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文化
【文化中國行】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工皮藝
——“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四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尹耀增
發布時間:2024-05-19 07:58:11
編輯:孔令磊
360截圖20240519061657621

萬德指導徒弟制作產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用量尺對齊量好,畫出直線,小心割開。”“你們兩個拿好,照我的樣子做。”

  5月13日,記者來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嘉福蒼”手工皮藝工作室,手工皮藝省級非遺項目州級代表性傳承人萬德正在指導學徒從整張牛皮上切割需要的材料。

  “今天,我們來做個藏族傳統的物件:馬靽。你們注意看,認真學。”萬德坐在輪椅上,對兩個徒弟說。

  兩個徒弟認真地點點頭。

  萬德神情專注,用傳統的割刀,很熟練地切下來一條長約50厘米、寬約6厘米的熟牛皮,用木槌進行敲打,一直打到牛皮變軟,然后再用割刀割出幾條更細的長條,用牛角把這些細條從上到下纏繞著穿在一起,就像編辮子那樣。編好之后,再把磨制好的小牛角拴在上面,叫做靽扣。

  “以前牧民放馬的時候,會用毛繩、皮繩把馬的兩個前蹄和一個后蹄靽住,為了能讓馬在周圍吃草,又能隨時抓住,所以就發明了這個‘三腳靽’。”萬德耐心地向徒弟介紹馬靽的來歷。

  62歲的萬德作為“嘉福蒼”手工皮藝的第四代傳承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熱愛。說起手工皮藝學習制作的經歷,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12歲時,因為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萬德在當藏醫的舅爺家休養,也讓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皮雕技藝。而那時的他從未想過皮雕會成為他后半生的“事業”。

  42歲那年,萬德因為意外導致雙腿癱瘓,從一個高大魁梧的漢子突然變成了殘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變得非常沮喪。在家人、朋友和殘疾病友的關心和鼓勵下,萬德重新振作起來,2009年,他重新拾起從小喜歡的皮雕手藝。

  “嘉福蒼”手工皮藝是嘉福蒼家族幾代傳承人在長期游牧生活中發揮聰明才智,逐漸形成的具有藏族游牧文化特色的傳統手工皮具制作技藝,產品推崇絕對真皮和傳統手工的嚴謹與完美融合,到萬德這一輩是第四代。

  “我舅爺出生在達玉部落一個藏醫和手工皮具制作世家,他不僅是遠近聞名的藏醫,更是精通皮雕的手工藝人。12歲那年,舅爺偶爾讓我用一根麝牙幫他壓已在牛皮上割好的各種圖案的刀線印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那些刀線印是動物和花草的輪廓線。”

  舅爺發現萬德對這門手藝興趣大、有悟性,于是決定將這門皮雕手藝毫無保留的傳給他。在舅爺的親授下,萬德很快就能夠獨立完成割線、壓擦、縫制等工序,慢慢又學會了祖傳的“乳鞣革”加工技術以及后期處理的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傳統手工藝面臨著挑戰和機遇。

  “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殘疾人和健康人沒有什么區別,要利用互聯網保護傳承我們的傳統手工藝。”因為行動不便,他自費聘請四川大學美術系的專業教師給自己遠程授課,系統學習油畫、水彩畫、色彩搭配、色彩明暗處理等技巧。

  為了讓傳統藏族皮雕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他還在網絡上學習西方皮雕技藝,將現代的工藝融合到藏族皮雕工藝中,用新的手法詮釋傳統技藝。他的高端藏式復古箱包、錢夾、箭具、腰帶、壁飾、商務禮品等,可凸顯客戶個性,并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產品上。

  “現在人們對民族民間個性化手工制品的喜愛遠遠超過機械流水線生產的產品,個性化高端定制皮藝已成為發展的主流趨勢。傳承和發展這‘嘉福蒼’手工皮雕皮塑就必須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注入新的活力。”萬德說,由此,他開創出了集藝術觀賞性、歷史文化性、唯一性、收藏性為一體的高端、個性化的皮雕新型工藝。

  環顧工作室,可以看到,除了傳統的“非遺”產品外,還有箱包、錢包、手機套、擺件、箭具、腰帶等個性化私人定制品以及鼠標墊、生肖鑰匙牌、鑰匙扣、手機號牌、裝飾品等大眾旅游創意紀念品。

  為了保護和傳承藏族手工皮藝,萬德每天都會有近八九個小時在工作室度過,身邊的朋友看到萬德握工具而腫脹的手和僵硬的身體,都會勸他做一些低廉的東西,或者是上生產線批量生產。聽到這些,萬德總是擺手拒絕。“如果我只是為了掙錢就不會辛苦地堅持。傳承民族手工藝并發揚光大,任何時候我都不會改變手工制作的原則、降低工藝標準。”萬德堅定地說。

  這些傳統手工制作的皮具造型別致,具有濃郁淳樸的地域民族風情和草原文化特征,蘊藏著藏族人民的審美意識、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雪域文明的文化基因,體現了藏族人民的集體智慧和創造力,是研究中國藏民族文化、生活、習俗等變遷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

  據海北州文化館館長普毛扎西介紹,目前海北已初步建立起國家、省、州、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立健全了保護傳承制度,為非遺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打好了基礎。

  而在“五一”期間,海北州精選了12項優秀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6名非遺傳承人及200余件文創產品進行集中展示展覽,“嘉福蒼”手工皮藝也參與其中。

  “我們精選了一些獲獎和最新制作的產品參加展覽,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傳統手工皮藝,宣傳好非遺的傳承保護工作,助力海北旅游業發展。”萬德說。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吳曉軍與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一行座談
我省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暨殘疾人文化周演出舉行
省市場監管局、省消協聯合發布校園食品安全倡議書
“石榴花開在青海”主題征文啟事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3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海南州:舉辦系列活動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
螞蟻集團與平安區攜手打造“數字平安”
24H熱點
青海邀您感受博物館的力量 “5·18國際博物館日”宣...
博物館日:看青海草木上自然課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青超”點燃特色非遺“火花”
【凈土青海·高原臻品】觀看青超聯賽 感受非遺魅力
紙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青海工作站成立
青海省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湟川中學
【文化中國行】一頂蒙古包 傾盡半生情——“非遺在...
青海上榜!2023年國內旅游宣傳推廣優秀案例名單公布
飛針走線傳承千年技藝——“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二
青海省文旅部門全力備戰旅游旺季
熱點圖片
“青超”聯賽球員風采
“青超”聯賽球員風采
藏文化博物館,讓歷史照亮未來
藏文化博物館,讓歷...
濕地公園生態美
濕地公園生態美
從校園運動會透視五育融合
從校園運動會透視五...
青海省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湟川中學
青海省博物館流動展...
【鄉村振興在青海】發羊財 強產業 富牧民
【鄉村振興在青海】...
【平安建設在身邊】“朝曦”為民睦鄰里
【平安建設在身邊】...
一場足球賽凝聚兄弟情
一場足球賽凝聚兄弟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工皮藝
——“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四

青海日報
2024-05-19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工皮藝
——“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四

青海日報
2024-05-19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工皮藝
——“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四

  • 2024-05-19 07:58:11
  • 來源:青海日報
360截圖20240519061657621

萬德指導徒弟制作產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用量尺對齊量好,畫出直線,小心割開。”“你們兩個拿好,照我的樣子做。”

  5月13日,記者來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嘉福蒼”手工皮藝工作室,手工皮藝省級非遺項目州級代表性傳承人萬德正在指導學徒從整張牛皮上切割需要的材料。

  “今天,我們來做個藏族傳統的物件:馬靽。你們注意看,認真學。”萬德坐在輪椅上,對兩個徒弟說。

  兩個徒弟認真地點點頭。

  萬德神情專注,用傳統的割刀,很熟練地切下來一條長約50厘米、寬約6厘米的熟牛皮,用木槌進行敲打,一直打到牛皮變軟,然后再用割刀割出幾條更細的長條,用牛角把這些細條從上到下纏繞著穿在一起,就像編辮子那樣。編好之后,再把磨制好的小牛角拴在上面,叫做靽扣。

  “以前牧民放馬的時候,會用毛繩、皮繩把馬的兩個前蹄和一個后蹄靽住,為了能讓馬在周圍吃草,又能隨時抓住,所以就發明了這個‘三腳靽’。”萬德耐心地向徒弟介紹馬靽的來歷。

  62歲的萬德作為“嘉福蒼”手工皮藝的第四代傳承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熱愛。說起手工皮藝學習制作的經歷,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12歲時,因為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萬德在當藏醫的舅爺家休養,也讓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皮雕技藝。而那時的他從未想過皮雕會成為他后半生的“事業”。

  42歲那年,萬德因為意外導致雙腿癱瘓,從一個高大魁梧的漢子突然變成了殘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變得非常沮喪。在家人、朋友和殘疾病友的關心和鼓勵下,萬德重新振作起來,2009年,他重新拾起從小喜歡的皮雕手藝。

  “嘉福蒼”手工皮藝是嘉福蒼家族幾代傳承人在長期游牧生活中發揮聰明才智,逐漸形成的具有藏族游牧文化特色的傳統手工皮具制作技藝,產品推崇絕對真皮和傳統手工的嚴謹與完美融合,到萬德這一輩是第四代。

  “我舅爺出生在達玉部落一個藏醫和手工皮具制作世家,他不僅是遠近聞名的藏醫,更是精通皮雕的手工藝人。12歲那年,舅爺偶爾讓我用一根麝牙幫他壓已在牛皮上割好的各種圖案的刀線印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那些刀線印是動物和花草的輪廓線。”

  舅爺發現萬德對這門手藝興趣大、有悟性,于是決定將這門皮雕手藝毫無保留的傳給他。在舅爺的親授下,萬德很快就能夠獨立完成割線、壓擦、縫制等工序,慢慢又學會了祖傳的“乳鞣革”加工技術以及后期處理的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傳統手工藝面臨著挑戰和機遇。

  “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殘疾人和健康人沒有什么區別,要利用互聯網保護傳承我們的傳統手工藝。”因為行動不便,他自費聘請四川大學美術系的專業教師給自己遠程授課,系統學習油畫、水彩畫、色彩搭配、色彩明暗處理等技巧。

  為了讓傳統藏族皮雕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他還在網絡上學習西方皮雕技藝,將現代的工藝融合到藏族皮雕工藝中,用新的手法詮釋傳統技藝。他的高端藏式復古箱包、錢夾、箭具、腰帶、壁飾、商務禮品等,可凸顯客戶個性,并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產品上。

  “現在人們對民族民間個性化手工制品的喜愛遠遠超過機械流水線生產的產品,個性化高端定制皮藝已成為發展的主流趨勢。傳承和發展這‘嘉福蒼’手工皮雕皮塑就必須在繼承中不斷創新,注入新的活力。”萬德說,由此,他開創出了集藝術觀賞性、歷史文化性、唯一性、收藏性為一體的高端、個性化的皮雕新型工藝。

  環顧工作室,可以看到,除了傳統的“非遺”產品外,還有箱包、錢包、手機套、擺件、箭具、腰帶等個性化私人定制品以及鼠標墊、生肖鑰匙牌、鑰匙扣、手機號牌、裝飾品等大眾旅游創意紀念品。

  為了保護和傳承藏族手工皮藝,萬德每天都會有近八九個小時在工作室度過,身邊的朋友看到萬德握工具而腫脹的手和僵硬的身體,都會勸他做一些低廉的東西,或者是上生產線批量生產。聽到這些,萬德總是擺手拒絕。“如果我只是為了掙錢就不會辛苦地堅持。傳承民族手工藝并發揚光大,任何時候我都不會改變手工制作的原則、降低工藝標準。”萬德堅定地說。

  這些傳統手工制作的皮具造型別致,具有濃郁淳樸的地域民族風情和草原文化特征,蘊藏著藏族人民的審美意識、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雪域文明的文化基因,體現了藏族人民的集體智慧和創造力,是研究中國藏民族文化、生活、習俗等變遷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

  據海北州文化館館長普毛扎西介紹,目前海北已初步建立起國家、省、州、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立健全了保護傳承制度,為非遺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打好了基礎。

  而在“五一”期間,海北州精選了12項優秀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6名非遺傳承人及200余件文創產品進行集中展示展覽,“嘉福蒼”手工皮藝也參與其中。

  “我們精選了一些獲獎和最新制作的產品參加展覽,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傳統手工皮藝,宣傳好非遺的傳承保護工作,助力海北旅游業發展。”萬德說。

作者 尹耀增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