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日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確權登記中心主任祁海梅,為德令哈市拓鑫小區住戶送上了意義特別的新年禮物——一本本紅艷艷的不動產權證,自此,壓在拓鑫小區住戶心里多年的石頭終于落地了,手捧著剛剛領到的不動產權證,住戶高麗梅樂開了花。
1月12日,記者從海西州獲悉,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德令哈市自然資源局找準找實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工作落實的“堵點”和群眾關注的“焦點”,以實干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德令哈市拓鑫小區自2013年建成以來,因建設單位企業改制等原因,導致住戶一直無法按《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常流程開展轉移登記(即分戶不動產權證)。德令哈市自然資源局通過多方努力,為拓鑫小區解決了這一難題。
拓鑫小區住戶高麗梅說:“今天終于拿到了房產證,這個紅本本事關家人落戶、孩子升學等大事,房子有證才真正覺得心里踏實了。”
2023年以來,德令哈市自然資源局為解決群眾最關心、最關注和最期盼的不動產“辦證難”“登記難”問題,一批批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正分類推進、應化盡化。截至目前,完成了4個小區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化解工作,涉及房屋建筑面積總計190449.64平方米,共39棟樓,1815戶,從根本上保障了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
祁海梅說:“德令哈市自然資源局多策并舉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保障居住權在德令哈市順利落地,通過對現有登記系統改造,增加居住權登記模塊,開發居住權登記流程,反復開展業務測試,明確居住權受理申請要件,成功辦理并頒發德令哈市首張居住權登記證明,切實為特殊群體‘住有所居’提供堅實保障。”
德令哈市自然資源局創新制度機制,強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完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的各項業務功能,打通了與稅務、市監、銀保監、民政、公安、住建部門間的數據壁壘,開通綠色通道、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網上辦件等便民措施。同時,按照依法依規、民生優先的原則,把“開門辦事”變為“上門服務”,讓辦證從窗口延伸到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