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
——“探訪青海”系列報道之一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賈泓
發布時間:2024-10-04 14:10:12
編輯:李娜

  編者按

  走進傳統村落,留住一方鄉愁;走過一條老街,感受歷史的沉淀和時代的變遷;探秘一處古建筑,讀懂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即日起,青海日報推出“文化中國行·探訪青海”系列報道,記者走進青海各地古建筑、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帶你一同讀懂其中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感受其中蘊藏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認同,品讀它們在保護文化多樣性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敬請關注。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香溝水庫清澈見底的溪流經過一個木質溝渠流向古老的水磨坊,驅動木輪帶動著石磨晝夜不停運轉,“嘎吱”作響……國慶節前夕,記者驅車前往西寧市湟中區土門關鄉賈爾藏村,開啟一場關于傳統村落的古今對話。

  賈爾藏村位于拉脊山西部,隱藏于群山環抱之中,呈狹長狀坐北朝南,香溝河和直溝河流入村莊,南面占地400公頃的原始白樺森林仿若村莊的一面綠色屏風。這里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有百年民居、古水磨、古油坊等歷史建筑,還有遠近聞名的秦腔業余劇團、代代相傳的民族舞蹈,是國家級第四批傳統古村落。過去,古老的賈爾藏以秀麗的風景、多姿多彩的文化而聞名;如今,這個高原小村以中國傳統古村落吸引著八方游客……

1

賈爾藏村聶家大院。

  在一棵百年古樹的掩映下,木質結構的水磨坊懸空而建。潺潺泉水流過木屋驅動石磨,將村民帶來的青稞磨出獨有的香味。僅隔一條村路的油坊依然保持了其原有的土墻外觀,屋內油坊工具一應俱全,靜靜地講述著這座古村落的歷史。

  過去,賈爾藏村共有12盤水磨,2盤油坊。隨著社會發展,電磨的代替,現在僅存1盤水磨和1盤油坊,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村委會主任熊生邦說:“它們雖然已經不再是主要的生產工具,但我們一直在保護傳承這些古老的技藝,水磨和油坊不僅有專人守護,而且依然在使用。”

  水磨依舊轉動、油坊依然油香四方,油菜仍是賈爾藏村民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當漫山遍野開滿金燦燦的油菜花,當傳統技藝勾起人們悠悠的鄉愁,賈爾藏村看到了自己發展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的“天時地利人和”。

  2018年,鄉村旅游公路通到賈爾藏村,村民紛紛辦起農家樂,吃上生態旅游飯。2021年,在50萬元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支持下,賈爾藏村又修建了7間網紅小木屋,用于發展鄉村旅游。

  “作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如今的賈爾藏村可謂‘名聲在外’。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發展集體經濟。依托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持續打造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生態鄉村旅游路線,建成特色農家院15家。網紅小木屋自運營以來累計收益達10萬元。”熊生邦說。

  告別小木屋,我們在古建筑聶家大院“遇見”古村落特有的寧靜。這座修建于民國時期的老宅,依然保留著原始的模樣,無論是傳統民居的布局,還是門窗上精妙的傳統技藝雕花,抑或是房間內惟妙惟肖的彩繪,無不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氣息,將人拉回到時間的長河中。

2

賈爾藏村魁星樓。記者 賈泓 攝

  村黨支部委員魏占魁介紹:“賈爾藏村被評為傳統古村落后,村‘兩委’更加注重傳統建筑的保護,將7座古建筑中的桑家大院、聶家大院、余家大院進行重點保護。聶家大院的使用者聶先榮一家,自愿將宅院流轉給村集體,搬去在村中重新選址建造的新房。”

  現在,聶家大院外院作為賈爾藏村文史遺產展覽館再次被利用起來。聽說村里要建展覽館,村民們紛紛拿出家中的老物件,并由管理人員張顯貴等人專門負責收集。馬鞍、犁耙、電視機……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用途,只要是村民眼中的“歷史”都無償捐贈給村里,與古樸的老宅一同默默講述著賈爾藏村的前世今生。

  在傳統村落保護中,湟中區科學規劃傳統村落建設,最大限度保留其原始風貌。賈爾藏村中85%的建筑為傳統建筑,民居多為夯土墻體和木質大門,淡淡的黃色成為這里的主色調。行走在村莊里,內部道路縱橫,巷道之間的宅院緊密相鄰。

  魏占魁在村中一面土墻下方停下腳步:“了解賈爾藏的歷史,還是得看看咱們的‘堡子’和戲臺!”眼前的墻體近4米高,墻體下寬上窄,立面還有植被生長,下方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上寫著它的名字——賈爾藏堡。“這段城墻是明末時期修建的,是我們村最原始的外墻,主要用于保障村莊的安全,F存3段,城墻也是村民的院墻,現在依然使用著。”熊生邦說,“這就是古建筑中的‘大家’與‘小家’,也象征著賈爾藏的團結和諧。”

  村里在原址修建的戲臺就位于城墻邊,每逢傳統節日,秦腔就會在這里唱響。魏占魁驕傲地說:“我們村的秦腔業余劇團有近200年歷史,至今還保存著幾十本道光年間的戲文手抄本。現在,我們不僅重新修建了戲樓,還購置了新的戲服,傳統戲曲正在為賈爾藏新時代的文化建設發揮作用。”

  當傳統與現代在村莊里碰撞,賈爾藏村的古建筑保護和利用仿佛一場古今對話,在訴說悠悠歷史,在探討保護與傳承,在講述創新與發展,在開啟鄉村振興新篇。聽,賈爾藏的古今對話還在繼續……

推薦閱讀
我省舉行2024年烈士紀念日活動 陳剛出席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加強國慶假期應急值守工作
青海省生態攝影書畫展舉行
第二屆“你好,青海”網絡短視頻比賽公告
2024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候選名單的公示
群眾的幸福笑容就是最好的肯定
“尕豹兒”帶你走進雪豹之都
24H熱點
【探尋雪豹之都】“尕豹兒”帶你走進雪豹之都——...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探訪...
青海西寧國慶期間處處飄揚“中國紅”
【探尋雪豹之都】國慶假期雪豹館里熱鬧非凡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文旅“大餐”...
金秋房博會,逛展購房持續火熱
國慶覓書香
驚艷!西寧野生動物園秋菊綻放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網青海物資公司全力保...
青海西寧:光明小學第七屆科技節開幕
熱點圖片
【探尋雪豹之都】“尕豹兒”帶你走進雪豹之都——“游西寧‘雪豹之都’大科普”系列宣傳活動城北區接力第四棒
【探尋雪豹之都】“...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探訪青海”系列報道之一
【文化中國行】一場...
青海西寧國慶期間處處飄揚“中國紅”
青海西寧國慶期間處...
【探尋雪豹之都】國慶假期雪豹館里熱鬧非凡
【探尋雪豹之都】國...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國慶見聞】文旅“大餐”點燃假日經濟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金秋房博會,逛展購房持續火熱
金秋房博會,逛展購...
國慶覓書香
國慶覓書香
驚艷!西寧野生動物園秋菊綻放
驚艷!西寧野生動物...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
——“探訪青!毕盗袌蟮乐

青海日報
2024-10-04 14:1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
——“探訪青!毕盗袌蟮乐

青海日報
2024-10-04 02:1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一場賈爾藏村的古今對話
——“探訪青!毕盗袌蟮乐

  • 2024-10-04 02:10:12
  • 來源:青海日報

  編者按

  走進傳統村落,留住一方鄉愁;走過一條老街,感受歷史的沉淀和時代的變遷;探秘一處古建筑,讀懂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即日起,青海日報推出“文化中國行·探訪青海”系列報道,記者走進青海各地古建筑、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帶你一同讀懂其中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感受其中蘊藏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認同,品讀它們在保護文化多樣性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敬請關注。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香溝水庫清澈見底的溪流經過一個木質溝渠流向古老的水磨坊,驅動木輪帶動著石磨晝夜不停運轉,“嘎吱”作響……國慶節前夕,記者驅車前往西寧市湟中區土門關鄉賈爾藏村,開啟一場關于傳統村落的古今對話。

  賈爾藏村位于拉脊山西部,隱藏于群山環抱之中,呈狹長狀坐北朝南,香溝河和直溝河流入村莊,南面占地400公頃的原始白樺森林仿若村莊的一面綠色屏風。這里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有百年民居、古水磨、古油坊等歷史建筑,還有遠近聞名的秦腔業余劇團、代代相傳的民族舞蹈,是國家級第四批傳統古村落。過去,古老的賈爾藏以秀麗的風景、多姿多彩的文化而聞名;如今,這個高原小村以中國傳統古村落吸引著八方游客……

1

賈爾藏村聶家大院。

  在一棵百年古樹的掩映下,木質結構的水磨坊懸空而建。潺潺泉水流過木屋驅動石磨,將村民帶來的青稞磨出獨有的香味。僅隔一條村路的油坊依然保持了其原有的土墻外觀,屋內油坊工具一應俱全,靜靜地講述著這座古村落的歷史。

  過去,賈爾藏村共有12盤水磨,2盤油坊。隨著社會發展,電磨的代替,現在僅存1盤水磨和1盤油坊,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村委會主任熊生邦說:“它們雖然已經不再是主要的生產工具,但我們一直在保護傳承這些古老的技藝,水磨和油坊不僅有專人守護,而且依然在使用。”

  水磨依舊轉動、油坊依然油香四方,油菜仍是賈爾藏村民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當漫山遍野開滿金燦燦的油菜花,當傳統技藝勾起人們悠悠的鄉愁,賈爾藏村看到了自己發展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的“天時地利人和”。

  2018年,鄉村旅游公路通到賈爾藏村,村民紛紛辦起農家樂,吃上生態旅游飯。2021年,在50萬元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支持下,賈爾藏村又修建了7間網紅小木屋,用于發展鄉村旅游。

  “作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如今的賈爾藏村可謂‘名聲在外’。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發展集體經濟。依托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持續打造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生態鄉村旅游路線,建成特色農家院15家。網紅小木屋自運營以來累計收益達10萬元。”熊生邦說。

  告別小木屋,我們在古建筑聶家大院“遇見”古村落特有的寧靜。這座修建于民國時期的老宅,依然保留著原始的模樣,無論是傳統民居的布局,還是門窗上精妙的傳統技藝雕花,抑或是房間內惟妙惟肖的彩繪,無不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氣息,將人拉回到時間的長河中。

2

賈爾藏村魁星樓。記者 賈泓 攝

  村黨支部委員魏占魁介紹:“賈爾藏村被評為傳統古村落后,村‘兩委’更加注重傳統建筑的保護,將7座古建筑中的桑家大院、聶家大院、余家大院進行重點保護。聶家大院的使用者聶先榮一家,自愿將宅院流轉給村集體,搬去在村中重新選址建造的新房。”

  現在,聶家大院外院作為賈爾藏村文史遺產展覽館再次被利用起來。聽說村里要建展覽館,村民們紛紛拿出家中的老物件,并由管理人員張顯貴等人專門負責收集。馬鞍、犁耙、電視機……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用途,只要是村民眼中的“歷史”都無償捐贈給村里,與古樸的老宅一同默默講述著賈爾藏村的前世今生。

  在傳統村落保護中,湟中區科學規劃傳統村落建設,最大限度保留其原始風貌。賈爾藏村中85%的建筑為傳統建筑,民居多為夯土墻體和木質大門,淡淡的黃色成為這里的主色調。行走在村莊里,內部道路縱橫,巷道之間的宅院緊密相鄰。

  魏占魁在村中一面土墻下方停下腳步:“了解賈爾藏的歷史,還是得看看咱們的‘堡子’和戲臺!”眼前的墻體近4米高,墻體下寬上窄,立面還有植被生長,下方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上寫著它的名字——賈爾藏堡。“這段城墻是明末時期修建的,是我們村最原始的外墻,主要用于保障村莊的安全。現存3段,城墻也是村民的院墻,現在依然使用著。”熊生邦說,“這就是古建筑中的‘大家’與‘小家’,也象征著賈爾藏的團結和諧。”

  村里在原址修建的戲臺就位于城墻邊,每逢傳統節日,秦腔就會在這里唱響。魏占魁驕傲地說:“我們村的秦腔業余劇團有近200年歷史,至今還保存著幾十本道光年間的戲文手抄本,F在,我們不僅重新修建了戲樓,還購置了新的戲服,傳統戲曲正在為賈爾藏新時代的文化建設發揮作用。”

  當傳統與現代在村莊里碰撞,賈爾藏村的古建筑保護和利用仿佛一場古今對話,在訴說悠悠歷史,在探討保護與傳承,在講述創新與發展,在開啟鄉村振興新篇。聽,賈爾藏的古今對話還在繼續……

作者 賈泓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乱码日本中文字幕高清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91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