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聚焦群眾關切,辦好民生實事,是黨和政府始終堅持的頭等大事。近年來,青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瞄準群眾所需所盼,推進了一批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今年,青海繼續實施十大類44項民生實事工程,著力將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辦成百姓心頭的“溫暖大事”。
健康是民生之要。2024年,青海在衛生健康領域重點實施5項民生實事,全面推進健康青海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衛生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么這5項民生實事中,涵蓋哪些內容?具有哪些特點?青海將采取哪些措施辦好民生實事,守護百姓健康?對此,青海省衛生健康委、青海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對2024年民生實事健康青海工程進行解讀。
現在不用跑遠路,在家門口就能把病看好,方便又實惠,老百姓連連稱贊。這背后,是我省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推動“人員、技術、服務、管理”四個下沉為核心,帶動提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
2024年,青海繼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在此基礎上,加快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進度,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和海東市、海南州、玉樹州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分別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的50%、30%、50%、80%、80%。
同時,將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納入民生實事工程,統籌整合低效設施設備,優化醫療資源配比,省、市、縣級醫療機構床位使用率分別達到75%、65%和55%。
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是合理配置醫療資源、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長遠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省主要通過推進醫聯體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扎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鞏固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對口支援和幫扶力度等舉措完善分級診療制度,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為有效改善群眾就醫體驗,進一步促進合理醫療檢查,今年還將全省各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納入日常監管內容,加強指導管理,并實行互認機構動態調整,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重復檢查問題。
醫療保障制度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近年來,青海聚焦“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扎實辦好醫保民生實事。
2023年,青海堅持把藥品耗材集采作為減輕群眾負擔的重要措施來抓,積極參與國家組織和省際聯盟,不斷擴大品種范圍,持續擠壓藥價水分更多惠及群眾。以國家第八批集采為例,39種藥品平均降價56%,11種中成藥平均降價42.27%,200種中藥配方顆粒平均降價50.77%。實施種植牙集采與服務價格聯動治理,單顆費用從1.3萬元下降到6000元左右。
2024年,民生清單顯示,在穩步推進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實施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努力實現“應采盡采”,切實將價格穩定在合理的市場價格區間內。
今年民生實事工程在項目安排上充分體現新發展階段民生需求深刻轉變,聚焦群眾期待加速升級的新特點,體現熱點關切,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注關切的熱點問題,重點安排異地就醫結算、托育養老等基礎性民生事項。
2023年,青海扎實推進“智慧醫保”建設,累計激活醫保碼600余萬人次,在全國率先實現全覆蓋,從單一醫保結算向多場景使用轉變,“刷臉”結算服務在定級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基本全覆蓋,使用率全國最高。全面放開跨省異地就醫,實行“刷碼即備案”政策,就醫購藥“掃碼”直接結算率位于全國前列。
2024年,青海持續聚焦群眾就醫和醫保需求,健全醫保經辦服務體系,提升醫療保障基礎支撐能力,完善就醫結算移動支付、掌上辦理等程序,持續推進異地就醫結算,讓人民群眾醫保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