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經濟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集體經濟強起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晶
發布時間:2024-03-04 08:09:40
編輯:孔令磊
田間收獲忙。西寧市大通縣委宣傳部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26日,春寒料峭,冰雪未消,走進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上灘村,眼前的村道平坦寬敞,紅檐灰墻的民居次第排開。

  帶著一身寒氣走進村民張維發的家中,200多平方米的農家小院里整齊地擺放著各類農具。掀開門簾,今年57歲的張維發穿著一身藏青色西裝,正坐在沙發上拿著玩具車逗小孫子玩。

  屋內,中式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100余平方米的房屋內窗明幾凈,家居物品擺放整齊,米黃色的壁紙十分溫馨,墻上還掛著幾個中國結,處處透著田園村居的恬淡幸福。“這房子是我開辦了合作社后重新蓋的,現在老少三代六口人住在一起。”張維發笑著說。

  說起合作社,張維發來了興致。“我們這里平均海拔3100米,馬鈴薯含粉量高,口感好。種植專業合作社有26.67公頃土地,去年一共種植了350多噸馬鈴薯和32噸青稞。市場價格好的時候,普通馬鈴薯一公斤賣1元,上品馬鈴薯一公斤賣1.6元,去年收入有15余萬元呢。”2019年種植專業合作社開辦后,張維發在向化鄉人民政府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打開商品銷路,馬鈴薯等農產品不光在西寧市售賣,還發往云南、四川、寧夏等地。

  說話間,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張叔,在家嗎?我是小普,過來給您送點吃的。”原來是在合作社務工的同村藏族小伙子普化加。“快請進,快請進。”張維發忙把來人迎進門。

  普化加送來自家做的饃饃、馓子,同我們坐下聊起來。“我在合作社工作有4、5年時間了,從最開始干雜活,到現在跑運輸,工資從每天120元漲到280元。以前經常出去打零工,距離遠不說還沒有保障。現在,不僅能在家門口掙到錢,還能照顧到家人。除了務工外,我還和朋友合伙做些房屋裝修的工作,擴大收入來源。”普化加說,2017年之前家里是村里的貧困戶,住著土坯房,收入不穩定。直到2017年整村脫貧后,家里的生活才慢慢有了改觀,這兩年不僅重新修建了房子,還買了小汽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上灘村位于向化鄉東北部達坂山南麓,距大通縣城33公里,有藏族、蒙古族、漢族、土族4個民族,共248戶1058人。全村耕地面積140公頃,主要種植青稞、油菜、馬鈴薯等,村民收入以養殖業、種植業、外出務工為主。

  近幾年,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村里不光發展種植業,還利用水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3年3月,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投資3000萬元建設的天然飲用水廠正式投入運行,4條自動化礦泉水生產線,日生產量達6000瓶,年生產量3.6萬噸,全村21人實現就近就業,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2023年上灘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6萬元。”上灘村黨支部書記司文得說。

  積極對接大通縣勞動就業局,通過微信群、村內廣播、公告欄等多種宣傳途徑,拓寬脫貧戶就業渠道,動員有勞動能力群眾外出務工,解決外出務工人員40余名,務工收入達60萬元……向化鄉聚焦脫貧群眾就業需求,通過政策激勵、兜底服務保障、就業技能培訓等措施,以線帶面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推脫貧群眾穩就業、穩增收、邁上致富路。

  “多虧黨的好政策,這些年村里新建了村文化廣場、老年幸福院、村活動室等。去年還為我們免費發放有機肥26噸,給215戶村民實施外墻保溫項目。現在,投資1295萬元的煤改電項目正在實施中,村里的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普化加笑著說。

推薦閱讀
青海代表團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省委召開專題會議 陳剛主持
瀾湄萬里行|實地探訪柬埔寨新金邊國際機場項目
青海實施禁捕重點水域違法犯罪行為有獎舉報制度
青海省2024年“春風行動”省級專場招聘活動公告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西寧市外貿高速增長跑出“新速度”
如期開學,帶著夢想起航 海東地震災區一線報道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西寧市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
【喜迎全國兩會】瞧!一家家企業在“奔跑”——“...
青海發力推進綜合交通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今年力爭進出口總值增長10%
我省貸款增速和增量創近五年新高
“青信融”平臺助力全省小微企業穩步發展
12條金融舉措支持青海工業綠色發展
截至2023年末青海綠色信貸覆蓋率居全國首位
青海實際利用外資提前實現首季“開門紅”
青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單實現電子支付
熱點圖片
又是一年“春風”來 ——青海省2024年“春風行動”省級專場招聘會見聞
又是一年“春風”來 ...
省城西區舉辦首場“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
省城西區舉辦首場“...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守護裸鯉,重現一個生機盎然的青海湖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小工人 大工匠——英雄嶺上一場跨越二十九年的時空對話
小工人 大工匠——英...
如期開學,帶著夢想起航——海東地震災區一線報道
如期開學,帶著夢想...
“龍”光煥發,開啟多彩學期——西寧市中小學校開學見聞
“龍”光煥發,開啟...
開學第一課:夯實校車安全防線
開學第一課:夯實校...
西寧市西關街小學家校聯動開展“開學第一課”
西寧市西關街小學家...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集體經濟強起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

青海日報
2024-03-04 08: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集體經濟強起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

青海日報
2024-03-04 08: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集體經濟強起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

  • 2024-03-04 08:09:40
  • 來源:青海日報
田間收獲忙。西寧市大通縣委宣傳部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26日,春寒料峭,冰雪未消,走進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上灘村,眼前的村道平坦寬敞,紅檐灰墻的民居次第排開。

  帶著一身寒氣走進村民張維發的家中,200多平方米的農家小院里整齊地擺放著各類農具。掀開門簾,今年57歲的張維發穿著一身藏青色西裝,正坐在沙發上拿著玩具車逗小孫子玩。

  屋內,中式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100余平方米的房屋內窗明幾凈,家居物品擺放整齊,米黃色的壁紙十分溫馨,墻上還掛著幾個中國結,處處透著田園村居的恬淡幸福。“這房子是我開辦了合作社后重新蓋的,現在老少三代六口人住在一起。”張維發笑著說。

  說起合作社,張維發來了興致。“我們這里平均海拔3100米,馬鈴薯含粉量高,口感好。種植專業合作社有26.67公頃土地,去年一共種植了350多噸馬鈴薯和32噸青稞。市場價格好的時候,普通馬鈴薯一公斤賣1元,上品馬鈴薯一公斤賣1.6元,去年收入有15余萬元呢。”2019年種植專業合作社開辦后,張維發在向化鄉人民政府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打開商品銷路,馬鈴薯等農產品不光在西寧市售賣,還發往云南、四川、寧夏等地。

  說話間,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張叔,在家嗎?我是小普,過來給您送點吃的。”原來是在合作社務工的同村藏族小伙子普化加。“快請進,快請進。”張維發忙把來人迎進門。

  普化加送來自家做的饃饃、馓子,同我們坐下聊起來。“我在合作社工作有4、5年時間了,從最開始干雜活,到現在跑運輸,工資從每天120元漲到280元。以前經常出去打零工,距離遠不說還沒有保障。現在,不僅能在家門口掙到錢,還能照顧到家人。除了務工外,我還和朋友合伙做些房屋裝修的工作,擴大收入來源。”普化加說,2017年之前家里是村里的貧困戶,住著土坯房,收入不穩定。直到2017年整村脫貧后,家里的生活才慢慢有了改觀,這兩年不僅重新修建了房子,還買了小汽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上灘村位于向化鄉東北部達坂山南麓,距大通縣城33公里,有藏族、蒙古族、漢族、土族4個民族,共248戶1058人。全村耕地面積140公頃,主要種植青稞、油菜、馬鈴薯等,村民收入以養殖業、種植業、外出務工為主。

  近幾年,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村里不光發展種植業,還利用水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3年3月,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投資3000萬元建設的天然飲用水廠正式投入運行,4條自動化礦泉水生產線,日生產量達6000瓶,年生產量3.6萬噸,全村21人實現就近就業,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2023年上灘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6萬元。”上灘村黨支部書記司文得說。

  積極對接大通縣勞動就業局,通過微信群、村內廣播、公告欄等多種宣傳途徑,拓寬脫貧戶就業渠道,動員有勞動能力群眾外出務工,解決外出務工人員40余名,務工收入達60萬元……向化鄉聚焦脫貧群眾就業需求,通過政策激勵、兜底服務保障、就業技能培訓等措施,以線帶面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推脫貧群眾穩就業、穩增收、邁上致富路。

  “多虧黨的好政策,這些年村里新建了村文化廣場、老年幸福院、村活動室等。去年還為我們免費發放有機肥26噸,給215戶村民實施外墻保溫項目。現在,投資1295萬元的煤改電項目正在實施中,村里的人居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普化加笑著說。

作者 王晶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性|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