護,讓這片美麗的湖泊得以永葆生機。讓我們認識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非相互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佛得角駐華大使阿林多·多羅薩里奧說。
一嘆贊大美
大美青海留給外國駐華使節們什么印象?
答案在他們頻頻豎起的大拇指,在他們手機里一張張無需濾鏡的照片里,在一聲聲對綠水青山的贊嘆中。
“青海的美直抵內心,我筆下的這些可愛生靈無一不展示著青海良好生態環境下他們生存的家園如此美麗。”幾內亞比紹駐華大使安東尼奧·恩巴洛連連稱贊。
在青海湖畔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科普館生動的“自然小課堂”上,使節們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拿起畫筆在青海湖自然教育手繪卡涂鴉出自己喜愛的動植物。短短一小時的體驗課上,他們了解普氏原羚保護現狀,學習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繁育經驗;手繪黑頸鶴、藏狐、鸕鶿、喜馬拉雅旱獺等青海湖代表性物種,了解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
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使節們看到青海的山川、河流、冰川、生物、礦產等豐富自然資源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不停贊嘆“大美青海”的獨特魅力。“我的國家地處安第斯山區,自然環境與青海多有相似之處,所以我非常興奮,想繼續了解、借鑒青海借助技術保護環境、科學利用自然資源的經驗。”玻利維亞駐華大使烏戈·西萊斯說。
豐富多彩的青海民俗為使節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窗口。在海東市青繡(盤繡)產業基地,使節們觀摩土族盤繡、河湟刺繡等非遺產品,與繡娘交流互動,體驗“指尖”非遺,了解“青繡”技藝的傳承和保護。海東人民的熱情好客也給使節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與當地居民親切交流,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的傳承。
一情定青緣
“中國人經常說緣分,這次來青海就是我與中國不解之緣的又一次完美體現。最后一天行程里安排的光伏企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份獨特的緣分會建起一座彼此溝通合作的橋梁,希望能夠與青海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格林納達駐華大使馬巖說。
“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發展中兼顧生態環境保護,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斯里蘭卡駐華大使馬金達·賈升和說,青海就是一扇高原之窗,讓他們看到了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更多可能。
4天時間內,駐華使節代表團一行親身感受大美青海的壯美風光、體驗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對大美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綠色低碳發展豐碩成果贊嘆不已,對青海民族團結和諧、民族地區發展成就高度評價,對與青海開展友好交流、務實合作充滿期待。
“青海生態優美、能源富集、文化多元,我們在這里看到了中國西部的壯美風光和發展活力,見證了各民族相親相愛如家一般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彼此合作的廣闊前景。”布基納法索駐華大使畢達伍說。
離開青海之際,使節們認為青海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讓外界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光明前景。希望通過此次青海之行,相互學習借鑒,不斷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