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文化
【視覺】延續文物“生命”的特殊“醫生”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李娜 魏雅琪
發布時間:2024-04-17 07:31:40
編輯:李娜
對破損陶器進行打磨。

  文物作為歷史的物質遺存,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和重要載體。加強文物保護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那么,文物是怎么修復的?如何在不損傷其歷史價值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恢復他們曾經的光彩?4月3日,記者走進青海省博物館,探訪妙手匠心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修復師。

對破損的陶器進行斷裂拼對。
運用礦物質顏料,對文物進行色彩修復。

  走進修復室,尺子、刷子、小刀、毛筆等修復工具整齊擺放在案臺上,文物“醫生”全神貫注為文物做著精密的“外科手術”。據介紹,修復一件陶器,先要進行初期觀察,拍照采集信息,再根據文物病害采取不同修復辦法。其中,陶器的修復流程一般包括:清洗、拼對、粘接、補缺等。整體修復完成后,還要對器物接痕處進行修復,把殘留清理干凈,這些工序全部完成后,一件陶器才算真正修復成功。

  “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當一件文物從‘病殃殃’的狀態,到修復好后放到展廳重煥光彩的那一刻,我們內心是滿滿的成就感,感覺既延續了文物生命,又保護了文化遺產。”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李峰說。

文物“醫生”讓文物“活”起來。
匠心守瑰寶,妙手護文物。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如今,文物修復除了使用傳統手藝外,還運用到了多種高新技術。來到實驗室,擺放的多臺儀器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等設備都是在對文物進行數據采集工作中必要的‘神器’。”工作人員韓秋琳介紹說,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采集文物信息至關重要,不同的儀器設備都有其“擅長”的領域,分別針對不同材料的文物。

  用“匠心”堅守文物保護“初心”,文物修復師日復一日,在不為人知的工作崗位上,為保護中華民族珍貴文化遺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默默奉獻。

先進的儀器設備讓修復工作更加精準化。
對修復后的文物拍照留存信息。
推薦閱讀
全省國土綠化暨"三北"工程攻堅戰動員大會召開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
青海:一季度慈善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青海省成功錄制無障礙智能化電視訪談節目
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擬聘任省委法律顧問公示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西寧市著力加強領導干部因私出國(境)管理
青海西寧:打造“熟人社區” 小院靚起來
24H熱點
青海化隆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揭牌
第七屆“高原江南春來早”和美循化文旅系列活動啟幕
一盤湟源酸辣里脊的貢獻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春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啟幕
梨花深處春滿園
丁香是何時成為西寧市花的
專家學者“把脈”海南州文旅產業
《雪豹》專場展映在西寧舉行
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公布 青海3家企...
新一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公布 我省7家企業上榜
熱點圖片
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
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
【生態觀察】青山為筆繪金山 碧水為墨畫新卷
【生態觀察】青山為...
100%的用心服務只為100%的客戶滿意——記敬業奉獻“青海好人”王海霞
100%的用心服務只為1...
【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青海開展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
【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
【祖國好 家鄉美】西格村致富有“鹿”
【祖國好 家鄉美】西...
白色馬麝現身青海果洛
白色馬麝現身青海果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釋放綠色能量 彰顯綠色活力 ——2023年青海省深入推進國土綠化綜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青海尋新記—新質生產力調研行】我省加快推動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 五位一體 追新逐綠
【青海尋新記—新質...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視覺】延續文物“生命”的特殊“醫生”

青海日報
2024-04-17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視覺】延續文物“生命”的特殊“醫生”

青海日報
2024-04-17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視覺】延續文物“生命”的特殊“醫生”

  • 2024-04-17 07:31:40
  • 來源:青海日報
對破損陶器進行打磨。

  文物作為歷史的物質遺存,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和重要載體。加強文物保護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那么,文物是怎么修復的?如何在不損傷其歷史價值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恢復他們曾經的光彩?4月3日,記者走進青海省博物館,探訪妙手匠心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修復師。

對破損的陶器進行斷裂拼對。
運用礦物質顏料,對文物進行色彩修復。

  走進修復室,尺子、刷子、小刀、毛筆等修復工具整齊擺放在案臺上,文物“醫生”全神貫注為文物做著精密的“外科手術”。據介紹,修復一件陶器,先要進行初期觀察,拍照采集信息,再根據文物病害采取不同修復辦法。其中,陶器的修復流程一般包括:清洗、拼對、粘接、補缺等。整體修復完成后,還要對器物接痕處進行修復,把殘留清理干凈,這些工序全部完成后,一件陶器才算真正修復成功。

  “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當一件文物從‘病殃殃’的狀態,到修復好后放到展廳重煥光彩的那一刻,我們內心是滿滿的成就感,感覺既延續了文物生命,又保護了文化遺產。”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李峰說。

文物“醫生”讓文物“活”起來。
匠心守瑰寶,妙手護文物。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如今,文物修復除了使用傳統手藝外,還運用到了多種高新技術。來到實驗室,擺放的多臺儀器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等設備都是在對文物進行數據采集工作中必要的‘神器’。”工作人員韓秋琳介紹說,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采集文物信息至關重要,不同的儀器設備都有其“擅長”的領域,分別針對不同材料的文物。

  用“匠心”堅守文物保護“初心”,文物修復師日復一日,在不為人知的工作崗位上,為保護中華民族珍貴文化遺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默默奉獻。

先進的儀器設備讓修復工作更加精準化。
對修復后的文物拍照留存信息。
作者 李娜 魏雅琪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无码精品第一页|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丰满熟妇juliaann与黑人|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