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從燕京大地到三江之源,北京、玉樹兩地雖相隔萬水千山,卻同氣連枝。
十四年來,北京市發揮首都優勢,全市6個區與玉樹州一市五縣結成對子,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基礎,教育醫療和智力幫扶為重點,產業就業支援為依托,累計投入資金近60億元,實施項目千余個,先后派出五批近300名援青干部人才,不斷推進對口支援工作提質增效,全面助力玉樹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如今,一項項民生工程、一批批產業項目落地江源大地,生態環境大變樣、基礎設施大提升、社會事業大發展、群眾生活大改善,在北京的全力幫扶下,玉樹正闊步邁向“健康、現代、幸福生活”新征程。
增福祉——
“組團式”幫扶的幸福效應
醫、教“組團式”幫扶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環節。2024年上半年,在北京援青“組團式”醫療專家幫扶下,玉樹州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全州首例血管介入手術、腹腔鏡下胃底腫瘤切除術,新技術的開展不僅填補了玉樹州醫療空白,更為守護群眾健康賦能加碼。
2024年,北京援玉安排資金2000萬元,全面開啟“1+10+N”“1+N+5”幫扶模式,醫院轉診率均降至30%以下,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均達到95%以上,三家幫扶縣醫院在全省考核中均為優秀,西城區幫扶囊謙縣醫院經驗在全省推廣。
與此同時,幫扶團隊充分發揮州人民醫院醫療高地優勢,加快“院包科”實施進程,搭建州、縣、鎮、村四級診療體系,推動玉樹市醫院搭建“五個中心”架構,幫助稱多縣人民醫院實現多數常見病和多發病在縣域內解決,具備一定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和較完備的轉運體系。
“以前我們醫院沒有眼科,北京市密云區醫院王鵬老師來之后,于去年8月份開通了眼科門診。現在,醫院的眼科能開展一些二級手術,已接診700多人次。”玉樹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布尼瑪說。
在教育幫扶上,安排資金1.49億元,扎實推進“1+1+2+N”幫扶模式,落實“雙向組團”培養,玉樹州連續兩年高考本科上線率突破千人。
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援青團隊創新幫扶形式,與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合作開展“語你同行”英語學習公益項目,首期來自玉樹二高26名同學參與其中,首師大附中的同學在項目中擔任小導師的角色,每位小導師與玉樹二高的3至4名同學結成英語學習小組,每周六線上為玉樹二高的同學進行英語輔導。
通過英語學習的紐帶,架起了兩地青少年之間溝通的橋梁。
強動力——
農牧文旅疊加“特色”凸顯
“2024年,我們安排資金4.34億元,實施項目43個,各項目推進有力有序。截至目前,12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共19個固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已通過,15個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共24個非固投項目)已完成實施方案。新建項目已全部達到實施條件,5月底前已全部開工。”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黨委委員、副指揮馬超鷹介紹說。
今年以來,北京援玉不斷鞏固特色富民產業,豐富產業鏈條,投入資金7100萬元,實施產業促就業類項目11個。全面促進文旅產業融合,吸納就業0.12萬人,輻射帶動1.5萬周邊農牧民增收致富。
“助力”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今年3月,在北京—玉樹合作交流推介會上,京玉兩地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文旅開發等領域再次展開深度合作,京能、首農等一大批北京企業與玉樹牽手,玉樹各市縣同北京對口支援6區企業代表簽訂合作協議,簽約總意向金額達26億元。
初夏時節,在治多縣農牧民實訓基地,來自北京的非遺傳承人和專家現場教學指導當地牧民縫紉技術、制作皮雕和刺繡。在北京豐臺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治多縣委縣政府積極配合依文集團精心策劃、組織和實施了治多縣手工藝產業訂單式培訓。
“有了豐臺區的幫助,北京依文集團給我們匹配了20萬元的手工藝產品訂單,把這些產品投向首都市場,并將依據后續市場表現追加訂單,讓治多牧民群眾在本地實現了就業增收。”基地負責人索巴說。
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出成果,這是玉樹擬定的“行動方案”。在玉樹州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昂文才仁看來,玉樹有區域文化的獨特性、歷史文化的悠久性、生態文化的多元性、民間文化的豐富性等優勢。未來,玉樹文旅應利用好本身資源,并借助北京援青指揮部的橋梁紐帶,培養懂旅游善經營的人才隊伍,將北京的游客吸引到玉樹去。
固根基——
激發干事創業的“源”動力
“看病不用愁、教育跟得上、日子過得好,因為身邊有不少‘北京熟人’在幫助我們。”現在,這是玉樹眾多干部群眾的共同心聲。
近年來,北京對口支援持續保持對玉樹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在教師隊伍培訓中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協調優質培訓資源,為更多的玉樹教師成為名師名校長助力添彩。
通過對口支援,玉樹州與北京東城區教科院建立了46名兼職教研員為期2年的跟崗研修培訓。同時,對涉及的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備考工作進行“線上+線下”指導,提升高中學校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
“本次研修理論與實踐結合、參訪與跟崗結合、培訓與研究結合、學習與分享結合、教育與文化結合,讓我們進一步夯實了理論基礎、拓寬了管理視野、提升了能力和思維品質。”今年5月,34名玉樹州層層遴選出的名校長隊伍在北京跟崗研修,每個人都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利用這次學習機會提升自己。
醫療隊伍能力建設也不斷加強,支援醫院堅持“輸血供氧”向“造血制氧”轉變,把人才培養作為強后勁、促持續的著力點,大力開展智力幫扶,各受援醫院常見病、多發病和部分危急重癥診療能力穩步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持續增強。
玉樹州人民醫院支援團隊積極倡導“扎西德勒”醫院文化服務理念,主動聯系服務群眾,帶領團隊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推動州人民醫院醫療救治“五大中心”取得實質性進展,幫助本土專家掌握80%以上的三級醫院核心技術。
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項目部部長萬欣介紹:“我們全力匯聚智力支撐,投入資金1320萬元,實施5個智力支援項目,不斷將人才培養從‘有限輸血’向‘無限造血’推進,截至目前,培養干部人才3341名,打造出了一支留得住、能干事、帶不走的本土高精專干部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