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經濟
【青報觀察】電力賦能,河湟鄉村氣象新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羋嶠 李永鵬
發布時間:2024-05-20 08:04:46
編輯:李娜

  視點

  “9年來,我們楊家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的山大溝深、土地貧瘠,到現在吃上光伏飯,走上產業路,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過得也越來越舒坦了!”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楊家山村67歲的楊金財,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變化。

  回首2015年至今,9年間,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以“基礎完善+光伏扶貧+產業發展”模式,幫助楊家山村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更成為青海高原鄉村脫貧致富的縮影。

楊家山3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遠景。

  楊家山3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遠景。

 

QQ截圖20240520062339

 國家電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楊家山村,排查光伏扶貧電站隱患,保障光伏電站穩定運行。

 

QQ截圖20240520062347

  楊家山村村民在“電力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需要的東西。 圖片均由李永鵬 攝

  光照充足,村里有了光伏產業

  5月17日,走進楊家山村后山,縱橫排列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這1800元的‘陽光款’是我去年在村里做保潔員掙來的,過年置辦了好些年貨呢!”71歲的村民楊芳林喜笑顏開。他口中的“陽光款”是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所產生的收益。2023年,楊芳林通過打掃衛生積攢的36個工時兌付光伏收益1800元。

  楊家山村地處山地,地勢較高,太陽能資源豐富,山坡有大片閑置土地。2017年,國網青海電力在楊家山村投資建設了30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電站累計發電269.91萬千瓦時,收益達202.43萬元。

  光伏產業讓這個位于大山深處的村莊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更為村民增加了又一份“陽光”收益。現在,村民楊文元一有空,就會到山上走走,他說:“實在想不到,掛在天上的太陽,能通過科技帶來真金白銀。”

  現任駐村第一書記趙隆元說:“電站建起來后,村里設立保潔、護林員等公益崗位,安排生活較困難的村民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將4成收益以工分兌付的方式發放給他們,實行按勞分配。剩下6成收益用于發展村集體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等。”

  同時,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助力楊家山村光伏電站后續運維。截至目前,累計開展隱患排查治理、設備清掃等義務活動30次,有效保障了電站穩定運行,年發電量不低于43萬千瓦時。

  “截至2023年年底,光伏電站已為村集體帶來收入120萬元,今年估計還會更高。”看著楊家山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黨支部書記楊維民笑容滿面。

  一張張光伏板是青海特色產業發展的縮影,更是全省民生發展所向。

  青海積極探索“光伏+”模式,既促進了清潔能源發展,又探索清潔能源與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的融合發展,進一步賦能“綠色民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辟新賽道。

  “網”“路”雙修,打通農產品銷路

  當今社會,產業發展離不開電力的支持。工業產品如此,農產品亦如此。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針對山大溝深的農村用電,提供專業化、有針對性的供電服務。開辟農業生產用電綠色通道,實現當日受理,當天完成裝表,及時解決需求。此外,國網海東供電公司持續開展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楊家山村戶均容量達到3.37千伏安,戶戶通了動力電,供電可靠性提升至99.82%,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用電安全可靠。

  現在村民電閘一拉,伴隨著轟隆聲,粉碎機的出料口不斷涌出細碎的飼料,不一會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村民楊元春說:“我家世代種植蠶豆、土豆,原來電力不足只能靠天吃飯等收成。現在好了,我投資養殖土雞,以前成色不好的大豆、癟麥子成了雞飼料,粉碎機一開就能解決飼料問題,不僅省事,粉碎后的飼料雞也喜歡吃,增加了收入,機械化真的好。”

  在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的助推下,楊家山村的“電力天路”實現暢通無阻,但村子與外界相連的硬化路卻處處受阻。

  2022年8月,受連續多日的大暴雨天氣影響,楊家山村村路被雨水沖毀,4處路段出現滑坡和塌陷,村民出入受到影響。

  “路斷了,我家種的馬鈴薯拉不出去,爛在地窖里,一年可要白忙活了!”馬鈴薯種植大戶楊富英種了3.33公頃馬鈴薯。進村的路被雨水沖毀,出行困難,農副產品難以運下山。

  在這之前,通往楊家山村的路就因年久失修多處破裂,部分地段出現損毀。為此,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修建改善300多米長的道路,解決村民出行難題。

  電路、陸路的暢通,讓產業發展更加興旺,也讓群眾收入倍增。據統計,2023年,楊家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44萬余元。

  一條暢通無阻的“能源動脈”,不僅為電網末端的各“毛細血管”提供了穩定的電力支撐,也帶動當地經濟跨越式發展;一條安全暢通的“連心路”,不僅讓群眾感受到關愛,也方便了出行,連接了農產供銷的兩端。

  積分激勵,村民干事活力足

  “給我兌一桶菜籽油。”5月8日,楊家山村村民楊元朝來到村里的“電力愛心超市”兌換積分。

  “供電公司不僅及時幫助我們修繕了進村道路,拓寬了村民農副產品銷路,還在村里辦起了‘電力愛心超市’,引導村民參加村集體活動,帶動大家共建美麗鄉村的積極性。”楊維民說。

  該“電力愛心超市”由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建設,2022年6月投入運營,目前有日用百貨、糧油副食品、學習用品、文體用品、捐贈物品等5個類型46種商品。村民通過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鄉村治理等獲取積分,在超市兌換物品。

  74歲的楊元朝經常參加村里組織的各項志愿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積攢了不少積分。當天兌換菜籽油的積分就是他這段時間參加村里的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獲得的。

  “‘電力愛心超市’真的好,不用花錢,用積分就能換取需要的東西。我們老年人多參與志愿活動還能鍛煉身體,一舉兩得。”楊元朝說。

  為了建設好、運營好楊家山村“電力愛心超市”,曾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王仕浩和村“兩委”一起深入調研,充分結合楊家山村在美麗鄉村治理建設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將基層治理事務細化為33項積分清單,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建設。

  此外,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黨委組織樂都區供電公司黨支部與楊家山村黨支部持續深化黨建結對共建,通過組織共建、陣地共建、志愿服務活動等,共同運營“電力愛心超市”。

  趙隆元說:“在積分激勵下,各家各戶都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協助村里開展工作,踴躍參與鄉村民俗文化活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截至目前,楊家山村組織開展衛生整治、思想教育活動30次,“電力愛心超市”累計發放愛心積分68706分,村民兌換物品價值68706元。

  楊維民說:“‘電力愛心超市’投運以來,村民參與集體事務的熱情明顯被調動了起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更好開展了。”

  如今的楊家山村,電足了,路寬了,房子新了,基礎設施的完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光伏產業、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讓大家的錢包鼓起來了。

  縱觀整個高原大地,其實楊家山村只是青海眾鄉村的一個縮影。通過能源賦能,在部門助力、產業培養的推動下,全省各地村民干事有動力、發展有信心,高原處處皆是群眾齊心協力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場景。

  【手記】電力:做鄉村振興的強大助推者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談起鄉村振興,離不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而縱觀全國,不論各村集體產業發展如何“百花齊放”,必定離不開電力的助推。

  正如國內能源專家所說,電力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充足的電力保障。

  電網神經末梢的高效貫通,不僅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用能條件,還能高效鏈接外界各經濟社會主體,平衡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為此,在實施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支持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能源變革,構建現代農村能源體系,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農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礎,也是縮小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的內在要求。

  從全國農村用能現狀回到青海。這里地處高原,全省土地面積達72萬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用能、用電長久以來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特別在廣闊草原,“滿格”電力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和保障。

  借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在青海,一片片光伏面板,一座座轉動風機為草原、戈壁深處的群眾用能提供了更多可能。不僅如此,扶貧電站的建立,不僅成為地處偏僻村莊的別樣風景,更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又一重要產業。這一“陽光飯”讓村民有活干更有錢賺。

  當然,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綠色高效的用能成為青海各地農村新風尚,煤改綠電的推進、清潔能源取暖的覆蓋,不僅讓農村環境更整潔,也降低了群眾的用能成本。

  除此之外,在數字技術的助推下,電網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讓農村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供電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村民拿起手機,只要動動手指,電費、查詢等服務一鍵完成。

  無疑,建設“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農村電網,為鄉村振興提供高質量的電力服務,是促進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共同富裕等都有積極意義。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省綠色算力招商引資座談會召開 吳曉軍出席
青海省廣泛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
“青超聯賽”揭幕戰 西寧夏都隊戰平果洛格薩爾隊
“石榴花開在青海”主題征文啟事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3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西寧市總工會推出多項服務滿足群眾就業需求
海南州:舉辦系列活動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
24H熱點
青藏集團公司開行今年首趟東北方向旅游專列
大美青海等你來——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青海...
2024年江蘇廣播大美青海生態之旅第二季首發團啟程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將世界...
【青報觀察】電力賦能,河湟鄉村氣象新
柴達木盆地“三北”工程攻堅戰重點項目啟動
西寧南川工業園區率先開啟晶硅、鋰電產業零碳標準...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當激情賽事遇上高原臻品——...
青海省一光伏企業獲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
政府搭臺精準對接 青浙兩地女企業家協會簽約3個意...
熱點圖片
青海省各地舉辦“5·19中國旅游日”活動
青海省各地舉辦“5·1...
曲麻萊:黑頸鶴“夫婦”高原濕地“育寶”
曲麻萊:黑頸鶴“夫...
“青超”點燃特色非遺“火花”
“青超”點燃特色非...
當激情賽事遇上高原臻品——“青超”聯賽場外見聞
當激情賽事遇上高原...
觀看青超聯賽 感受非遺魅力
觀看青超聯賽 感受非...
放飛綠茵夢想 共享“青超”精彩——“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開幕式側記
放飛綠茵夢想 共享“...
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工皮藝——“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四
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
“青超”聯賽球員風采
“青超”聯賽球員風采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報觀察】電力賦能,河湟鄉村氣象新

青海日報
2024-05-20 08:0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報觀察】電力賦能,河湟鄉村氣象新

青海日報
2024-05-20 08:0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報觀察】電力賦能,河湟鄉村氣象新

  • 2024-05-20 08:04:46
  • 來源:青海日報

  視點

  “9年來,我們楊家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的山大溝深、土地貧瘠,到現在吃上光伏飯,走上產業路,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過得也越來越舒坦了!”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楊家山村67歲的楊金財,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變化。

  回首2015年至今,9年間,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以“基礎完善+光伏扶貧+產業發展”模式,幫助楊家山村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更成為青海高原鄉村脫貧致富的縮影。

楊家山3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遠景。

  楊家山3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遠景。

 

QQ截圖20240520062339

 國家電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楊家山村,排查光伏扶貧電站隱患,保障光伏電站穩定運行。

 

QQ截圖20240520062347

  楊家山村村民在“電力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需要的東西。 圖片均由李永鵬 攝

  光照充足,村里有了光伏產業

  5月17日,走進楊家山村后山,縱橫排列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這1800元的‘陽光款’是我去年在村里做保潔員掙來的,過年置辦了好些年貨呢!”71歲的村民楊芳林喜笑顏開。他口中的“陽光款”是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所產生的收益。2023年,楊芳林通過打掃衛生積攢的36個工時兌付光伏收益1800元。

  楊家山村地處山地,地勢較高,太陽能資源豐富,山坡有大片閑置土地。2017年,國網青海電力在楊家山村投資建設了30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電站累計發電269.91萬千瓦時,收益達202.43萬元。

  光伏產業讓這個位于大山深處的村莊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更為村民增加了又一份“陽光”收益。現在,村民楊文元一有空,就會到山上走走,他說:“實在想不到,掛在天上的太陽,能通過科技帶來真金白銀。”

  現任駐村第一書記趙隆元說:“電站建起來后,村里設立保潔、護林員等公益崗位,安排生活較困難的村民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將4成收益以工分兌付的方式發放給他們,實行按勞分配。剩下6成收益用于發展村集體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等。”

  同時,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助力楊家山村光伏電站后續運維。截至目前,累計開展隱患排查治理、設備清掃等義務活動30次,有效保障了電站穩定運行,年發電量不低于43萬千瓦時。

  “截至2023年年底,光伏電站已為村集體帶來收入120萬元,今年估計還會更高。”看著楊家山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黨支部書記楊維民笑容滿面。

  一張張光伏板是青海特色產業發展的縮影,更是全省民生發展所向。

  青海積極探索“光伏+”模式,既促進了清潔能源發展,又探索清潔能源與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的融合發展,進一步賦能“綠色民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辟新賽道。

  “網”“路”雙修,打通農產品銷路

  當今社會,產業發展離不開電力的支持。工業產品如此,農產品亦如此。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針對山大溝深的農村用電,提供專業化、有針對性的供電服務。開辟農業生產用電綠色通道,實現當日受理,當天完成裝表,及時解決需求。此外,國網海東供電公司持續開展農網鞏固提升工程,楊家山村戶均容量達到3.37千伏安,戶戶通了動力電,供電可靠性提升至99.82%,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用電安全可靠。

  現在村民電閘一拉,伴隨著轟隆聲,粉碎機的出料口不斷涌出細碎的飼料,不一會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村民楊元春說:“我家世代種植蠶豆、土豆,原來電力不足只能靠天吃飯等收成。現在好了,我投資養殖土雞,以前成色不好的大豆、癟麥子成了雞飼料,粉碎機一開就能解決飼料問題,不僅省事,粉碎后的飼料雞也喜歡吃,增加了收入,機械化真的好。”

  在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的助推下,楊家山村的“電力天路”實現暢通無阻,但村子與外界相連的硬化路卻處處受阻。

  2022年8月,受連續多日的大暴雨天氣影響,楊家山村村路被雨水沖毀,4處路段出現滑坡和塌陷,村民出入受到影響。

  “路斷了,我家種的馬鈴薯拉不出去,爛在地窖里,一年可要白忙活了!”馬鈴薯種植大戶楊富英種了3.33公頃馬鈴薯。進村的路被雨水沖毀,出行困難,農副產品難以運下山。

  在這之前,通往楊家山村的路就因年久失修多處破裂,部分地段出現損毀。為此,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修建改善300多米長的道路,解決村民出行難題。

  電路、陸路的暢通,讓產業發展更加興旺,也讓群眾收入倍增。據統計,2023年,楊家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44萬余元。

  一條暢通無阻的“能源動脈”,不僅為電網末端的各“毛細血管”提供了穩定的電力支撐,也帶動當地經濟跨越式發展;一條安全暢通的“連心路”,不僅讓群眾感受到關愛,也方便了出行,連接了農產供銷的兩端。

  積分激勵,村民干事活力足

  “給我兌一桶菜籽油。”5月8日,楊家山村村民楊元朝來到村里的“電力愛心超市”兌換積分。

  “供電公司不僅及時幫助我們修繕了進村道路,拓寬了村民農副產品銷路,還在村里辦起了‘電力愛心超市’,引導村民參加村集體活動,帶動大家共建美麗鄉村的積極性。”楊維民說。

  該“電力愛心超市”由國網海東供電公司建設,2022年6月投入運營,目前有日用百貨、糧油副食品、學習用品、文體用品、捐贈物品等5個類型46種商品。村民通過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鄉村治理等獲取積分,在超市兌換物品。

  74歲的楊元朝經常參加村里組織的各項志愿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積攢了不少積分。當天兌換菜籽油的積分就是他這段時間參加村里的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獲得的。

  “‘電力愛心超市’真的好,不用花錢,用積分就能換取需要的東西。我們老年人多參與志愿活動還能鍛煉身體,一舉兩得。”楊元朝說。

  為了建設好、運營好楊家山村“電力愛心超市”,曾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王仕浩和村“兩委”一起深入調研,充分結合楊家山村在美麗鄉村治理建設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將基層治理事務細化為33項積分清單,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建設。

  此外,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黨委組織樂都區供電公司黨支部與楊家山村黨支部持續深化黨建結對共建,通過組織共建、陣地共建、志愿服務活動等,共同運營“電力愛心超市”。

  趙隆元說:“在積分激勵下,各家各戶都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協助村里開展工作,踴躍參與鄉村民俗文化活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截至目前,楊家山村組織開展衛生整治、思想教育活動30次,“電力愛心超市”累計發放愛心積分68706分,村民兌換物品價值68706元。

  楊維民說:“‘電力愛心超市’投運以來,村民參與集體事務的熱情明顯被調動了起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更好開展了。”

  如今的楊家山村,電足了,路寬了,房子新了,基礎設施的完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光伏產業、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讓大家的錢包鼓起來了。

  縱觀整個高原大地,其實楊家山村只是青海眾鄉村的一個縮影。通過能源賦能,在部門助力、產業培養的推動下,全省各地村民干事有動力、發展有信心,高原處處皆是群眾齊心協力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場景。

  【手記】電力:做鄉村振興的強大助推者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談起鄉村振興,離不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而縱觀全國,不論各村集體產業發展如何“百花齊放”,必定離不開電力的助推。

  正如國內能源專家所說,電力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充足的電力保障。

  電網神經末梢的高效貫通,不僅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用能條件,還能高效鏈接外界各經濟社會主體,平衡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為此,在實施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支持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能源變革,構建現代農村能源體系,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農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礎,也是縮小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的內在要求。

  從全國農村用能現狀回到青海。這里地處高原,全省土地面積達72萬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用能、用電長久以來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特別在廣闊草原,“滿格”電力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和保障。

  借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在青海,一片片光伏面板,一座座轉動風機為草原、戈壁深處的群眾用能提供了更多可能。不僅如此,扶貧電站的建立,不僅成為地處偏僻村莊的別樣風景,更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又一重要產業。這一“陽光飯”讓村民有活干更有錢賺。

  當然,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綠色高效的用能成為青海各地農村新風尚,煤改綠電的推進、清潔能源取暖的覆蓋,不僅讓農村環境更整潔,也降低了群眾的用能成本。

  除此之外,在數字技術的助推下,電網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讓農村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供電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村民拿起手機,只要動動手指,電費、查詢等服務一鍵完成。

  無疑,建設“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農村電網,為鄉村振興提供高質量的電力服務,是促進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共同富裕等都有積極意義。

作者 羋嶠 李永鵬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最近2018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下载|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