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老板,這是我的積分卡,一部分錢就用積分卡。”2023年12月22日,在西寧市城西區西山一巷順田食品商店中,家住園樹巷10號的樊均英從口袋中掏出一張紙幣大小的積分卡遞給老板。
這張卡叫志愿者積分愛心卡,參加志愿服務,每次給予5積分,10積分可兌換一張價值10元的愛心卡,愛心卡可以在轄區超市、花店、開鎖店、洗衣店等消費。
“五年前退休,我就報名參加了社區的志愿者,現在是一名‘紅袖標’,也是一名網格員,我的工作職責就是節假日及重要時間節點在小區內巡邏,查看小區的衛生、安全,隨時關注小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鄰里矛盾糾紛等,每次參加完志愿者服務后社區工作人員就會給志愿者積分。”樊均英娓娓道來。
稱歆超市門口的井蓋破損了、6號樓地面漏水……每一個積分的背后都是一件件民生小事的順利解決,是一位位志愿者參與市域治理的見證。“以前積分只能兌換固定商品,現在能理發、洗衣服、買鮮花,還有家政服務,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區為我們志愿者考慮得太周到了,作為一名‘紅袖標’我也想多出一份力。”樊均英笑著說。
“‘紅袖標’隊伍是轄區的‘千里眼’‘順風耳’。巡邏中發現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問題后,及時聯系社區、先期處置,將各類不穩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狀態。”西寧市古城臺街道昆侖路東社區黨委書記剛江河如是說,“‘紅袖標’隊伍的組建,有效補充了轄區治安巡防力量,通過防控體系與民‘共建’,社會治安與民‘共治’,平安和諧與民‘共享’,推動平安社區新格局,而志愿服務積分兌換等方式有效激發了居民參與熱情。”
西寧市城西區積極探索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充分發揮居民群眾自治,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三年行動”為契機,以“先鋒西區”區級黨建品牌為主線,積極推行“幸福快車”黨建聯盟、“紅色物業聯盟”等工作載體,構建黨建引領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格局。
“今天早晨給你發的信息看到了嗎?你們公司通過驗收,被定為‘紅色物業’示范點。”還沒走進西寧峰景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屈青汕辦公室的門,剛江河就迫不及待地高聲問到。
12月21日西寧市公布“紅色物業”示范點名單,王府花園西寧峰景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西寧市深入開展“紅色物業”創建工作,搭建物業組織新體系、打造物業管理新模式,著力推進黨的建設、物業服務管理和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有效提升了社區物業服務水平。
剛江河說:“王府花園小區也是昆侖路東社區打造平安社區邁出的第一步。”王府花園建成于2003年,因建成年限較長,小區所屬樓棟隱蔽消防管網出現滲漏現象,加之自動消防設施線路老化,導致消防設施無法聯動。
“消防安全涉及小區1077戶居民的安全。我們7月召開聯席會議,由消防、應急、建設局、市監局、社區等部門參加,共同制定消防整改項目,同時申請了房屋維修基金。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屈青汕說。
在峰景園物業經理屈青汕看來“紅色物業”最大的責任就是把群眾的工作做得更加細致、更加周全、更具溫度,通過解決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搭建起物業、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橋梁。
政治引領、法治固本、德治潤心、自治強基、智治效能。2023年以來,城西區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五治”融合作用,以“共建共治共享”謀篇布局,綜合施策,持續深化符合時代特點、西區特色的社會治理路徑,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西區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