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空包裝的牦牛肉。 祁曉軍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牦牛排170斤、牦牛腱子100斤、藏羊排170斤,準備好盡快發順豐冷鏈。”3月下旬,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桓芝仁又收到了一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牦牛肉訂單。
對桓芝仁來說,接到來自大灣區的訂單,不再是一件稀奇事。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到大灣區,距離近2500公里,駕車需要26個小時才能抵達,而產自大通縣的牦牛肉早已跨越山海,挺進大灣區消費市場。
自然饋贈,孕育優質大通牦牛
從西寧市區出發,沿著北川河一路向北,森林、雪山、草原、河流盡收眼底。廣袤的森林構成西寧北部的綠色生態屏障,良好的生態環境饋贈了一方天然的有機牧場。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地上,一頭頭高大健碩的牦牛在悠閑吃草。這就是世界上人工培育的第一個牦牛新品種,它繼承了野牦牛的遺傳基因。
大通縣獨特的地理環境集中了高寒草地草甸、灌叢、草原、沼澤、疏林5大草場類型。“因為大通縣獨特的自然環境,這里的牦牛肉深受外省消費者喜愛,尤其受東部地區消費者青睞。”說起大通縣牦牛肉,通過網絡銷售牦牛肉的主播蘇先生說。
大通牦牛具有高繁、增重、抗病等優勢,已經被推廣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等全國各大牦牛產區。2020年7月,為復壯、改良當地牦牛品種,推進牦牛養殖業高質量發展,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從大通種牛場購買了580頭優質母牦牛。去年8月,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從大通縣引進含有野牦牛血統型2歲至3歲的種公牛,繁育壯大卓尼牦牛產業。
產品豐富,遠銷20多個省區
“大通牦牛”已日漸從深閨走向全國,以多種面貌與消費者見面。牦牛肉丸、牦牛肋排、牦牛蝴蝶骨、牦牛棒骨、牦牛牛腩、牦牛牛尾骨、牦牛腱子……豐富的牦牛肉產品遠銷全國20多個省區。
“我們正在研發牦牛肉卷,主要銷往重慶等地。”3月27日,桓芝仁和同事們在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的牦牛肉初加工車間,嘗試研發新產品。

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工作人員切牛肉。祁曉軍 攝
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大通縣遜讓鄉麻什藏村,公司負責人是返鄉創業的青年米存民。近年來,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以東西部協作為契機,在南京、深圳等地建立中轉倉、辦事處,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通牦牛肉的知名度。
在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標準化屠宰加工車間,經過分割、分裝、包裝等多道工序,新鮮的牦牛肉按照訂單分批次發往各地。米存民說,今年以來,公司通過“菜單式點選+訂單式配送”的模式,向省內外機關單位、學校食堂等配送農畜產品154單,目前成交額153萬元。
大通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通牦牛”已經與10多家渠道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大通縣牦牛肉已進入廣東、江蘇、河北等地的特產商店、高檔社區店以及大型連鎖超市。
企業帶動,戶均增收3000元至6000元
“我們村的種養殖戶通過與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收入逐年攀升。”麻什藏村黨支部書記代永壽說。
“去年,我通過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銷售了10頭牛。”3月28日,遜讓鄉后拉村的唐軍軍說,他家養牛很多年了,以前是在屠宰場銷售,現在通過米存民的公司銷售。
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帶動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殖業,以訂單收購方式,畜產品按照每公斤高于市場價2元收購,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培訓、統一回收銷售,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的積極性,以此提高農戶收入。
“截至目前,公司帶動種養殖戶上千戶,戶均增收3000元至6000元,實現經濟收益1800余萬元。”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蔣天龍介紹,除了收購養殖戶的牦牛,大部分牦牛肉來源于大通縣種牛場。
除了帶動養殖戶增收,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還為不少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一年四季有活兒干,工資從6年前的3500元漲到如今的五六千元。”50歲的工人焦國環說,每年6月開始,是牛羊肉的熱銷季,干得多拿得多,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拿到6000多元的工資。
麻什藏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斌在宣講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時說,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支持打造鄉土特色品牌,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將抓住政策機遇,好好謀劃今年的產業發展思路,擦亮“大通牦牛”等鄉土品牌,進一步彰顯鄉土產業“土”味優勢。
全國推介,牦牛肉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為了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看到“大通牦牛”,了解并品嘗到來自青海高原的大通牦牛肉,大通縣各企業代表、政府工作人員奔赴各個省市,向全國人民推介大通牦牛肉。
去年9月9日,由青海數字鄉村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騰訊、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23大通牦牛品牌發布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渠道合作大會在深圳市舉行。活動吸引近40家粵港澳大灣區渠道合作伙伴,F場,米存民對大通牦牛的生長習性、肉質特點、營養價值等做了全面推介。
今年3月6日,西寧市委常委、大通縣委書記劉波一行前往騰訊集團總部就“產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開展座談交流,并舉行大通牦牛粵港澳大灣區前置倉揭牌儀式。
3月初,我國第一部滑雪主題電影《單板大叔》開機儀式現場,中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中國滑雪史上第一位世界冠軍郭丹丹推介大通牦牛肉。
為了讓大通牦牛“出圈”,青海數字鄉村運營公司注冊了“大通牦牛肉”品牌商標,打造了高原特色生態牦牛肉品牌“阿耶神”。今年1月4日,西寧—南京郵航開通專線,全力保障大通牦牛肉向全國各地銷售。大通縣打造了農文旅產業一體化品牌“大通號”——“DT3090”,拓寬了大通縣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如今,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大通號”,就能買到各式大通牦牛肉。
截至目前,大通縣累計認證“大通牦牛肉”系列有機食品22個,正在申報“大通牦牛”地理證明商標品牌。當前,大通縣正錨定產業“四地”建設目標,積極融入西寧市“一個創新基地,三個中心城市”建設,聚力打造數字賦能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示范縣,充分借助騰訊數字產業優勢,持續拓展大通農特產品出圈出彩渠道。
大通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大通縣計劃在全國統一風格建設5家“大通牦牛”品牌旗艦店,分別是青海旗艦店(西寧)、粵港澳大灣區旗艦店(廣州)、川渝旗艦店(重慶)、京津冀旗艦店(唐山)、江蘇旗艦店(蘇州),另外將在南京建設兩家“大通牦牛”體驗店,在江蘇省建設6家“大通牦牛”單品連鎖店,并同步發展以上區域市場合作渠道。同時,努力讓大通牦牛農產品進入麥德龍、盒馬鮮生等商超市場,打通“大通牦牛”進入高端消費市場的渠道,增強大通牦牛肉附加值,提升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