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祖國好 家鄉美】初春,在祁連校園感受快樂時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多鈞 公保安加 才貢加 董志勇
發布時間:2024-03-07 09:18:02
編輯:魯東

  開欄的話:“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全省上下積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和睦共存,結下了深情厚誼。為充分展現我省涉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成就,以及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即日起,開設“祖國好 家鄉美”專欄,通過真實細節和動人場景,充分報道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我省涉藏地區干部群眾昂揚向上、團結奮進,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的生動實踐和精彩故事。敬請關注。

快樂校園。張多鈞 公保安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4日清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中莊幼兒園園長冶玉霞和同事早早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入園。

  “老師早上好!”“寶貝早上好!”……一聲聲問候中,幼兒園開啟了新學期,“元氣滿滿”的孩子結束了寒假生活回歸校園,整個校園充滿生機活力。

  走進中莊幼兒園,教學樓前的活動場地上,山丘鉆洞、探險叢林、滑索、刀山和蕩橋等兒童娛樂設施不一而足,孩子們跳來蹦去,自由撒歡。

  “幼兒園從無到有,從簡陋化到標準化、現代化,作為歷次改革的親歷者,這些年發生的變化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家長有目共睹的。”談起幼兒園的發展,從業20余年的冶玉霞感慨頗多。回憶起10年前,許多牧區幼兒園普遍只有寥寥十幾名孩子和幾名老師以及幾間簡陋的平房,到了寒冬,還要老師提前來生爐子取暖。

  2020年9月,政府投資2000萬元的中莊幼兒園建成投運,一批專業的幼兒教師通過考試來到這所嶄新的標準化幼兒園,為幼兒教育撐起了一片新天地。

  “說實在的,現在我們牧區的幼兒園不比西寧市的差。”跟著冶玉霞走進教學樓,學生開展“安吉游戲”的聲音不絕于耳。教室里,老師和孩子在活躍的互動中繪聲繪色地開展著游戲化教學,他們身后,一組組區角柜將整個教室分隔成益智區、美工區、建構區、科學區等8個不同的區角,“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今,正式投運已三年多,中莊幼兒園已然在小鐘琴、歡樂鼓、創意美術、自主游戲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相繼被評為省級安吉游戲試點園、生態學校、青海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無獨有偶。經過一天緊張的學習,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臨近放學,校園內充滿了歡聲笑語。校門口兩輛校車整齊排列,老師組織學生排隊,學生有序上車。學校食堂內,住校學生排隊打飯,遠遠就能聞到可口的飯香。

  當天的晚飯是臊子面,是華秀多日杰最喜歡的面食。華秀多日杰一下課就奔向食堂,排隊打飯,“今天早飯吃的是白米粥、雞蛋、奶茶,中午飯是米飯炒菜,食堂阿姨打的飯菜分量很多,有時候都吃不完。”華秀多日杰說。

  華秀多日杰,六年級學生,家住縣城康樂家園,今年要升初中,所以選擇住校。華秀多日杰告訴記者,吃完飯要回教室,寫完作業再回宿舍休息,同班住宿的學生,一部分來自偏遠鄉鎮,只能選擇住校,另外一部分家住縣城,選擇住校是為了提升學習成績。

認真學習。張多鈞 公保安加 攝

  雖然住校只有一學期,但華秀多日杰非常喜歡住校的學習生活,他說,住在學校,可以隨時和同學溝通,遇到難題還能第一時間找老師輔導。

  位于祁連縣城東郊的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地處卓爾山腳下,目前是祁連縣唯一一所寄宿制民族“雙語”小學,學校功能分區簡潔明晰,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整個校園充滿著濃郁的人文氛圍。

  這些年,依托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副校長滿拉他深有體會,“記得上小學時,這里只是一排平房,冬天取暖用的是牛糞,沒有教學器材。我上班后,學校條件雖然有所改善,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后,用的教學設備還是黑板粉筆、算盤、計算器,直到這幾年,學校基礎設施、教學設備、校園環境才發生大變化。”

  滿拉他告訴記者,學校遠離縣城,走讀學生上下學困難,為此,縣上投資112萬元配備了兩輛大型專用校車,每天早晚各跑三趟接送學生。

  學校校史館陳列的一件件教學設備記錄著過去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智慧黑板、遠程教育、課后服務,學校管理由規范化向精細化邁進,教育教學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祁連縣民族中學認真貫徹落實“雙減”“課后服務”等相關政策,推行“作業輔導+特色活動+階段評價”課后服務模式,開設了英語等文化興趣小組16個,跆拳道、中長跑、藏族彈唱等特色社團24個。

  祁連縣民族中學八年級學生馬艷萍升初中前就學習過電子琴,升入初中后聽說學校有電子琴社團,就報名參加了,“我們每天最后一節課就是社團活動,我參加的電子琴社團有專職老師教導,一點也不比校外的培訓老師差,每天學習電子琴,能減輕學習壓力。”馬艷萍說。

  祁連縣教育局局長王明軍告訴記者,祁連縣各類學校緊扣教育“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針對教育行業短板,在“提氣、提質、提效”三個方面不斷用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6.66%,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22%,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毛入學率達98.4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7.86%。

推薦閱讀
青海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陳剛發言
青海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青海省啟動2024年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
瀾湄萬里行|愿中柬友誼像瀾滄江-湄公河永不枯竭
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擬聘任省委法律顧問公示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西寧市1286名環衛職工吃到暖心早餐
西寧市開展形式多樣學雷鋒主題活動
24H熱點
巾幗之美 “花樣”綻放
兩會視界
【讓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人人學雷鋒 處處是鋒景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行進青海看發展】西寧追...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一定打好鄉村全面振興...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一號文件精神宣講到心...
春天的旋律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羊曲水電站首臺機組轉輪...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連線北京】逐“...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構建...
熱點圖片
巾幗之美 “花樣”綻放
巾幗之美 “花樣”綻放
兩會視界
兩會視界
【讓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人人學雷鋒 處處是鋒景
【讓雷鋒精神代代傳...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行進青海看發展】西寧追光前行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一定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下鄉】“一號文件精神宣講到心坎上了”
【一學三促·萬名干部...
春天的旋律
春天的旋律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羊曲水電站首臺機組轉輪順利吊裝成功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祖國好 家鄉美】初春,在祁連校園感受快樂時光

青海日報
2024-03-07 09: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祖國好 家鄉美】初春,在祁連校園感受快樂時光

青海日報
2024-03-07 09: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祖國好 家鄉美】初春,在祁連校園感受快樂時光

  • 2024-03-07 09:18:02
  • 來源:青海日報

  開欄的話:“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全省上下積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和睦共存,結下了深情厚誼。為充分展現我省涉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成就,以及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即日起,開設“祖國好 家鄉美”專欄,通過真實細節和動人場景,充分報道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我省涉藏地區干部群眾昂揚向上、團結奮進,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的生動實踐和精彩故事。敬請關注。

快樂校園。張多鈞 公保安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4日清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中莊幼兒園園長冶玉霞和同事早早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入園。

  “老師早上好!”“寶貝早上好!”……一聲聲問候中,幼兒園開啟了新學期,“元氣滿滿”的孩子結束了寒假生活回歸校園,整個校園充滿生機活力。

  走進中莊幼兒園,教學樓前的活動場地上,山丘鉆洞、探險叢林、滑索、刀山和蕩橋等兒童娛樂設施不一而足,孩子們跳來蹦去,自由撒歡。

  “幼兒園從無到有,從簡陋化到標準化、現代化,作為歷次改革的親歷者,這些年發生的變化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家長有目共睹的。”談起幼兒園的發展,從業20余年的冶玉霞感慨頗多。回憶起10年前,許多牧區幼兒園普遍只有寥寥十幾名孩子和幾名老師以及幾間簡陋的平房,到了寒冬,還要老師提前來生爐子取暖。

  2020年9月,政府投資2000萬元的中莊幼兒園建成投運,一批專業的幼兒教師通過考試來到這所嶄新的標準化幼兒園,為幼兒教育撐起了一片新天地。

  “說實在的,現在我們牧區的幼兒園不比西寧市的差。”跟著冶玉霞走進教學樓,學生開展“安吉游戲”的聲音不絕于耳。教室里,老師和孩子在活躍的互動中繪聲繪色地開展著游戲化教學,他們身后,一組組區角柜將整個教室分隔成益智區、美工區、建構區、科學區等8個不同的區角,“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今,正式投運已三年多,中莊幼兒園已然在小鐘琴、歡樂鼓、創意美術、自主游戲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相繼被評為省級安吉游戲試點園、生態學校、青海省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無獨有偶。經過一天緊張的學習,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臨近放學,校園內充滿了歡聲笑語。校門口兩輛校車整齊排列,老師組織學生排隊,學生有序上車。學校食堂內,住校學生排隊打飯,遠遠就能聞到可口的飯香。

  當天的晚飯是臊子面,是華秀多日杰最喜歡的面食。華秀多日杰一下課就奔向食堂,排隊打飯,“今天早飯吃的是白米粥、雞蛋、奶茶,中午飯是米飯炒菜,食堂阿姨打的飯菜分量很多,有時候都吃不完。”華秀多日杰說。

  華秀多日杰,六年級學生,家住縣城康樂家園,今年要升初中,所以選擇住校。華秀多日杰告訴記者,吃完飯要回教室,寫完作業再回宿舍休息,同班住宿的學生,一部分來自偏遠鄉鎮,只能選擇住校,另外一部分家住縣城,選擇住校是為了提升學習成績。

認真學習。張多鈞 公保安加 攝

  雖然住校只有一學期,但華秀多日杰非常喜歡住校的學習生活,他說,住在學校,可以隨時和同學溝通,遇到難題還能第一時間找老師輔導。

  位于祁連縣城東郊的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地處卓爾山腳下,目前是祁連縣唯一一所寄宿制民族“雙語”小學,學校功能分區簡潔明晰,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整個校園充滿著濃郁的人文氛圍。

  這些年,依托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祁連縣寄宿制民族小學副校長滿拉他深有體會,“記得上小學時,這里只是一排平房,冬天取暖用的是牛糞,沒有教學器材。我上班后,學校條件雖然有所改善,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后,用的教學設備還是黑板粉筆、算盤、計算器,直到這幾年,學校基礎設施、教學設備、校園環境才發生大變化。”

  滿拉他告訴記者,學校遠離縣城,走讀學生上下學困難,為此,縣上投資112萬元配備了兩輛大型專用校車,每天早晚各跑三趟接送學生。

  學校校史館陳列的一件件教學設備記錄著過去的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智慧黑板、遠程教育、課后服務,學校管理由規范化向精細化邁進,教育教學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祁連縣民族中學認真貫徹落實“雙減”“課后服務”等相關政策,推行“作業輔導+特色活動+階段評價”課后服務模式,開設了英語等文化興趣小組16個,跆拳道、中長跑、藏族彈唱等特色社團24個。

  祁連縣民族中學八年級學生馬艷萍升初中前就學習過電子琴,升入初中后聽說學校有電子琴社團,就報名參加了,“我們每天最后一節課就是社團活動,我參加的電子琴社團有專職老師教導,一點也不比校外的培訓老師差,每天學習電子琴,能減輕學習壓力。”馬艷萍說。

  祁連縣教育局局長王明軍告訴記者,祁連縣各類學校緊扣教育“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針對教育行業短板,在“提氣、提質、提效”三個方面不斷用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6.66%,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22%,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毛入學率達98.4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7.86%。

作者 張多鈞 公保安加 才貢加 董志勇
編輯:魯東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曰韩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级有码 |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V片 |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www.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人伦|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