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經濟
青海湟中:科技成就“薯”產業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譚梅
發布時間:2024-02-21 08:18:32
編輯:易 娜
馬鈴薯試驗田。譚梅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一顆土豆的成長需要經歷很多階段,其中,播種前的品種選擇尤為重要。

  “在農業領域,培育的品種好不好,農民說了算。”“青薯9號”是青海大學馬鈴薯團隊培育的優良品種,2023年以全國推廣面積604萬畝(1畝≈0.0667)的優異成績榮登馬鈴薯全國推廣面積榜首,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據了解,截至目前,西寧市湟中區已有馬鈴薯種植合作社近200家,種植面積在5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就有15家,2023年湟中區種植馬鈴薯12萬畝,其中“青薯9號”種植面積占一半。

  良田遇良種,農民得實惠。“以前我們家15畝地中,只有一兩畝是洋芋(馬鈴薯),現如今,其中的10畝地流轉給合作社統一種紅皮洋芋,高產且銷路好得很!剩余的幾畝地除了種些供自家吃的糧油作物外,也全都種了洋芋,秋收后一部分存到地窖自己吃,多出來的收給合作社,又可以增加收入。”說起連片種植“紅皮洋芋”的好處,湟中區李家山鄉王家堡村村民張秀菊深有體會。

  張秀菊口中的“紅皮洋芋”就是“青薯9號”,也被譽為“金蛋蛋”。青海獨特的冷涼氣候,以及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為“青薯9號”提供了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其“抗旱、抗病、高產”的特點深受廣大農民喜愛。

  在青海,人們習慣稱馬鈴薯為洋芋。“洋芋開花賽牡丹”,這樣的農家諺語其實飽含著農人對馬鈴薯的偏愛,小小洋芋讓廣大群眾增收致富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我去年從卡岳村新租了100畝地種植馬鈴薯,種植用的是雙色膜,兩邊是黑地膜,防止雜草生長,中間的白地膜吸收陽光比較好,有助于土豆芽出苗。”湟中農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財興致勃勃地跟記者聊起自己的致富經,有了土地和種子,他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農閑時還去參加各種培訓,回來再傳授給村民,運用到田地間。

  “湟中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我們合作社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每一次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指導,我都會積極參加,認真聽講。我們種的馬鈴薯品質好、口感好,銷路根本不用愁。”趙財告訴記者。

馬鈴薯播種覆膜。胡建焜 攝

  跟著趙財,合作社里的村民都漸漸成了“土專家”。“以前不太懂種植,一年的下地量是多少也不知道,現在以科學依據為準,對于病蟲害的治理,我們也是依靠科學。”合作社成員乜來說。

  科學種植的背后是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不斷地深耕投入。近年來,湟中區積極探索“專業技術人員+鄉鎮+經營主體”的服務新途徑,按照以點帶線、以線促面,集中調度與定點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委派37名專業技術人員深入12個鄉鎮,不間斷地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幫助種植戶及時發現并解決產業發展中可能存在的病蟲害、管理隱患及遇到的個性化、集中性問題,為農業生產“把脈開方”。

  同時,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舉辦馬鈴薯特色產業技術培訓專班5期、受訓農民235人次,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助力全區農業增效。

  隨著科技力量的不斷投入,馬鈴薯產業發展“羽翼”漸豐。

  近年來,湟中區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有效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帶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筑牢馬鈴薯產業發展根基。

  先后引進青薯2號、9號、10號、通薯1號、隴薯6號、甘農薯9號、閩薯1號等新品種進行示范,為高產優質的馬鈴薯推廣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同時,引進黑白相間雙色地膜、水肥一體化、根基追肥施肥器等新設備、新材料用于馬鈴薯生產,累計示范推廣面積達1.507萬畝。2023年,重點打造馬鈴薯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2.5萬畝。推廣脫毒青薯9號、2號等馬鈴薯新品種,通過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示范區新增糧食總產1445萬公斤。

  注冊“圣域”商標區域公用品牌,及“云谷紅”“隆口”“深眼窩”“莊稼漢”“壯指頭”等企業商標;20萬畝馬鈴薯生產基地被批準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部實現馬鈴薯綠色生產;湟中區云谷川馬鈴薯基地入選第二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名單,經營主體隨之壯大,帶動全區馬鈴薯外銷到甘肅、寧夏、云南、貴州、內蒙古等省區,鮮薯銷售量約15萬噸、實現產值達3億元。

推薦閱讀
陳剛赴民和縣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基層干部
吳曉軍調研工業企業運行情況
青海16人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推薦人選公示名單
青海西寧:社火巡游期間56條公交線路臨時繞行調整
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擬命名名單
關于青海省人才工作“伯樂獎”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西寧社火”刷屏了!
青海貴德第三屆舞龍舞獅大會開幕
24H熱點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搶抓機遇促發展 走在前作...
青海海南州:春節期間游客和收入雙增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黃河臂彎里的希望田野—...
【經濟聚焦】高水平開放的背后……
青海湟中:科技成就“薯”產業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青海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產...
月月有活動 周周有招聘 今年全省公共就業服務馬力全開
春節假期青海高速公路總交通量超252萬輛
創歷史新高!春節假期1.32萬人游青海湖
青海省民營經濟發展總體回升向好
熱點圖片
社火
社火
春天里的“牛”故事
春天里的“牛”故事
用涓涓細愛詮釋孝心良善——記孝老愛親“青海好人”周彥忠、王小莉
用涓涓細愛詮釋孝心...
【新春走基層】社火巡演燃爆西寧
【新春走基層】社火...
【新春走基層】青海貴德第三屆舞龍舞獅大會開幕
【新春走基層】青海...
青海西寧:發揮黨建“牽引力” 激發振興“源動力”
青海西寧:發揮黨建...
大風中,有這樣一群人——青海省茫崖市全力救助因沙塵暴滯留人員紀實
大風中,有這樣一群...
“西寧社火”刷屏了!
“西寧社火”刷屏了!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湟中:科技成就“薯”產業

青海日報
2024-02-21 08: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湟中:科技成就“薯”產業

青海日報
2024-02-21 08: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湟中:科技成就“薯”產業

  • 2024-02-21 08:18:32
  • 來源:青海日報
馬鈴薯試驗田。譚梅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一顆土豆的成長需要經歷很多階段,其中,播種前的品種選擇尤為重要。

  “在農業領域,培育的品種好不好,農民說了算。”“青薯9號”是青海大學馬鈴薯團隊培育的優良品種,2023年以全國推廣面積604萬畝(1畝≈0.0667)的優異成績榮登馬鈴薯全國推廣面積榜首,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據了解,截至目前,西寧市湟中區已有馬鈴薯種植合作社近200家,種植面積在5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就有15家,2023年湟中區種植馬鈴薯12萬畝,其中“青薯9號”種植面積占一半。

  良田遇良種,農民得實惠。“以前我們家15畝地中,只有一兩畝是洋芋(馬鈴薯),現如今,其中的10畝地流轉給合作社統一種紅皮洋芋,高產且銷路好得很!剩余的幾畝地除了種些供自家吃的糧油作物外,也全都種了洋芋,秋收后一部分存到地窖自己吃,多出來的收給合作社,又可以增加收入。”說起連片種植“紅皮洋芋”的好處,湟中區李家山鄉王家堡村村民張秀菊深有體會。

  張秀菊口中的“紅皮洋芋”就是“青薯9號”,也被譽為“金蛋蛋”。青海獨特的冷涼氣候,以及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為“青薯9號”提供了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其“抗旱、抗病、高產”的特點深受廣大農民喜愛。

  在青海,人們習慣稱馬鈴薯為洋芋。“洋芋開花賽牡丹”,這樣的農家諺語其實飽含著農人對馬鈴薯的偏愛,小小洋芋讓廣大群眾增收致富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我去年從卡岳村新租了100畝地種植馬鈴薯,種植用的是雙色膜,兩邊是黑地膜,防止雜草生長,中間的白地膜吸收陽光比較好,有助于土豆芽出苗。”湟中農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財興致勃勃地跟記者聊起自己的致富經,有了土地和種子,他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農閑時還去參加各種培訓,回來再傳授給村民,運用到田地間。

  “湟中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我們合作社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每一次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指導,我都會積極參加,認真聽講。我們種的馬鈴薯品質好、口感好,銷路根本不用愁。”趙財告訴記者。

馬鈴薯播種覆膜。胡建焜 攝

  跟著趙財,合作社里的村民都漸漸成了“土專家”。“以前不太懂種植,一年的下地量是多少也不知道,現在以科學依據為準,對于病蟲害的治理,我們也是依靠科學。”合作社成員乜來說。

  科學種植的背后是當地農業技術人員不斷地深耕投入。近年來,湟中區積極探索“專業技術人員+鄉鎮+經營主體”的服務新途徑,按照以點帶線、以線促面,集中調度與定點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委派37名專業技術人員深入12個鄉鎮,不間斷地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幫助種植戶及時發現并解決產業發展中可能存在的病蟲害、管理隱患及遇到的個性化、集中性問題,為農業生產“把脈開方”。

  同時,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舉辦馬鈴薯特色產業技術培訓專班5期、受訓農民235人次,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助力全區農業增效。

  隨著科技力量的不斷投入,馬鈴薯產業發展“羽翼”漸豐。

  近年來,湟中區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有效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帶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筑牢馬鈴薯產業發展根基。

  先后引進青薯2號、9號、10號、通薯1號、隴薯6號、甘農薯9號、閩薯1號等新品種進行示范,為高產優質的馬鈴薯推廣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同時,引進黑白相間雙色地膜、水肥一體化、根基追肥施肥器等新設備、新材料用于馬鈴薯生產,累計示范推廣面積達1.507萬畝。2023年,重點打造馬鈴薯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2.5萬畝。推廣脫毒青薯9號、2號等馬鈴薯新品種,通過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示范區新增糧食總產1445萬公斤。

  注冊“圣域”商標區域公用品牌,及“云谷紅”“隆口”“深眼窩”“莊稼漢”“壯指頭”等企業商標;20萬畝馬鈴薯生產基地被批準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部實現馬鈴薯綠色生產;湟中區云谷川馬鈴薯基地入選第二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名單,經營主體隨之壯大,帶動全區馬鈴薯外銷到甘肅、寧夏、云南、貴州、內蒙古等省區,鮮薯銷售量約15萬噸、實現產值達3億元。

作者 譚梅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www.中文字幕|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中文www官网|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天堂中文www官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