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016年,南京市棲霞區與西寧市湟中區建立幫扶關系。自此,棲霞區聚焦“湟中所需”,發揮“棲霞所能”,通過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攜手湟中區積極共筑乳業鏈,再續“山海情”,為湟中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在湟中區土門關鄉互邦乳業車間,來自棲霞區農業農村局的專業技術人員張天平正在查看剛剛檢驗出來的技術數據。“在來湟中之前,其實我就已經與互邦乳業有了聯系,了解到了企業發展思路比較局限,沒有核心技術,產品太過單一等發展中存在的短板。互邦也多次邀請我來湟中做技術指導。這次通過東西部協作指揮部協調派遣來到湟中,我還帶來了自己的專利技術,希望能夠幫助企業研發出屬于自己的核心產品。”張天平告訴記者。
2023年8月,張天平帶著他的專利技術——納米級膳食纖維處理技術和其他一些新技術來到了互邦。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互邦也在作著努力,希望能有自己的核心產品。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通過政府協調,我們得到了南京棲霞相關技術專家的大力支持,一開始,我們準備研發凍干酸奶粉和低常溫酸奶。”互邦乳業總經理劉衛華說。
張天平來到互邦后,和公司技術人員一起了解市場需求、整理數據,通過多次實驗,得出了互邦不適合做凍干酸奶粉的結論。“互邦不適合做凍干酸奶粉是因為項目要求的技術含量比較高,成本較高,市場性價比低。后來,我們通過反復實驗,決定研發凍干酸奶和代餐酸奶。實驗樣品于2023年9月第一次被送到上海做凍干工藝,效果不錯。”張天平介紹。
張天平不僅帶來了凍干技術,還將他的專利技術運用到了新品研發中。目前,幾項新產品基本完成,正在做上線籌備工作,而以“互邦”為品牌的低常溫牛奶、酸奶等產品已銷售至省內各州縣及北京、浙江等地區,并獲得消費者一致好評。
研發新的乳制產品,拓展新的市場,奶源是關鍵。為了打出高原品牌,互邦乳業曾向外地多家企業尋求合作,但都由于奶源和成本的原因,以失敗告終。
“現實中,乳制品企業往往面臨這樣一個難題,就是當你有足夠奶源的時候,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達不到,所以產品沒有市場,而等這些達到了,現有的奶源又不夠了。2021年,湟中區委區政府在西堡鎮建了牛場,我們就有了非常好的契機,奶源在湟中區,加工也在湟中區,產品質量穩定,口感等各方面都能夠保證,尤其是新鮮度。”劉衛華說,目前,西堡生態奶牛養殖基地已成為青海省投資體量最大的東西部協作產業項目和全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單體奶牛養殖項目。
湟中區西堡鎮黨委書記商志剛介紹:“西堡鎮生態奶牛養殖項目的建設,能夠解決互邦公司鮮奶產能不足和產品品種單一的問題,從而助力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打通了奶牛養殖的上下游產業鏈,還鎖定了項目收益,有效保障了聯農帶農成效,通過利益捆綁實現了雙贏。”
近年來,通過政府搭臺、專家助力、人才引領,西堡生態奶牛養殖基地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湟中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徐寧表示,要從國內乳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引入先進技術手段,打造省內最先進的乳牛養殖場。下一步,東西部協作雙方將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在西堡養殖基地成立“江蘇奶業產業研究院湟中分院”,力求在產業協作上實現新突破,在鄉村振興上創造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