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6日上午,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青海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陳剛、吳曉軍等代表回答中外媒體提問。
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綠色時報、人民網、中國網、中國品牌雜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紐約時報、彭博社、日本共同社、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朝日新聞等20家中外媒體,39名記者參加開放團組會議。
青海省委對6名領導干部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是什么態度,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有什么樣的成效,下一步還將如何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就這些問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向陳剛代表提問。

陳剛代表說,6名領導干部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如何處理這件事、怎樣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青海省委必須直面的一道考題。怎么答題?省委的態度很鮮明,那就是較真碰硬,堅決依紀依規嚴肅處理,不怕得罪人、不怕亂議論、不怕扣帽子,不僅要查處這件事情本身,而且要查處產生這件事情的原因,絕不“高舉輕放”。怎么答好題?省委的思想也是高度統一的,第一,見人見事,開展以案促改專項教育整治,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第二,舉一反三,圍繞作風突出問題,開展為期6個月的集中專項整治,打響作風建設攻堅戰。第三,建章立制,修訂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若干措施,出臺“十嚴禁”紀律要求,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我們高興地看到,在嚴的氛圍下,各級干部的精神風貌和全省的政治生態悄然發生變化,“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的氛圍逐步形成,干部中實干的人多了,空談的人少了;迎著困難上的人多了,遇到矛盾繞著走的人少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氣神提振起來了,干部把注意力更多轉移到推動地方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事情上。與此同時,去年青海新增貸款余額和資金凈流入明顯增長,反映出市場看好青海的發展機遇,青海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而關鍵的發展時期。下一步,省委將緊緊扭住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在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繼續扛牢責任,更好擔負起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歷史使命。
吳曉軍代表回答了經濟日報記者關于青海清潔能源發展的有關問題。吳曉軍代表說,如今的大美青海風生水起、風光無限,清潔能源產業跑出了“加速度”,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一是發展條件好。青海水豐、光富、風好、地廣,且具有互補性,發展清潔能源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巨大潛能。二是發展勢頭好。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裝機占比全國最高,外送通道、骨干電網統籌推進,光伏制造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儲能技術日新月異,進入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新階段。三是發展質效好。形成“光伏+生態+農牧業”綠色循環樣板,荒漠戈壁變成富民綠洲、光伏牧場,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好畫卷;在全國率先實現綠電精準溯源,率先發布綠色算力地方標準,綠色信貸覆蓋率全國領先,綠色電力、綠色算力、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全省一半以上脫貧人口吃上“陽光飯”,小小“光伏羊”變成綠色大產業,高海拔地區大范圍推廣清潔供暖,實現了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四是發展前景好。未來5年至10年是青海清潔能源發展的黃金期。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聚焦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更好落實與國家能源局建立的共建機制,加快構建規劃、政策、基地、項目、企業“五位一體”推進格局,著力完善新型電力系統,著力推動清潔能源優勢轉化,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發展新動能,走出一條以清潔能源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可可西里公路旁的“網紅狼”、青海湖裸鯉從“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過去一年中,青海的國家公園故事頻頻沖上熱搜,光明日報記者就青海建設國家公園示范省情況向陳剛代表提問。

陳剛代表說,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指出,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要求在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上走在前頭,為青海擘畫了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宏偉藍圖。作為在國家公園建設上第一個“吃螃蟹”的省份,我們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不滿足于當“合格生”,勇于爭當“優等生”。青海作為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物種基因庫,是除了非洲大草原之外,能夠看到動物大遷徙和完整食物鏈的“荒野之地”。為了讓生活在這里的野生動物更加“舒服”,我們放棄了很多發展的機會和可能。在統籌推進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三個國家公園的建設中,我們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建設之路,生活在這里的牧民群眾有了生態管護員這一新身份,從此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有的牧民群眾還成了業余攝影家,作品甚至獲得了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大獎,不僅讓全世界看到了青海,更實現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共贏。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提問王華杰代表,去年積石山6.2級地震致使青海省海東市部分地區受災,請介紹一下災后重建工作進展。王華杰代表說,我們始終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災后重建工作的全過程、各領域,在全面核實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目前高質量研究制定了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農房維修加固重建方案、砂涌綜合治理規劃和易地重建規劃,形成了災后重建項目清單。根據氣候條件,所有項目將于3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B、C級受損農房維修加固工程將于7月底前全面完成,D級倒塌房屋將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并組織群眾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