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作者:吳予琴
發布時間:2024-04-12 07:40:56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40412062835機器人挑戰賽拉開帷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神奇的科學世界,感受機器人操控奧秘,體驗腦洞大開的樂趣……4月11日,由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主辦,城中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城中區教學研究室、城中區教育局信息中心協辦的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在西寧市華羅庚實驗學校舉行。

  決賽共設5個項目,分別為計算機編程、機器人挑戰賽、紙飛機飛行賽、紙橋承重比賽、制作黏土“瞭望塔”項目。比賽期間,同學們全神貫注,有條不紊地調試和操作,各種創新思維在賽場上相互碰撞。

  僅憑一些黏土及若干牙簽,一座高塔便能拔地而起,怎么才能做到?同學們可是費了一番勁。在黏土“瞭望塔”比賽區,來自西寧市南川東路小學六年級的潘銳昕與李嘉熙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將牙簽作為框架的梁和柱,黏土揉捏成小球后作連接點,一層一層組合成“瞭望塔”的骨架式構造。不到10分鐘,一個約有60厘米高的“瞭望塔”便搭建完成了。為了讓黏土干得快一些,更好地保持穩定性,兩個搭檔就地取材,用托盤作風扇,加速黏土硬化。

  “在地基搭建上,我們采用了大三角形的結構,中間部分采用正方形的結構,這樣會讓整座塔更穩定。頂端再加上‘避雷針’,可以增加高度和美觀度。”拿著自己畫的主塔結構圖,潘銳昕詳細闡述著團隊的設計理念。他說,希望最終參評的時候,“瞭望塔”可以保持較高的穩定性,獲得好成績。

  當黏土“瞭望塔”比賽區的同學們還在設法讓高塔保持穩定時,一旁的紙橋比賽區,來自華羅庚實驗學校四年級的趙明軒與王亦佳已經把制作區從桌子上挪到了地面上。兩個人一個負責將紙張裁剪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狀,另一個負責搭建拼接,檢查紙橋的穩定性和固定性。

  “這是一場挑戰耐心的比賽,我們不斷尋找方法讓紙橋更加穩固。看到作品成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座平橋搭建完成,趙明軒還在紙橋上畫了一條龍。隨著比賽結束,趙明軒和搭檔小心地托起紙橋,走向參選區。

  主場的比賽如火如荼,分場的機器人挑戰賽及紙飛機飛行比賽也吸引了不少同學駐足觀看。隨著機器操控,賽場上的機器人根據指令開始行動,“搶奪”著場上的紅綠小球,既有趣味性,也有觀賞性。

  “不知道如何垃圾分類時,不用糾結,對著這個垃圾桶喊一聲就會自動識別。”科技創新周決賽現場的集中展示區內,小小“科學家”帶來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科創作品。其中,一款無接觸的迷你聲控垃圾桶引人注目,創作者是西寧市七一路小學六年級的張寶分。對著語音識別器說出“電池”,標有“有害垃圾”的紅色垃圾桶便會打開,說出“剩菜”后,標有“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便會打開,科技感十足。

  “實行垃圾分類后,我發現很多人不明確自己投放的垃圾類型,所以我就想設計一款能識別具體類型的垃圾桶。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設計研發,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作品上的電板電線都是我一根根接上去的。盡管失敗了很多次,但最終還是成功了。”張寶分說。而她的目標是在初高中階段進一步優化聲控垃圾桶,達到能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效果。

  西寧市陽光小學師生帶著3D打印技術制作而成的青海特色美食來到賽場,牛羊肉、土豆絲、土火鍋都是用彩泥制作的。菜品裝入3D打印技術的模具后,一盤青海美食便誕生了,同學們無盡的奇思妙想在科技大賽中升騰。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西寧市城中區教育部門從生活中的“小科學”開始,幫助同學們建立科技創新思維。

  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副局長馬娜說,科技競賽活動平臺的搭建,是助力課內外科學教育融合,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關鍵支撐作用。

  “青少年想象力強、思維活躍。今天,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中小學生展現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我們會大力加強科教聯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著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使他們真正成長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領軍和骨干人才。”馬娜說。

推薦閱讀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開班
陳剛赴果洛藏族自治州調研
青海發布十大類44項民生實事工程
青海發布6項教育領域民生實事工程
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擬聘任省委法律顧問公示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青海省海東市鄉村旅游賞花踏青拉開序幕
青海互助:春雪“妝扮”最美梯田
24H熱點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西寧市城中區首屆...
西寧市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共融共享 特別的愛給特別...
136家用工企業進校園招人才
西寧市人民公園的郁金香開了
探索庭院經濟新模式 “村房短住”來了
湖冰完全融化 青海湖全面開湖
青藏高原北緣首次發現大型碳酸巖型鈮礦資源
青海省已建成207座水庫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讓幸福...
【西海論壇】讓思政課從“小課堂”走向“大天地”
熱點圖片
青海西寧:城市生態功能更加凸顯
青海西寧:城市生態...
青海互助:春雪“妝扮”最美梯田
青海互助:春雪“妝...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90后”第一書記“駐”進了村民心里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
西寧市對8處積水點進行改造治理
西寧市對8處積水點進...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海南州:綠色算力賦能千行百業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
【經濟聚焦】青海東部門戶:何以循“新”而動,再創新高?
【經濟聚焦】青海東...
【祖國好 家鄉美】海東:東山腳下牧歌嘹亮
【祖國好 家鄉美】海...
【祖國好 家鄉美】“新學期,我有一個新愿望”
【祖國好 家鄉美】“...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西海都市報
2024-04-12 07: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西海都市報
2024-04-12 07: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中小學校園刮起“頭腦風暴”
——西寧市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見聞

  • 2024-04-12 07:40:56
  • 來源:西海都市報
QQ圖片20240412062835機器人挑戰賽拉開帷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神奇的科學世界,感受機器人操控奧秘,體驗腦洞大開的樂趣……4月11日,由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主辦,城中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城中區教學研究室、城中區教育局信息中心協辦的城中區首屆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周決賽,在西寧市華羅庚實驗學校舉行。

  決賽共設5個項目,分別為計算機編程、機器人挑戰賽、紙飛機飛行賽、紙橋承重比賽、制作黏土“瞭望塔”項目。比賽期間,同學們全神貫注,有條不紊地調試和操作,各種創新思維在賽場上相互碰撞。

  僅憑一些黏土及若干牙簽,一座高塔便能拔地而起,怎么才能做到?同學們可是費了一番勁。在黏土“瞭望塔”比賽區,來自西寧市南川東路小學六年級的潘銳昕與李嘉熙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將牙簽作為框架的梁和柱,黏土揉捏成小球后作連接點,一層一層組合成“瞭望塔”的骨架式構造。不到10分鐘,一個約有60厘米高的“瞭望塔”便搭建完成了。為了讓黏土干得快一些,更好地保持穩定性,兩個搭檔就地取材,用托盤作風扇,加速黏土硬化。

  “在地基搭建上,我們采用了大三角形的結構,中間部分采用正方形的結構,這樣會讓整座塔更穩定。頂端再加上‘避雷針’,可以增加高度和美觀度。”拿著自己畫的主塔結構圖,潘銳昕詳細闡述著團隊的設計理念。他說,希望最終參評的時候,“瞭望塔”可以保持較高的穩定性,獲得好成績。

  當黏土“瞭望塔”比賽區的同學們還在設法讓高塔保持穩定時,一旁的紙橋比賽區,來自華羅庚實驗學校四年級的趙明軒與王亦佳已經把制作區從桌子上挪到了地面上。兩個人一個負責將紙張裁剪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狀,另一個負責搭建拼接,檢查紙橋的穩定性和固定性。

  “這是一場挑戰耐心的比賽,我們不斷尋找方法讓紙橋更加穩固。看到作品成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座平橋搭建完成,趙明軒還在紙橋上畫了一條龍。隨著比賽結束,趙明軒和搭檔小心地托起紙橋,走向參選區。

  主場的比賽如火如荼,分場的機器人挑戰賽及紙飛機飛行比賽也吸引了不少同學駐足觀看。隨著機器操控,賽場上的機器人根據指令開始行動,“搶奪”著場上的紅綠小球,既有趣味性,也有觀賞性。

  “不知道如何垃圾分類時,不用糾結,對著這個垃圾桶喊一聲就會自動識別。”科技創新周決賽現場的集中展示區內,小小“科學家”帶來了他們引以為傲的科創作品。其中,一款無接觸的迷你聲控垃圾桶引人注目,創作者是西寧市七一路小學六年級的張寶分。對著語音識別器說出“電池”,標有“有害垃圾”的紅色垃圾桶便會打開,說出“剩菜”后,標有“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便會打開,科技感十足。

  “實行垃圾分類后,我發現很多人不明確自己投放的垃圾類型,所以我就想設計一款能識別具體類型的垃圾桶。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設計研發,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作品上的電板電線都是我一根根接上去的。盡管失敗了很多次,但最終還是成功了。”張寶分說。而她的目標是在初高中階段進一步優化聲控垃圾桶,達到能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效果。

  西寧市陽光小學師生帶著3D打印技術制作而成的青海特色美食來到賽場,牛羊肉、土豆絲、土火鍋都是用彩泥制作的。菜品裝入3D打印技術的模具后,一盤青海美食便誕生了,同學們無盡的奇思妙想在科技大賽中升騰。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西寧市城中區教育部門從生活中的“小科學”開始,幫助同學們建立科技創新思維。

  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副局長馬娜說,科技競賽活動平臺的搭建,是助力課內外科學教育融合,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推動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關鍵支撐作用。

  “青少年想象力強、思維活躍。今天,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中小學生展現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我們會大力加強科教聯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著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使他們真正成長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領軍和骨干人才。”馬娜說。

作者 吳予琴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中文人妻av高清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中文字幕本一道先锋影音|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