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作者:吳予琴
發布時間:2024-04-12 08:42:39
編輯:張小千
QQ圖片20240412062835機器人挑戰賽拉開帷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神奇的科學世界,感受機器人操控奧秘,體驗腦洞大開的樂趣……4月11日,由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主辦,城中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城中區教學研究室、城中區教育局信息中心協辦的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在西寧市華羅庚實驗學校舉行。

  決賽共設5個項目,分別為計算機編程、機器人挑戰賽、紙飛機飛行賽、紙橋承重比賽、制作黏土“瞭望塔”項目。比賽期間,同學們全神貫注,有條不紊地調試和操作,各種創新思維在賽場上相互碰撞。

  僅憑一些黏土及若干牙簽,一座高塔便能拔地而起,怎么才能做到?同學們可是費了一番勁。在黏土“瞭望塔”比賽區,來自西寧市南川東路小學六年級的潘銳昕與李嘉熙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將牙簽作為框架的梁和柱,黏土揉捏成小球后作連接點,一層一層組合成“瞭望塔”的骨架式構造。不到10分鐘,一個約有60厘米高的“瞭望塔”便搭建完成了。為了讓黏土干得快一些,更好地保持穩定性,兩個搭檔就地取材,用托盤作風扇,加速黏土硬化。

  “在地基搭建上,我們采用了大三角形的結構,中間部分采用正方形的結構,這樣會讓整座塔更穩定。頂端再加上‘避雷針’,可以增加高度和美觀度。”拿著自己畫的主塔結構圖,潘銳昕詳細闡述著團隊的設計理念。他說,希望最終參評的時候,“瞭望塔”可以保持較高的穩定性,獲得好成績。

  當黏土“瞭望塔”比賽區的同學們還在設法讓高塔保持穩定時,一旁的紙橋比賽區,來自華羅庚實驗學校四年級的趙明軒與王亦佳已經把制作區從桌子上挪到了地面上。兩個人一個負責將紙張裁剪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狀,另一個負責搭建拼接,檢查紙橋的穩定性和固定性。

  “這是一場挑戰耐心的比賽,我們不斷尋找方法讓紙橋更加穩固。看到作品成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座平橋搭建完成,趙明軒還在紙橋上畫了一條龍。隨著比賽結束,趙明軒和搭檔小心地托起紙橋,走向參選區。

  主場的比賽如火如荼,分場的機器人挑戰賽及紙飛機飛行比賽也吸引了不少同學駐足觀看。隨著機器操控,賽場上的機器人根據指令開始行動,“搶奪”著場上的紅綠小球,既有趣味性,也有觀賞性。

  “不知道如何垃圾分類時,不用糾結,對著這個垃圾桶喊一聲就會自動識別。”科技創新周決賽現場的集中展示區內,小小“科學家”帶來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科創作品。其中,一款無接觸的迷你聲控垃圾桶引人注目,創作者是西寧市七一路小學六年級的張寶分。對著語音識別器說出“電池”,標有“有害垃圾”的紅色垃圾桶便會打開,說出“剩菜”后,標有“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便會打開,科技感十足。

  “實行垃圾分類后,我發現很多人不明確自己投放的垃圾類型,所以我就想設計一款能識別具體類型的垃圾桶。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設計研發,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作品上的電板電線都是我一根根接上去的。盡管失敗了很多次,但最終還是成功了。”張寶分說。而她的目標是在初高中階段進一步優化聲控垃圾桶,達到能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效果。

  西寧市陽光小學師生帶著3D打印技術制作而成的青海特色美食來到賽場,牛羊肉、土豆絲、土火鍋都是用彩泥制作的。菜品裝入3D打印技術的模具后,一盤青海美食便誕生了,同學們無盡的奇思妙想在科技大賽中升騰。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西寧市城中區教育部門從生活中的“小科學”開始,幫助同學們建立科技創新思維。

  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副局長馬娜說,科技競賽活動平臺的搭建,是助力課內外科學教育融合,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關鍵支撐作用。

  “青少年想象力強、思維活躍。今天,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中小學生展現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我們會大力加強科教聯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著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使他們真正成長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領軍和骨干人才。”馬娜說。

推薦閱讀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開班
陳剛赴果洛藏族自治州調研
青海發布十大類44項民生實事工程
青海發布6項教育領域民生實事工程
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擬聘任省委法律顧問公示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青海西寧:一季度達成就業意向近6800余人
青海海北儲備水利項目27項
24H熱點
青海西寧:城市生態功能更加凸顯
青海互助:春雪“妝扮”最美梯田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90后”第一書記“駐”...
西寧市對8處積水點進行改造治理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海南州:綠色算力賦能千行百業
【經濟聚焦】青海東部門戶:何以循“新”而動,再...
【祖國好 家鄉美】海東:東山腳下牧歌嘹亮
【祖國好 家鄉美】“新學期,我有一個新愿望”
【鄉村振興在青海】抱團“幸福鵝” 致富“向天歌”
扮好“四種角色” 唱響法治為民“好聲音”
熱點圖片
青海西寧:城市生態功能更加凸顯
青海西寧:城市生態...
青海互助:春雪“妝扮”最美梯田
青海互助:春雪“妝...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90后”第一書記“駐”進了村民心里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
西寧市對8處積水點進行改造治理
西寧市對8處積水點進...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海南州:綠色算力賦能千行百業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
【經濟聚焦】青海東部門戶:何以循“新”而動,再創新高?
【經濟聚焦】青海東...
【祖國好 家鄉美】海東:東山腳下牧歌嘹亮
【祖國好 家鄉美】海...
【祖國好 家鄉美】“新學期,我有一個新愿望”
【祖國好 家鄉美】“...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西海都市報
2024-04-12 08: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西海都市報
2024-04-12 08: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 2024-04-12 08:42:39
  • 來源:西海都市報
QQ圖片20240412062835機器人挑戰賽拉開帷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神奇的科學世界,感受機器人操控奧秘,體驗腦洞大開的樂趣……4月11日,由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主辦,城中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城中區教學研究室、城中區教育局信息中心協辦的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在西寧市華羅庚實驗學校舉行。

  決賽共設5個項目,分別為計算機編程、機器人挑戰賽、紙飛機飛行賽、紙橋承重比賽、制作黏土“瞭望塔”項目。比賽期間,同學們全神貫注,有條不紊地調試和操作,各種創新思維在賽場上相互碰撞。

  僅憑一些黏土及若干牙簽,一座高塔便能拔地而起,怎么才能做到?同學們可是費了一番勁。在黏土“瞭望塔”比賽區,來自西寧市南川東路小學六年級的潘銳昕與李嘉熙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將牙簽作為框架的梁和柱,黏土揉捏成小球后作連接點,一層一層組合成“瞭望塔”的骨架式構造。不到10分鐘,一個約有60厘米高的“瞭望塔”便搭建完成了。為了讓黏土干得快一些,更好地保持穩定性,兩個搭檔就地取材,用托盤作風扇,加速黏土硬化。

  “在地基搭建上,我們采用了大三角形的結構,中間部分采用正方形的結構,這樣會讓整座塔更穩定。頂端再加上‘避雷針’,可以增加高度和美觀度。”拿著自己畫的主塔結構圖,潘銳昕詳細闡述著團隊的設計理念。他說,希望最終參評的時候,“瞭望塔”可以保持較高的穩定性,獲得好成績。

  當黏土“瞭望塔”比賽區的同學們還在設法讓高塔保持穩定時,一旁的紙橋比賽區,來自華羅庚實驗學校四年級的趙明軒與王亦佳已經把制作區從桌子上挪到了地面上。兩個人一個負責將紙張裁剪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狀,另一個負責搭建拼接,檢查紙橋的穩定性和固定性。

  “這是一場挑戰耐心的比賽,我們不斷尋找方法讓紙橋更加穩固。看到作品成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座平橋搭建完成,趙明軒還在紙橋上畫了一條龍。隨著比賽結束,趙明軒和搭檔小心地托起紙橋,走向參選區。

  主場的比賽如火如荼,分場的機器人挑戰賽及紙飛機飛行比賽也吸引了不少同學駐足觀看。隨著機器操控,賽場上的機器人根據指令開始行動,“搶奪”著場上的紅綠小球,既有趣味性,也有觀賞性。

  “不知道如何垃圾分類時,不用糾結,對著這個垃圾桶喊一聲就會自動識別。”科技創新周決賽現場的集中展示區內,小小“科學家”帶來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科創作品。其中,一款無接觸的迷你聲控垃圾桶引人注目,創作者是西寧市七一路小學六年級的張寶分。對著語音識別器說出“電池”,標有“有害垃圾”的紅色垃圾桶便會打開,說出“剩菜”后,標有“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便會打開,科技感十足。

  “實行垃圾分類后,我發現很多人不明確自己投放的垃圾類型,所以我就想設計一款能識別具體類型的垃圾桶。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設計研發,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作品上的電板電線都是我一根根接上去的。盡管失敗了很多次,但最終還是成功了。”張寶分說。而她的目標是在初高中階段進一步優化聲控垃圾桶,達到能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效果。

  西寧市陽光小學師生帶著3D打印技術制作而成的青海特色美食來到賽場,牛羊肉、土豆絲、土火鍋都是用彩泥制作的。菜品裝入3D打印技術的模具后,一盤青海美食便誕生了,同學們無盡的奇思妙想在科技大賽中升騰。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西寧市城中區教育部門從生活中的“小科學”開始,幫助同學們建立科技創新思維。

  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副局長馬娜說,科技競賽活動平臺的搭建,是助力課內外科學教育融合,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關鍵支撐作用。

  “青少年想象力強、思維活躍。今天,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中小學生展現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我們會大力加強科教聯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著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使他們真正成長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領軍和骨干人才。”馬娜說。

作者 吳予琴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一页|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波多野结衣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有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选无码|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