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14日21時55分起,西寧市多地電閃雷鳴,出現短時暴雨。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在西寧市防汛指揮領導小組的統一調度下,各地各部門迅速響應,緊急行動,紛紛投入到緊張的防汛工作中。

市政:清淤 疏挖 排水
作為重點防汛區,城東區市政服務中心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確保預案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接到氣象預報后,他們立即組建防汛搶險隊伍,構建應急隊伍+鎮辦中隊“15分鐘”應急叫醒響應圈,分赴各隱患路段排查排水管道。
他們手持工具,在沒過腳踝的積水中艱難前行。每走一步,都能濺起大片水花。“我們從暴雨開始就一直在路上巡查,只要發現有排水不暢的地方,就立刻采取措施,及時清淤。”城東區市政服務中心市政科科長張成軍說。說話間,他和同事一起用力搬開了一個被雜物堵塞的井蓋,混濁的積水瞬間形成了一個漩渦,急速向下流去。
在濱河路與共和路交叉處,幾名市政工人正清理排水井口的垃圾和淤泥。“這雨下得太大了,必須盡快清理,不然積水會越來越嚴重。”一名工人大聲說。
短短一小時內,城東區采取“全面+重點”“機械+人工”的方式清理疏通城區道路雨污排水管網,“地毯式”清掏雨水箅子,組織應急隊伍全面排查處理積水較深隱患點,對湟水河流域、和平渠等區域開展徒步巡查,確保行人出行安全。同時,利用“人工清掃+放置吸水膨脹袋”等方式及時排水,最大程度避免發生安全事故。(作者:周建萍)

城管:冒雨查隱患
當晚,西寧市城西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一中隊隊長張振興和隊員們在城西區轄區商圈開展針對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建筑工地拉運渣土車的夜間巡查。
22時30分許,大雨傾盆。此時,張振興和隊員們立即進入了“備戰”狀態。60余人的城西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防汛應急力量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大家奔赴各個易積水路段和區域,及時巡查各類雨水井和雨水箅子,清除枯枝落葉等雜物,確保排水系統暢通。在易積水路段和區域,提前設置警示標識,安排專人值守。對于積水路段,組織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區城鄉建設局、區應急管理局防汛人員開展強排等作業,加快排水速度。
雨中,“城管藍”奮戰不休,雖然大家穿著雨衣,但頭發和衣服早已濕透。23時30分許雨停了。此時人們大都已進入夢鄉,而張振興和城管隊員依然在城區街頭巡邏著。這一晚,他們將持續關注天氣變化,加大值班值守和巡查力度。
截至8月14日23時,城西區城管局共出動人員60人次、車12輛次,巡查積水隱患點34處,排查下穿人行通道、地下通道12處,發現轄區北城七區下穿隧道、城西第一幼兒園、財富廣場公交車站、匯寧路口、陰山堂涵洞等18處積水點,積水點位已安排人員清理,目前已基本無積水。同時城西區城管局隨時關注氣象信息,易積水點位已安排專人流動巡查。(作者:季蓉)

社區:堅守一線 守護居民安全
8月14日21時55分許,突發強降雨牽動著西寧市城中區各個社區工作人員的心,他們以雨為“令”,“汛”速行動,以實際行動保障居民安全。
“家里都挺好的,一直沒發現漏雨。”22時許,城中區南川西路街道福祿巷南社區黨委書記馮磊和工作人員張俊杰穿上雨衣趕往南川西路128號院和南川西路144號平房院入戶走訪,查看居民住房內外環境。
馮磊和張俊杰對轄區內的低洼地帶、易積水路面、停車場等重點區域開展排查,發現積水多的路面立即清理。
當晚,城中區飲馬街街道文化街社區黨委副書記曹螢霞前往大新街42號院、4號院、法院街2號院3個防汛點,排查院內煤房情況,以及防汛點路面是否有積水,排查雨水箅子是否有雜物等。發現排水口堵塞,她立即用手挖出污物,確保雨水順暢排出。
23時許,看到雨勢已小,馮磊回到社區辦公室。“這段時間我們24小時防汛值守,下雨就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只要能保障居民安全,我們再辛苦都是值得的。”馮磊說。(作者:燕卓)
街道辦事處:巡查排查 防患于未然
雨夜里,火車西站街道辦事處應急分隊人員、值班人員攜帶手電筒、喇叭、鐵鍬等工具趕往轄區易積水點開展巡查,在轄區西站二巷、德勤路等積水點排水。現場,工作人員幫助被困車輛上的司乘人員脫困,將車輛推至高處,并且疏導交通,指揮車輛繞道行駛。清理沿線雨水箅子,工作人員及時清掏枯枝雜草、垃圾等堆積物、覆蓋物,確保排水系統通暢。
馬坊街道馬坊東社區對轄區低洼地帶、老舊居民樓院等重點小區細致排查,同時,針對轄區內鐵皮房、市場等重點區域排查,社區工作人員督促轄區物業公司排查地下車庫、排水口、下水道及充電樁等易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做到防患于未然。對易澇、易積水部位,及時清理垃圾、積水,保障道路暢通無阻,確保居民安全出行。(作者:馬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