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日前,記者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了解到,海北州圍繞“突出重點、以點帶面、融合發展”的紅色旅游發展思路,積極打造海北特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進一步豐富“夢幻海北”文化內涵,金銀灘·原子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進入沖刺階段。
金銀灘·原子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以來,海北州先后制定《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創建工作方案》《青海省海北州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提升方案》《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規劃(2018-2025年)》《海北藏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進條例》,修訂了《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管理條例》,為金銀灘·原子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精準保障、長效保護、有效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海北州相關部門通過月調度、月匯報等方式,加大項目實施力度,累計完成城鎮建設、文物保護修繕、基礎設施、旅游交通等項目共37項,總投資達10.52億元,景區安全及軟硬件設施得到了持續提升。該州始終將“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作為創建目標,重點依托“一館一院一址”(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功能優勢,打造紅色演藝、紅色線路、紅色文創等特色IP,培育形成集旅游、教育、休閑、康養、會培、研學為一體的紅色文化旅游新業態格局。景區內一分廠、爆轟試驗場、上星站等景點主題鮮明;高水平打造紅色草原標桿式旅游景區,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達玉民俗文化體驗區、文迦牧場觀光旅游區、達玉溫泉康養休閑區、金沙灣·同寶山環湖游覽區,露營基地、自行車俱樂部、星級旅游飯店、特色餐飲、文創中心、特優產品展銷中心等服務載體初具規模;民族服飾、剪紙、刺繡等非遺產品,虎符石匱、兩彈一星模型、拼圖、玩偶等文創產品日益豐富;復排了民族歌舞劇《碧海云天·金銀灘》,民族舞劇《那時,金銀花開》在青海大劇院成功首演并廣受好評;中國原子城系列叢書《紅色印記221》《不能忘卻的家國記憶》編輯出版;文體廣場、城市書房、城鄉公交等服務設施日趨完善;城鎮亮化、綠化、美化度不斷提升;景城一體化互動模式初步形成。
以打造金銀灘·原子城景區為依托,舉辦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王洛賓音樂文化旅游節等文化旅游等系列活動和17項體育賽事活動;積極參加“四省十二城”文旅宣傳推介活動,極大提升了以金銀灘·原子城景區為主的海北文旅資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夢幻海北”影響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