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迎接全省兩會】
繪就高原大地和美善治新畫卷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田得乾
發布時間:2024-01-18 07:27:50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安全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也是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2023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的美好向往作為努力的目標,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糾紛,不斷加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續推進文明和諧良好社會風尚營造,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為實現人民生活安寧、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強保障。

  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糾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沒想到事情這么快就解決了,瓜真切,瓜真切!”2023年12月18日,經過青海省天峻縣人民法院“上門”調解,困擾拉某的鬧心事徹底煙消云散。

  拉某與更某系鄰居,因多年前更某未按草場劃分圖安裝網圍欄,導致拉某部分草場被更某侵占,由此兩家糾紛不斷,愈演愈烈。在村委會多次調解無果后,拉某聯系到天峻法院駐木里鎮法官工作室請求調解。

  由于當事人身處牧區腹地,交通不便且家中牲畜無人照看,矛盾糾紛一直擱置不前。針對這種情況,天峻法院深入踐行“抬起衙門就群眾”的司法服務理念,把法庭“搬”到牧民家門口,耐心了解基本情況逐漸贏得雙方當事人的信賴,再經過實地查驗,明確草場界限,并詳細向雙方當事人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和解協議,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為群眾服務。省委政法委供圖

  “我們通過創新能動司法新路徑,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訴源治理和糾紛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及時將矛盾消滅于萌芽狀態,化解在當地,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司法關懷與溫暖。”青海省天峻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南夸尖參說,這也是人民法院踐行司法便民、利民理念,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的生動實踐。

  為進一步凝聚合力,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各地各部門積極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設,在全省范圍內統籌推進“五中心”資源整合、職能融合及規范化建設運行。各級中心運行以來,通過為群眾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訴訟服務,有效發揮了在調解矛盾糾紛、為民服務中的積極作用。

  省委政法委有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各地各部門按照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目標要求,持續深入推進“楓橋經驗”青海實踐,組織各地深入分析研判、總結規律特點,圍繞家庭婚戀、土地鄰里、經濟債務等矛盾糾紛,深入開展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真正實現了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達日縣人民檢察院與縣司法局召開達日縣“檢調對接”專題培訓會。省人民檢察院供圖

  不斷加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社會治理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截至目前,全省共創建國家級法治縣(市、區)13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68個,創建省級法治縣(市、區)12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59個,廣泛開展今冬明春專項普法宣傳教育萬余場次,受教育群眾300余萬人次。”1月8日,青海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麻昌俊告訴記者。

  圍繞加快推進城鎮社會治理現代化,省司法廳抓實落細守法普法領域各項工作,重點突出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和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常態化開展“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系列活動,加強法律明白人培養,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扎實推進全省社會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為努力營造社會治理良好法治環境,全省司法部門在深化“法律九進”基礎上,通過開展“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抓實重點對象普法,使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青少年普法宣傳基本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格局。

  聚焦社會治理法治化,深入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誠信守法企業”等創建活動,進一步強化法治宣傳教育在矛盾調處化解、疏導穩控、信訪接訪、公共法律服務、公正文明執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作用,采用多種普法模式,實現普法與基層社會治理一體化推進,并總結出一系列基層社會治理經驗。

  不斷健全調解組織網絡,以“楓橋經驗”本土化,推動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通過設立人民調解組織,聘請人民調解員,創建“楓橋式”五星級司法所,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堅持關口前移,積極開展化解矛盾糾紛專項行動。組織法律從業人員深入社區農村,主動回應群眾期盼,提供法律服務,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3年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解答群眾各類法律咨詢2.5萬余人次,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集成發展,實現全省統一呼叫、集中服務、一體運行模式。”麻昌俊說,通過持續優化完善以12348青海法網為核心,集電腦端、移動端、智能終端為一體的網絡平臺服務功能,為群眾提供智能留言、語音、視頻等法律咨詢服務。

民和縣“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正在調解一起民間糾紛。省司法廳供圖

  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社會風氣,以和美善治新風尚為社會治理添活力

  以全省婚俗改革試點縣建設為契機,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關于農村紅白喜事標準的參照文件,持續開展“最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等優秀典型評選活動,帶動村民自覺踐行文明新風;

  指導19個市級文明實踐示范站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有序開展積分登記管理和商品兌換等各項工作,以愛心超市積分制管理為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

  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宣傳周”“‘兩彈一星’精神走進基層”等主題實踐活動,持續開展道德模范、“新時代好少年”等評選表彰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向善向上、孝老愛親、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從彩虹故鄉到省會城市、再到金銀灘草原,一派文明和諧、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正在逐漸形成。與此同時,一場人人共同參與,營造文明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的行動正在全省各地紛紛開展,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2023年以來,全省上下圍繞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從完善村規民約、強化正向激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治理品牌,努力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營造了和諧穩定、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省民政廳通過積極指導督促征集遴選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編印《全省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選編》,進一步引導各地修訂完善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抵制陳規陋習,凈化社會風氣。

  省農業農村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指導各地以愛心超市為載體,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搭建推動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平臺”,引導農牧民群眾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省委宣傳部持續推進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啟動“青海好人”選樹宣傳發布活動,組織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主題活動,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弘揚傳統美德、培育文明新風。

  社會治理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安危冷暖。各地各部門切實履行維護一方穩定、守護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紛紛出臺措施辦法,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扎實推進社會治理,一場激勵和帶動全社會揚正氣、促和諧、保穩定的春風吹遍高原大地,共同繪就了一幅和美善治的社會治理新畫卷。

以“案”話調解普法宣傳。省司法廳供圖

  【記者感言】以“三治”融合助力 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鄉基層治理模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也是社會治理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由于身處基層,所以他們對社會的安危冷暖和矛盾糾紛感受最直接、最敏感、最真切,對基層社會治理也最有發言權。因而,要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就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動和引導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把矛盾糾紛防范在基層、發現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才能不斷實現社會治理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法治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堅實基礎。不斷加強社會治理,還要堅持法治理念,樹立法治思維,弘揚法治精神,努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讓“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習慣,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同時,還要深入踐行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理念,全面推進嚴格公正司法,不斷提升審判工作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是社會治理的準繩,道德是滋潤人心的良藥。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德治已經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德治教化也是培育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重要方式。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在堅持依法治理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治理中持續融入德治力量,通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推進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等方式,進一步弘揚新風正氣,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向上的濃厚氛圍,促進社會和諧。

  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不僅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促公平,還要以德治揚正氣,引領人民群眾樹立法治信仰和道德自覺,促進社會更加文明和諧,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新時代 新青海 新征程】青海:讓文物“活起來”
青海不斷釋放文旅消費潛力 促文旅業高質量發展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十三號)
西寧市百名青年干部開展“雙看”活動
西寧50家優質企業力推特色產品“進港”
24H熱點
氣溫大跳水,未來5天西寧最高溫下降10℃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進行時·青海在行動】樂都...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召開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推動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態...
好消息!10家縣級工商聯獲全國“五好”認定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文旅融合韻味濃——走進...
省直機關工委開展“兩節”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
青海冰壺隊“十四冬”斬獲銀牌 實現青海冬運會歷史...
青海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實現“雙提升”
精準發力 財政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377億元...
熱點圖片
備戰春運動車組檢修忙
備戰春運動車組檢修忙
【迎接全省兩會】在高質量發展中樂享高品質生活
【迎接全省兩會】在...
青海,締結自然精粹的美麗家園
青海,締結自然精粹...
青海省實現植物新品種授權“零”突破
青海省實現植物新品...
“把服務和崗位送到受災群眾家門口”——民和抗震救災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見聞
“把服務和崗位送到...
青海海北:6大類41種名優產品亮相北京
青海海北:6大類41種...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青海,開啟一場傳統鋁業之“變”——西寧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一線觀察之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手工坊讓她們“織”夢成“金”
手工坊讓她們“織”...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迎接全省兩會】
繪就高原大地和美善治新畫卷

青海日報
2024-01-18 07:2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迎接全省兩會】
繪就高原大地和美善治新畫卷

青海日報
2024-01-18 07:2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迎接全省兩會】
繪就高原大地和美善治新畫卷

  • 2024-01-18 07:27:50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安全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也是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2023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的美好向往作為努力的目標,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糾紛,不斷加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續推進文明和諧良好社會風尚營造,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為實現人民生活安寧、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強保障。

  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糾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沒想到事情這么快就解決了,瓜真切,瓜真切!”2023年12月18日,經過青海省天峻縣人民法院“上門”調解,困擾拉某的鬧心事徹底煙消云散。

  拉某與更某系鄰居,因多年前更某未按草場劃分圖安裝網圍欄,導致拉某部分草場被更某侵占,由此兩家糾紛不斷,愈演愈烈。在村委會多次調解無果后,拉某聯系到天峻法院駐木里鎮法官工作室請求調解。

  由于當事人身處牧區腹地,交通不便且家中牲畜無人照看,矛盾糾紛一直擱置不前。針對這種情況,天峻法院深入踐行“抬起衙門就群眾”的司法服務理念,把法庭“搬”到牧民家門口,耐心了解基本情況逐漸贏得雙方當事人的信賴,再經過實地查驗,明確草場界限,并詳細向雙方當事人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和解協議,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為群眾服務。省委政法委供圖

  “我們通過創新能動司法新路徑,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訴源治理和糾紛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及時將矛盾消滅于萌芽狀態,化解在當地,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司法關懷與溫暖。”青海省天峻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南夸尖參說,這也是人民法院踐行司法便民、利民理念,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的生動實踐。

  為進一步凝聚合力,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各地各部門積極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建設,在全省范圍內統籌推進“五中心”資源整合、職能融合及規范化建設運行。各級中心運行以來,通過為群眾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訴訟服務,有效發揮了在調解矛盾糾紛、為民服務中的積極作用。

  省委政法委有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各地各部門按照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目標要求,持續深入推進“楓橋經驗”青海實踐,組織各地深入分析研判、總結規律特點,圍繞家庭婚戀、土地鄰里、經濟債務等矛盾糾紛,深入開展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真正實現了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達日縣人民檢察院與縣司法局召開達日縣“檢調對接”專題培訓會。省人民檢察院供圖

  不斷加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社會治理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截至目前,全省共創建國家級法治縣(市、區)13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68個,創建省級法治縣(市、區)12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59個,廣泛開展今冬明春專項普法宣傳教育萬余場次,受教育群眾300余萬人次。”1月8日,青海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麻昌俊告訴記者。

  圍繞加快推進城鎮社會治理現代化,省司法廳抓實落細守法普法領域各項工作,重點突出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和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常態化開展“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系列活動,加強法律明白人培養,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扎實推進全省社會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為努力營造社會治理良好法治環境,全省司法部門在深化“法律九進”基礎上,通過開展“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抓實重點對象普法,使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青少年普法宣傳基本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格局。

  聚焦社會治理法治化,深入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誠信守法企業”等創建活動,進一步強化法治宣傳教育在矛盾調處化解、疏導穩控、信訪接訪、公共法律服務、公正文明執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保障性作用,采用多種普法模式,實現普法與基層社會治理一體化推進,并總結出一系列基層社會治理經驗。

  不斷健全調解組織網絡,以“楓橋經驗”本土化,推動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通過設立人民調解組織,聘請人民調解員,創建“楓橋式”五星級司法所,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堅持關口前移,積極開展化解矛盾糾紛專項行動。組織法律從業人員深入社區農村,主動回應群眾期盼,提供法律服務,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3年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解答群眾各類法律咨詢2.5萬余人次,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集成發展,實現全省統一呼叫、集中服務、一體運行模式。”麻昌俊說,通過持續優化完善以12348青海法網為核心,集電腦端、移動端、智能終端為一體的網絡平臺服務功能,為群眾提供智能留言、語音、視頻等法律咨詢服務。

民和縣“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正在調解一起民間糾紛。省司法廳供圖

  努力營造文明和諧社會風氣,以和美善治新風尚為社會治理添活力

  以全省婚俗改革試點縣建設為契機,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關于農村紅白喜事標準的參照文件,持續開展“最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等優秀典型評選活動,帶動村民自覺踐行文明新風;

  指導19個市級文明實踐示范站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有序開展積分登記管理和商品兌換等各項工作,以愛心超市積分制管理為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

  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宣傳周”“‘兩彈一星’精神走進基層”等主題實踐活動,持續開展道德模范、“新時代好少年”等評選表彰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向善向上、孝老愛親、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從彩虹故鄉到省會城市、再到金銀灘草原,一派文明和諧、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正在逐漸形成。與此同時,一場人人共同參與,營造文明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的行動正在全省各地紛紛開展,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2023年以來,全省上下圍繞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從完善村規民約、強化正向激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治理品牌,努力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營造了和諧穩定、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省民政廳通過積極指導督促征集遴選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編印《全省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選編》,進一步引導各地修訂完善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抵制陳規陋習,凈化社會風氣。

  省農業農村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文件,指導各地以愛心超市為載體,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搭建推動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平臺”,引導農牧民群眾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省委宣傳部持續推進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啟動“青海好人”選樹宣傳發布活動,組織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主題活動,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弘揚傳統美德、培育文明新風。

  社會治理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安危冷暖。各地各部門切實履行維護一方穩定、守護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紛紛出臺措施辦法,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扎實推進社會治理,一場激勵和帶動全社會揚正氣、促和諧、保穩定的春風吹遍高原大地,共同繪就了一幅和美善治的社會治理新畫卷。

以“案”話調解普法宣傳。省司法廳供圖

  【記者感言】以“三治”融合助力 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

  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鄉基層治理模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也是社會治理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由于身處基層,所以他們對社會的安危冷暖和矛盾糾紛感受最直接、最敏感、最真切,對基層社會治理也最有發言權。因而,要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就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動和引導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把矛盾糾紛防范在基層、發現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才能不斷實現社會治理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法治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堅實基礎。不斷加強社會治理,還要堅持法治理念,樹立法治思維,弘揚法治精神,努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讓“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習慣,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同時,還要深入踐行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理念,全面推進嚴格公正司法,不斷提升審判工作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是社會治理的準繩,道德是滋潤人心的良藥。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德治已經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德治教化也是培育社會治理內生動力的重要方式。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在堅持依法治理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治理中持續融入德治力量,通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推進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等方式,進一步弘揚新風正氣,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向上的濃厚氛圍,促進社會和諧。

  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不僅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促公平,還要以德治揚正氣,引領人民群眾樹立法治信仰和道德自覺,促進社會更加文明和諧,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作者 田得乾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无码专区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射|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bt|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最近2018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下载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