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陳郁 報道)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了解到,十年來,青海省水利部門始終把治水興水擺在治青理政戰略位置,堅持“生態為要、清水為魂”要求,著力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在興水惠民促發展、治水除患保生態上走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省10年累計節水5.2億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由114立方米降至63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470提高到0.509;城市公共管網漏損率由15%降至8.69%以下;非常規水源利用量由0.13億立方米提高到1.01億立方米。
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區的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體系,將水資源節約保護指標納入地方年度目標責任(績效)考核,嚴格節水評價、計劃用水、用水定額監督檢查。開展866項水資源論證項目節水評價審查,核減水量1.92億立方米。30個縣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建成1705家省級節水型公共機構、455家省級節水型小區、46家省級節水型企業、8個節水型灌區、3個省級節水型工業園區、9所節水型高校、3家“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西寧市成功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
“引大濟湟”工程全線通水,設計年調水5.26億立方米,為湟水流域農業、工業、生態和城鎮生活提供供水保障;海西州蓄集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發電,為德令哈市城鎮和工業發展提供可靠供水保障;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年內可基本建成,將為保障格爾木、茫崖及冷湖循環經濟園區供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建成2215處集中式工程、3.36萬處分散式工程的供水保障體系,全省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分別由2014年的55.2%、78.5%提升至目前的83%、96.2%,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全省建成90處中型灌區、1071處小型灌區,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調”相結合的灌溉供水網絡配置格局,累計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2.1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02.87萬畝。堅持系統治理,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歷史性改善。
同時,多措并舉強化河長制湖長制新型水管理機制運行,全省五級河湖長、河湖長制辦公室、責任部門單位履職盡責,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黃河青海流域水資源保護、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湟水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保護等系列專項行動,累計排查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893項,核查河湖遙感圖斑9585項,認定問題199項、完成整改172項,整改率86.4%,河湖問題大幅減少、面貌歷史性改善,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