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春天里的“牛”故事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公保安加 馬芝芬
發布時間:2024-02-20 06:54:45
編輯:何繼紅
獸醫正在記錄小牛犢的身體數據。公保安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這個春節,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多哇鎮東維村因為一頭牛犢的出生而在當地“火”了起來。就在去年臘月底,東維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飼養的牦牛產下了第一頭人工授精的娟姍犏牛,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小鎮的人們紛紛趕來看這頭不同尋常的牛犢。

  春節前記者驅車來到東維村,看到通往畜棚的村道上車來車往,而在牛圈門口,前來“圍觀”牛犢的牧民伸著脖子往里瞧。

  牛圈那頭,東維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才讓三智正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娟姍犏牛,讓同仁市畜牧獸醫站的獸醫記錄小牛犢的身體數據,得知小牛犢身體狀況良好,才讓三智略顯粗糙的臉上露出燦爛笑容:“從夏天合作社的牦牛人工授精成功受孕開始,我就天天盼著它出生,這頭娟姍犏牛是頭母牛,體重有16公斤,體長66公分,身高54公分,非常健壯。”

  通過才讓三智的介紹,記者了解到這頭牛的“來歷”。2022年,同仁市畜牧獸醫站的技術專家來到合作社,提出了牦牛人工授精的想法。這一大膽做法讓傳統、保守的當地牧民不禁大吃一驚,有的老人甚至認為這是破壞自然規律,不同意牦牛人工授精。但作為返鄉創業的“90后”大學生,才讓三智對牦牛人工授精產生了濃厚興趣。

  在同仁市畜牧獸醫站專家幫助下摸清合作社畜群結構、適配牛數、設施化程度和區域范圍等基本情況后,才讓三智一個個說服合作社理事,配合獸醫站工作人員完成了牛群組織、分群補飼等前期工作。

  “過去由于缺乏良種選育知識,游牧民基本上各自為營粗放散養,導致牦牛普遍近親繁殖,體型瘦弱,死亡率高。”同仁市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同仁市借鑒四川省紅原縣發展娟姍牛的養殖經驗,實施“3545”萬頭犏牛建設工程,引進娟姍牛、開展人工授精繁育犏牛,為提升全市犏牛基數,做強萬頭犏牛產業,聚力打造“中國犏牛之鄉”品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同仁市已經完成48個犏牛繁育養殖基地(合作社)牦牛人工授精1142頭,培養專業技術骨干28名。

  京德才讓是同仁市認定的牦牛人工授精28名專業技術人員之一,說起娟姍犏牛,他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牦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以來,他參加了市里組織的多次技術培訓,還赴甘肅、四川、山東、河南等地考察學習,通過技術實操,掌握了藥物注射、消毒、輸精、復配等技術要領,成了“土專家”,合作社娟姍犏牛的繁殖率、成活率都有所提高。

  “我們篩選進口娟姍牛作為父本,與同仁當地母牦牛進行種間雜交,結合常規育種技術、合理選配和科學飼養管理手段,開展良種娟姍犏牛繁育。”同仁市畜牧獸醫站副站長李加斗拉介紹,這樣一整套工作開展下來,就可以提高犏牛品種質量,同時提高全市犏牛的個體生產性能和群體生產效益。

  李加斗拉說,比起傳統犏牛,娟姍犏雌牛體型大,產奶量也是牦牛的兩倍多。通常情況下,牦牛日產奶量1.5公斤,娟姍犏雌牛日產奶量5公斤。

  “我們東維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犏牛基地+牧戶’模式,采用夏秋放牧、冬春補飼的養殖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說起合作社的發展,才讓三智自豪地掰著手指介紹,2021年合作社“吒奔善”良種牦牛商標注冊成功;2022年村集體產業收益達44萬元,分紅30萬元;2023年,同仁市撥付146萬元用于打造東維村犏牛養殖基地,在合作社實施“同仁市牦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項目”,篩選了163頭母牦牛,用娟姍牛凍精開展人工授精,進行種間雜交,預計年度產活娟犏牛150頭,不久的將來會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如今,東維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理事們將保證娟姍犏牛繁殖成活率作為頭等大事,每天一早,就有社員到合作社為待產牦牛準備飼草。不僅如此,市獸醫站還為每一頭牛犢編了身份牌,定期由獸醫給牛犢做體檢。“最近幾天我有的忙了,合作社的牦牛會陸續產犢,到時候來我們合作社看犏牛犢的人只會多不會少。”京德才讓打趣道。

  談起合作社的未來,才讓三智信心滿滿:“新的一年里,合作社打算增加人工授精牦牛數量,推動娟姍犏牛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鮮奶、奶制品、犢牛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更好地帶動群眾增收。”

推薦閱讀
陳剛赴民和縣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基層干部
吳曉軍調研工業企業運行情況
青海西寧:社火巡游期間56條公交線路臨時繞行調整
青海:春節消費市場火爆
關于青海省人才工作“伯樂獎”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凈網青海·2024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啟動
285億元新型顯示產業園項目落地西寧
春節期間西寧市消費市場供需兩旺
24H熱點
吳曉軍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重點項目推進會...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論學習貫徹全省兩會精神
遭遇寒潮!我省氣溫上演“高臺跳水”
注意!因大風沙塵天氣 青海省內數十條道路受影響
春節期間西寧市消費市場供需兩旺
285億元新型顯示產業園項目落地西寧
2月19日,西寧優秀社火集中巡游激情開演
青海湟中小“美猴王”今天又要出山了
今年西寧沙塵天氣為何提前到來
西寧至烏魯木齊再加開臨客列車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青海改革進行時】給地方性法規做“體檢”——《青海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評估工作規范》背后的故事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青海:消費紅紅火火 數據一路看漲
青海:消費紅紅火火 ...
【生態觀察】守護“地球之腎”
【生態觀察】守護“...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擁雪山入懷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
【新春走基層·奮進新征程】新年開跑 奮力前行——龍年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見聞
【新春走基層·奮進新...
青海湟中小“美猴王”今天又要出山了
青海湟中小“美猴王...
【新春走基層】返程小高峰 一路暖融融
【新春走基層】返程...
18載堅守詮釋醫者仁心——記2023年“青海好人”更確木蘭
18載堅守詮釋醫者仁...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春天里的“牛”故事

青海日報
2024-02-20 06:5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春天里的“牛”故事

青海日報
2024-02-20 06:5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
春天里的“牛”故事

  • 2024-02-20 06:54:45
  • 來源:青海日報
獸醫正在記錄小牛犢的身體數據。公保安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這個春節,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多哇鎮東維村因為一頭牛犢的出生而在當地“火”了起來。就在去年臘月底,東維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飼養的牦牛產下了第一頭人工授精的娟姍犏牛,這一消息不脛而走,小鎮的人們紛紛趕來看這頭不同尋常的牛犢。

  春節前記者驅車來到東維村,看到通往畜棚的村道上車來車往,而在牛圈門口,前來“圍觀”牛犢的牧民伸著脖子往里瞧。

  牛圈那頭,東維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才讓三智正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娟姍犏牛,讓同仁市畜牧獸醫站的獸醫記錄小牛犢的身體數據,得知小牛犢身體狀況良好,才讓三智略顯粗糙的臉上露出燦爛笑容:“從夏天合作社的牦牛人工授精成功受孕開始,我就天天盼著它出生,這頭娟姍犏牛是頭母牛,體重有16公斤,體長66公分,身高54公分,非常健壯。”

  通過才讓三智的介紹,記者了解到這頭牛的“來歷”。2022年,同仁市畜牧獸醫站的技術專家來到合作社,提出了牦牛人工授精的想法。這一大膽做法讓傳統、保守的當地牧民不禁大吃一驚,有的老人甚至認為這是破壞自然規律,不同意牦牛人工授精。但作為返鄉創業的“90后”大學生,才讓三智對牦牛人工授精產生了濃厚興趣。

  在同仁市畜牧獸醫站專家幫助下摸清合作社畜群結構、適配牛數、設施化程度和區域范圍等基本情況后,才讓三智一個個說服合作社理事,配合獸醫站工作人員完成了牛群組織、分群補飼等前期工作。

  “過去由于缺乏良種選育知識,游牧民基本上各自為營粗放散養,導致牦牛普遍近親繁殖,體型瘦弱,死亡率高。”同仁市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同仁市借鑒四川省紅原縣發展娟姍牛的養殖經驗,實施“3545”萬頭犏牛建設工程,引進娟姍牛、開展人工授精繁育犏牛,為提升全市犏牛基數,做強萬頭犏牛產業,聚力打造“中國犏牛之鄉”品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同仁市已經完成48個犏牛繁育養殖基地(合作社)牦牛人工授精1142頭,培養專業技術骨干28名。

  京德才讓是同仁市認定的牦牛人工授精28名專業技術人員之一,說起娟姍犏牛,他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牦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以來,他參加了市里組織的多次技術培訓,還赴甘肅、四川、山東、河南等地考察學習,通過技術實操,掌握了藥物注射、消毒、輸精、復配等技術要領,成了“土專家”,合作社娟姍犏牛的繁殖率、成活率都有所提高。

  “我們篩選進口娟姍牛作為父本,與同仁當地母牦牛進行種間雜交,結合常規育種技術、合理選配和科學飼養管理手段,開展良種娟姍犏牛繁育。”同仁市畜牧獸醫站副站長李加斗拉介紹,這樣一整套工作開展下來,就可以提高犏牛品種質量,同時提高全市犏牛的個體生產性能和群體生產效益。

  李加斗拉說,比起傳統犏牛,娟姍犏雌牛體型大,產奶量也是牦牛的兩倍多。通常情況下,牦牛日產奶量1.5公斤,娟姍犏雌牛日產奶量5公斤。

  “我們東維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犏牛基地+牧戶’模式,采用夏秋放牧、冬春補飼的養殖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說起合作社的發展,才讓三智自豪地掰著手指介紹,2021年合作社“吒奔善”良種牦牛商標注冊成功;2022年村集體產業收益達44萬元,分紅30萬元;2023年,同仁市撥付146萬元用于打造東維村犏牛養殖基地,在合作社實施“同仁市牦牛人工授精技術推廣項目”,篩選了163頭母牦牛,用娟姍牛凍精開展人工授精,進行種間雜交,預計年度產活娟犏牛150頭,不久的將來會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如今,東維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理事們將保證娟姍犏牛繁殖成活率作為頭等大事,每天一早,就有社員到合作社為待產牦牛準備飼草。不僅如此,市獸醫站還為每一頭牛犢編了身份牌,定期由獸醫給牛犢做體檢。“最近幾天我有的忙了,合作社的牦牛會陸續產犢,到時候來我們合作社看犏牛犢的人只會多不會少。”京德才讓打趣道。

  談起合作社的未來,才讓三智信心滿滿:“新的一年里,合作社打算增加人工授精牦牛數量,推動娟姍犏牛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鮮奶、奶制品、犢牛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更好地帶動群眾增收。”

作者 公保安加 馬芝芬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五月婷婷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