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起“錢袋子” 讓人人有奔頭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這幾年,我們以新村建設為契機,將現有資源集中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推動集體產業從零散到統一公司化運營轉變,村集體經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我們要繼續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火起來,真正讓群眾感受到鄉村振興有發展、共同富裕有奔頭。

實現共同富裕的夢想即將變成現實
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是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下紅莊村通過早夜市規范化運營,現在每年可以為村里增收純利潤30余萬元,村民的口袋也一年比一年鼓了。我們還要聯合柳灣村,利用村集體資金發展實體經濟的項目“河湟客棧”,預計2024年全村的實體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能增加60萬元左右,實現共同富裕的夢想即將變成現實。

齊心協力蹚出共同富裕新路徑
過去的一年,團結村通過政策扶持、入股分紅、購置商鋪、資源租賃等形式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增長了20%。同時,村里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休閑體驗農業、康養度假產業,全體村民共享集體經濟發展的紅利。2024年,我們將繼續探尋共同富裕之路,最終實現村集體和群眾雙受益。

在增收致富上凝聚合力貢獻力量
作為一名基層的干部,我將繼續堅持“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要求,發揮鄉鎮干部“橋梁紐帶”和駐村工作隊“主力軍”作用,認真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緊盯群眾增收,發揮好產業項目“聯農帶農”機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好,在增收致富上凝聚合力、貢獻力量。

在實干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作為一名扎根牧區的民營企業家,我一直著眼高原生態治理變廢為寶,立足廣大農村牧區,做好做強有機肥加工產業,以入股、共同經營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今后,我將繼續本著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目標,以產業集約化、高效化發展,為廣大農牧民拓展家門口就業渠道,在實干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深化聯農帶農 提高生活品質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傳統農耕優勢,深度挖掘土地價值,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今后,除了繼續發揮鄉村旅游的資源優勢,還將著重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通過產業布局優化、本土人才培養、產業鏈條延伸,讓廣大農民成為“本土專家”和“行家里手”,以更高收入水平提高生活品質。
魏爽 宋明慧 整理;魏爽 王湘琳 吳占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