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羅珺
發布時間:2024-04-24 08:48:44
編輯:張小千
QQ圖片20240424061450粉條廠里晾曬的粉條。羅珺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打造“一村一品”,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自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先后派出的四位“第一書記”用心用情傳遞好強村富民“接力棒”,團結帶領海東市樂都區馬營鄉卡拉村全體村民,共同繪就產業強村美好圖景。

  適應環境、展開調研、制定規劃……四任“第一書記”以卡拉村國斌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帶動,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為依托,打造樹品牌、守信譽、獲口碑、贏市場、共致富的村粉條廠,現總產值達400多萬元,使60%以上的村民受益。

  破殼而出

  實現“零”突破

  位于海東市樂都區馬營鄉的卡拉村,山大溝深,十年九旱。正因如此,也造就了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土質非常適合“麻皮”洋芋的種植,產量高且淀粉含量較高,被當地農民稱之為“金蛋蛋”。

  第一任駐村“第一書記”葉成紅進駐后,直面卡拉村種養產業規模散小、加工產業欠統籌的實際,積極聯系派出單位,協助鄉黨委、政府,立足村子馬鈴薯優勢,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投資修建了粉條加工廠。

  回憶起當年的“扶貧路”,葉成紅說:“當時村里連柏油路都沒有,全都是土路,一下雨全是泥,粉條廠還在建設中,下雨的時候,我就蹲在墻角緊盯著工期,看著粉條廠一磚一瓦地建設起來。等粉條廠建起來了,沒有知名度沒有人買,我就把粉條帶回去,讓單位的領導、同事都買回家嘗嘗,沒有一個人說不好的。”

  2016年,粉條廠共收購加工小馬鈴薯400噸,出售粉條10噸,儲存淀粉22噸,為96名貧困人口分紅5.184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3個,發放年工資福利8萬元。

  蹣跚學步

  展現“亮”面貌

  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逯玉是四任“第一書記”里駐村時間最長的,在駐村的三年時間里,她和村“兩委”一起帶領卡拉村全體村民,共同按下了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接續奮斗鄉村振興發展的加速鍵。

  為延長馬鈴薯產業鏈,壯大種植規模,進一步提高產業效益和農民收入,逯玉為粉條廠申請了專項資金共73.93萬元,修建蓄水池、馬鈴薯貯藏窖各1座,更新粉條生產設備9臺、購買農機設備4臺,實現粉條機械化生產、流水線作業,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帶動了產業發展。

  同時,大力發揮聯農帶農機制,提供就業崗位16個,年發放工資福利12萬元。駐村三年后,村里歷史性地實現了脫貧摘帽。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書記,她錯過了太多家庭溫馨、孩子成長的瞬間,卻用青春歲月見證了卡拉村舊貌換新顏的每一個節點,向村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駐村答卷。

  茁壯成長

  呈現“新”氣象

  “幾年來,卡拉村的粉條產業越來越成熟。但問題是,相較于大型農業企業,普通農民缺少銷售渠道,也缺乏人脈資源,怎么把這些產品更快、更多地銷出去?”

  為打通市場渠道,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張曉東一方面多次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外出到柳灣、民和等地觀摩學習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本著對照先進找差距、立足自身謀發展的誠懇態度,探索農產品發展銷售新路子。

  另一方面,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企業幫扶”機遇,幫助卡拉村粉條廠與鹽湖集團達成長期農產品幫扶協作關系,將洋芋粉條放上國企消費平臺,年銷售粉條30余噸,年銷售金額達40余萬元,實現了農產品和消費市場有效對接,解開了農產品銷路“千千結”,結出了消費幫扶“錢串串”。

  化蛹成蝶

  顯現“優”格局

  2023年6月,第四任“第一書記”楊巍來到卡拉村,他帶領工作隊員、村“兩委”成員以提高產品效益為目標,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純手工、綠色品牌為載體,編制馬鈴薯綠色食品認證申報材料,大力實施綠色生態農產品項目,實現綠色與有機相結合,轉“勞作”變“巧作”,用“綠色產業”演繹“金色夢想”,打造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提高粉條加工原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同時,發揮駐村工作隊的“年輕”優勢,將粉條送上“云端”,打造以電商企業為紐帶,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以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線下產品和物流資源為基礎的一體化農產品供應鏈,探索形成“互聯網+農產品流通”新模式,將農產品推向微信、832等電商平臺銷售,以線上消費帶動鄉村振興。

  駐村幫扶以來,馬營鄉卡拉村的“第一書記”們以全局思路、精品意識、倍乘方法,和村“兩委”一起,帶領全體村民共同奔向富美鄉村的致富大道。

推薦閱讀
陳剛在海西州格爾木市調研
吳曉軍在西寧調研工業企業運行情況
青海西寧:舉行"書香潤香格 奮進新征程"主題活動
青海醫保業務實現“全省通辦”
省委宣傳部2024年公開遴選公務員考試成績通知
關于征集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的通知
西寧在全省率先上線“黨建云圖”賦能基層治理
西寧市舉行“4·23世界讀書日”啟動儀式
24H熱點
【祖國好 家鄉美】杏花疏影間傳唱團結佳話
【國土綠化 美化家園】青海互助:今春80萬株綠植“...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根線...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海實踐·權威訪談】穩中有進...
【農經觀察】探索“村房短住”體驗別樣鄉村生活
夜訪鐵路鋼軌“塑型師”
全國青年女子手球冠軍走進西寧校園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5月1日起試運營5月1日至5月31...
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江蘇省“組團式”醫療援...
熱點圖片
【祖國好 家鄉美】杏花疏影間傳唱團結佳話
【祖國好 家鄉美】杏...
【國土綠化 美化家園】青海互助:今春80萬株綠植“妝扮”綠色土鄉
【國土綠化 美化家園...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根線纜的“追光”腳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海實踐·權威訪談】穩中有進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打下良好基礎——2024年青海經濟“首季報”解讀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
【農經觀察】探索“村房短住”體驗別樣鄉村生活
【農經觀察】探索“...
夜訪鐵路鋼軌“塑型師”
夜訪鐵路鋼軌“塑型師”
全國青年女子手球冠軍走進西寧校園
全國青年女子手球冠...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一線故事】接力幫...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青海日報
2024-04-24 08: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青海日報
2024-04-24 08: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一線故事】接力幫扶,交出滿意的駐村答卷

  • 2024-04-24 08:48:44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40424061450粉條廠里晾曬的粉條。羅珺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打造“一村一品”,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自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先后派出的四位“第一書記”用心用情傳遞好強村富民“接力棒”,團結帶領海東市樂都區馬營鄉卡拉村全體村民,共同繪就產業強村美好圖景。

  適應環境、展開調研、制定規劃……四任“第一書記”以卡拉村國斌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帶動,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為依托,打造樹品牌、守信譽、獲口碑、贏市場、共致富的村粉條廠,現總產值達400多萬元,使60%以上的村民受益。

  破殼而出

  實現“零”突破

  位于海東市樂都區馬營鄉的卡拉村,山大溝深,十年九旱。正因如此,也造就了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土質非常適合“麻皮”洋芋的種植,產量高且淀粉含量較高,被當地農民稱之為“金蛋蛋”。

  第一任駐村“第一書記”葉成紅進駐后,直面卡拉村種養產業規模散小、加工產業欠統籌的實際,積極聯系派出單位,協助鄉黨委、政府,立足村子馬鈴薯優勢,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投資修建了粉條加工廠。

  回憶起當年的“扶貧路”,葉成紅說:“當時村里連柏油路都沒有,全都是土路,一下雨全是泥,粉條廠還在建設中,下雨的時候,我就蹲在墻角緊盯著工期,看著粉條廠一磚一瓦地建設起來。等粉條廠建起來了,沒有知名度沒有人買,我就把粉條帶回去,讓單位的領導、同事都買回家嘗嘗,沒有一個人說不好的。”

  2016年,粉條廠共收購加工小馬鈴薯400噸,出售粉條10噸,儲存淀粉22噸,為96名貧困人口分紅5.184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3個,發放年工資福利8萬元。

  蹣跚學步

  展現“亮”面貌

  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逯玉是四任“第一書記”里駐村時間最長的,在駐村的三年時間里,她和村“兩委”一起帶領卡拉村全體村民,共同按下了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接續奮斗鄉村振興發展的加速鍵。

  為延長馬鈴薯產業鏈,壯大種植規模,進一步提高產業效益和農民收入,逯玉為粉條廠申請了專項資金共73.93萬元,修建蓄水池、馬鈴薯貯藏窖各1座,更新粉條生產設備9臺、購買農機設備4臺,實現粉條機械化生產、流水線作業,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帶動了產業發展。

  同時,大力發揮聯農帶農機制,提供就業崗位16個,年發放工資福利12萬元。駐村三年后,村里歷史性地實現了脫貧摘帽。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書記,她錯過了太多家庭溫馨、孩子成長的瞬間,卻用青春歲月見證了卡拉村舊貌換新顏的每一個節點,向村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駐村答卷。

  茁壯成長

  呈現“新”氣象

  “幾年來,卡拉村的粉條產業越來越成熟。但問題是,相較于大型農業企業,普通農民缺少銷售渠道,也缺乏人脈資源,怎么把這些產品更快、更多地銷出去?”

  為打通市場渠道,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張曉東一方面多次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外出到柳灣、民和等地觀摩學習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本著對照先進找差距、立足自身謀發展的誠懇態度,探索農產品發展銷售新路子。

  另一方面,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企業幫扶”機遇,幫助卡拉村粉條廠與鹽湖集團達成長期農產品幫扶協作關系,將洋芋粉條放上國企消費平臺,年銷售粉條30余噸,年銷售金額達40余萬元,實現了農產品和消費市場有效對接,解開了農產品銷路“千千結”,結出了消費幫扶“錢串串”。

  化蛹成蝶

  顯現“優”格局

  2023年6月,第四任“第一書記”楊巍來到卡拉村,他帶領工作隊員、村“兩委”成員以提高產品效益為目標,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純手工、綠色品牌為載體,編制馬鈴薯綠色食品認證申報材料,大力實施綠色生態農產品項目,實現綠色與有機相結合,轉“勞作”變“巧作”,用“綠色產業”演繹“金色夢想”,打造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提高粉條加工原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同時,發揮駐村工作隊的“年輕”優勢,將粉條送上“云端”,打造以電商企業為紐帶,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以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線下產品和物流資源為基礎的一體化農產品供應鏈,探索形成“互聯網+農產品流通”新模式,將農產品推向微信、832等電商平臺銷售,以線上消費帶動鄉村振興。

  駐村幫扶以來,馬營鄉卡拉村的“第一書記”們以全局思路、精品意識、倍乘方法,和村“兩委”一起,帶領全體村民共同奔向富美鄉村的致富大道。

作者 羅珺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免费视频ww|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а√天堂中文官网8|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