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近日從西寧海關獲悉,西寧海關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推動青海外貿穩定發展,去年,我省傳統農食產品出口持續增長。
2023年,西寧海關主動對接光伏鋰電新材料龍頭企業,“一對一”服務保障阿特斯多晶硅進口、中復神鷹碳纖維出口。針對部分青海貨物由省外企業采購進出口情況,協同多部門推動60余家企業恢復進出口。依托“關長送政策上門”“海關三進”(進政府、企業、農牧區)常態化助企暖企,實打實解決企業困難,運用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原產地規則幫助企業降低外貿成本。
同時,將青海特色產業、優勢行業作為發力點,推動優勢產業外貿上臺階,助力太陽能組件、鋰電池等外貿“新三樣”產品出海,新能源產品出口值同比增長兩倍。鞏固傳統優勢產品出口份額,加強政策和技術指導,純堿、鋁材、磷酸鐵鋰等出口同比大幅增長42.5%、37.7%和37.5%,冬蟲夏草、凍鱒魚、枸杞等傳統農食產品出口持續增長。2023年,西寧關區新增17家供港澳蔬菜備案種植基地,3家出口蔬菜備案種植基地,共出口供港澳蔬菜133批共521.5噸,貨值近400萬元。
依托沿黃海關協作機制推動青海“鐵海聯運”班列實現首發,采取“區港聯動”模式,1080噸PVC顆粒從西寧綜保區直達青島港。加強與交通、危險品等行業主管部門協作,支持青海新能源企業實現大于35KG大型動力鋰電池的國內首次直接空運出口。
西寧海關聚焦青海小微企業市場開拓能力不足、物流保障能力弱、通關流程不熟悉等難點堵點,助力建設完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降成本、提效能。以外貿新興業態為抓手,助力建設青海首家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一體化”服務。助力首個面向各類型外貿業態及省內所有進出口企業的綜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打通國際貿易全鏈條,引入珠三角有實力的綜合服務企業,提升青海外貿服務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