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喜迎全省兩會】從300余只到3400余只
普氏原羚見證青海湖生態之變
作者:趙俊杰 祁宗珠 祁曉軍
發布時間:2024-01-15 07:43:00
編輯:張小千

  

  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祁曉軍 祁宗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美麗的青海湖畔,有一種羚角對稱、臀部呈白色桃心狀的羚羊,它就是一度比大熊貓還稀少的普氏原羚。最新監測顯示,普氏原羚種群由2007年的300余只增加到2023年的3400余只,17年間增加11倍。普氏原羚種群規模不斷壯大的背后,是青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種群不斷壯大

  清晨時分,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一束火紅的陽光灑向青海湖潔白的冰面。伴著初升的太陽,棲息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的普氏原羚迎來了新的一天。

  “吱、吱、吱……”一陣鳴叫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放眼望去,一只健壯的雄性普氏原羚昂著頭,飛快地跑向不遠處的雌性普氏原羚。看到飛奔而來的雄性普氏原羚,數十只雌性普氏原羚駐足凝望,靜觀即將發生的一幕。

  “眼前的這片草場是這只雄性普氏原羚的領地,它剛才向周邊的雌性普氏原羚發出求偶聲。”一旁的青海湖南岸保護站工作人員阿德仁說。

  公路沿線的普氏原羚。祁曉軍 祁宗珠 攝

  進入小寒節氣,天氣越來越冷。此時,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迎來交配的季節。這兩天,青海湖南岸保護站的巡護員加大巡護頻次和力度,讓普氏原羚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交配。

  看著眼前自由生活的普氏原羚,阿德仁想起小時候的事。阿德仁自小生活在青海湖畔,小時候,普氏原羚俗稱為“黃羊”,那時,湖畔的山坡以及湖東岸隨處可見覓食的普氏原羚,后來卻漸漸消失了。

  阿德仁眼前的普氏原羚,是7年前從青海湖北岸保護站整體遷移而來的。2015年以來,青海湖水位不斷上漲,水域面積持續增加,位于青海湖鳥島的青海湖北岸保護站的普氏原羚馴養繁育草場被湖水淹沒,已無法保證普氏原羚的救護和繁育需求。2017年12月,28只普氏原羚分兩批從湖北岸遷移到湖南岸的保護站。

  隨著這批普氏原羚的到來,以前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江西溝林場被納入它們的棲息地。青海湖南岸保護站面積也從兩個籃球場大小擴大為兩百多個足球場大小。自從成為普氏原羚新的棲息地后,原本的農場成了普氏原羚生活的家園。阿德仁說,遷移到農場的普氏原羚有專人守護,它們不愁吃喝,野狼、野狐、野狗等天敵很少危及它們的安全。

  這群普氏原羚的到來,讓阿德仁和同事們欣喜不已。“普氏原羚機敏、可愛,很讓人喜歡。這些年來,大伙一直守護著它們。”阿德仁說,讓人驚喜的是,2018年,一只普氏原羚產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這在以往是沒有監測記錄的。

  每年的交配季節,青海湖南岸保護站的巡護員王興軍和黃卓么杰也格外忙碌。王興軍說,現在保護站是由圍欄圈起來的幾百畝草場。每天早上到草場后,他們先檢查圍欄有無破損或被盜的痕跡,查看底部有沒有漏洞,或者有沒有其他野生動物闖進來,然后再清點普氏原羚的數量。到了中午,他們會去草場給飲水槽添水。

  2018年12只,2019年16只,2020年18只……在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青海湖南岸保護站救護繁育的普氏原羚種群越來越壯大。在王興軍看來,這樣大的改變得益于良好的保護,到2023年年底,南岸保護站救護繁育的普氏原羚達到90多只,創下新紀錄。

  青海湖北岸:首個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建成

  一路環湖繞行,到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小鎮時,一座造型獨特的“雙子塔”格外醒目,這便是新建的普氏原羚野外觀測基地的瞭望塔。

  登上瞭望塔,目之所及皆是枯黃色的草原。這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其間分布著大片沙棘灌木叢。從地圖上看,這里屬于哈爾蓋河沖積扇。一群群普氏原羚在草地和灌木叢中吃草、漫步、追逐。成片的灌木叢,有助于普氏原羚產崽或躲避天敵的追逐。

  求偶季的雄性普氏原羚很少進食,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追逐雌性普氏原羚。追逐者在草地上騰起一陣陣塵土,鼻子噴出的氣體,在冬日寒冷的清晨里凝成一股股白氣。

  瞭望塔下的一片草灘上,約二十只雌性普氏原羚正在悠閑地覓食。看到瞭望塔上移動的人影,它們慢悠悠地向遠處走去。

  轉身眺望另一側時,在315國道另一側的草地上,有很多普氏原羚。“它們正在吃投喂的牧草。”一旁的工作人員當增卓瑪說。

  透過長焦望遠鏡,能清晰地看到三十余只低頭吃牧草的普氏原羚。當增卓瑪說,到了冬春季,草木枯萎,普氏原羚填飽肚子要比夏秋季節花費更大的精力,縣林草部門會組織人員到普氏原羚的棲息地投放牧草,幫它們度過難熬的冬天。

  哈爾蓋草原,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是普氏原羚理想的、也是最大的種群棲息地。為了讓普氏原羚自由地生活在這片草原上,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剛察縣政府等多方合力修建了人工通道、飲水池,以及在315國道兩側設立醒目的標識牌等舉措,保護公路兩側的普氏原羚。

  繼續沿著315國道往東走,在公路一側的洼地里,數十只普氏原羚在低頭飲水,與過往車輛的距離僅隔十多米,顯然,它們已經習慣了眼前的生活。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普氏原羚保留野性,除了人工修建“生命通道”、飲水池外,他們會盡量減少人工干預,讓精靈們自由地生活,促使它們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普氏原羚是一種戀家的動物,活動區域相對固定,從這幾年哈爾蓋一帶的監測數據分析,普氏原羚數量穩中有增,說明哈爾蓋一帶的普氏原羚棲息地得到了較好保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為加強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普氏原羚野外種群恢復,開展好普氏原羚野外救護、保護監測、科普宣教工作,2021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投資750萬元,建成了860平方米的青海湖哈爾蓋保護站救護站點、兩座普氏原羚救護監測及防火瞭望塔等系列救護設施。首個集普氏原羚救護、科研、監測、社區宣教為一體的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也在青海湖北岸拔地而起。

  從最初的零散保護,到現在的一體化保護,如今的環青海湖地區,成了普氏原羚名副其實的生活家園、心靈家園。

凝望。祁曉軍 祁宗珠 攝

  相關鏈接

  普氏原羚曾是一種廣泛生活在中國北方及西北地區的高原野生物種,內蒙古高原、賀蘭山區、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一帶都有分布。二十世紀,很多地方的普氏原羚消失,目前,只有在環青海湖地區尚有分布。

  1999年,普氏原羚被中國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列為極危級動物。此后,普氏原羚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至2005年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5大工程之一。近3年來,普氏原羚種群數量穩定在3000只左右。

  2021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發現,普氏原羚在青海湖流域的剛察縣哈爾蓋鐵路、青海湖農場、鳥島區域、甘子河鐵路、共和縣元者村、湖東種羊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快爾瑪鄉、生格鄉等15個區域有分布。

  作為青海湖旗艦物種,普氏原羚家族的不斷壯大,與環湖周邊生態環境改善,以及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密不可分。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增長的背后,更離不開保護站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青海: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 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青海推出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
"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擬入選名單
青海青新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青海祁連:縣鄉鎮黨委政法委員隊伍建設剪影
西寧市舉行抗震救災綜合實戰演練
24H熱點
西寧市政府黨組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省委十四屆五次全...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非遺...
西寧: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拓展
青海省三位作家獲第十屆冰心散文獎
科技數據里的“西寧活力”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辦實事 解民憂】 ...
寒夜救援!3名游客登山被困,門源多部門緊急救援
省市場監管局抽查成品油企業161家337批次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玩冰樂雪熱嗨寒冬 ...
我省開出首張校外培訓行政處罰單
熱點圖片
花燈花海惹人醉
花燈花海惹人醉
【喜迎全省兩會】從300余只到3400余只 普氏原羚見證青海湖生態之變
【喜迎全省兩會】從3...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玩冰樂雪熱嗨寒冬 ——“大美青海冬春游”系列報道之五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
【迎接全省兩會·今日視點】 峰回路轉“謀”轉型 柳暗花明向“綠”行
【迎接全省兩會·今日...
寒夜救援!3名游客登山被困,門源多部門緊急救援
寒夜救援!3名游客登...
【回眸2023】把汗水灑在田野里
【回眸2023】把汗水...
【迎接全省兩會】青海,讓“綠色”更具價值
【迎接全省兩會】青...
【生態觀察】滿懷青綠 “三生共贏”繪新景
【生態觀察】滿懷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喜迎全省兩會】從300余只到3400余只
普氏原羚見證青海湖生態之變

西海都市報
2024-01-15 07:4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喜迎全省兩會】從300余只到3400余只
普氏原羚見證青海湖生態之變

西海都市報
2024-01-15 07:4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喜迎全省兩會】從300余只到3400余只
普氏原羚見證青海湖生態之變

  • 2024-01-15 07:43:0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祁曉軍 祁宗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美麗的青海湖畔,有一種羚角對稱、臀部呈白色桃心狀的羚羊,它就是一度比大熊貓還稀少的普氏原羚。最新監測顯示,普氏原羚種群由2007年的300余只增加到2023年的3400余只,17年間增加11倍。普氏原羚種群規模不斷壯大的背后,是青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種群不斷壯大

  清晨時分,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一束火紅的陽光灑向青海湖潔白的冰面。伴著初升的太陽,棲息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的普氏原羚迎來了新的一天。

  “吱、吱、吱……”一陣鳴叫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放眼望去,一只健壯的雄性普氏原羚昂著頭,飛快地跑向不遠處的雌性普氏原羚。看到飛奔而來的雄性普氏原羚,數十只雌性普氏原羚駐足凝望,靜觀即將發生的一幕。

  “眼前的這片草場是這只雄性普氏原羚的領地,它剛才向周邊的雌性普氏原羚發出求偶聲。”一旁的青海湖南岸保護站工作人員阿德仁說。

  公路沿線的普氏原羚。祁曉軍 祁宗珠 攝

  進入小寒節氣,天氣越來越冷。此時,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迎來交配的季節。這兩天,青海湖南岸保護站的巡護員加大巡護頻次和力度,讓普氏原羚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交配。

  看著眼前自由生活的普氏原羚,阿德仁想起小時候的事。阿德仁自小生活在青海湖畔,小時候,普氏原羚俗稱為“黃羊”,那時,湖畔的山坡以及湖東岸隨處可見覓食的普氏原羚,后來卻漸漸消失了。

  阿德仁眼前的普氏原羚,是7年前從青海湖北岸保護站整體遷移而來的。2015年以來,青海湖水位不斷上漲,水域面積持續增加,位于青海湖鳥島的青海湖北岸保護站的普氏原羚馴養繁育草場被湖水淹沒,已無法保證普氏原羚的救護和繁育需求。2017年12月,28只普氏原羚分兩批從湖北岸遷移到湖南岸的保護站。

  隨著這批普氏原羚的到來,以前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江西溝林場被納入它們的棲息地。青海湖南岸保護站面積也從兩個籃球場大小擴大為兩百多個足球場大小。自從成為普氏原羚新的棲息地后,原本的農場成了普氏原羚生活的家園。阿德仁說,遷移到農場的普氏原羚有專人守護,它們不愁吃喝,野狼、野狐、野狗等天敵很少危及它們的安全。

  這群普氏原羚的到來,讓阿德仁和同事們欣喜不已。“普氏原羚機敏、可愛,很讓人喜歡。這些年來,大伙一直守護著它們。”阿德仁說,讓人驚喜的是,2018年,一只普氏原羚產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這在以往是沒有監測記錄的。

  每年的交配季節,青海湖南岸保護站的巡護員王興軍和黃卓么杰也格外忙碌。王興軍說,現在保護站是由圍欄圈起來的幾百畝草場。每天早上到草場后,他們先檢查圍欄有無破損或被盜的痕跡,查看底部有沒有漏洞,或者有沒有其他野生動物闖進來,然后再清點普氏原羚的數量。到了中午,他們會去草場給飲水槽添水。

  2018年12只,2019年16只,2020年18只……在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青海湖南岸保護站救護繁育的普氏原羚種群越來越壯大。在王興軍看來,這樣大的改變得益于良好的保護,到2023年年底,南岸保護站救護繁育的普氏原羚達到90多只,創下新紀錄。

  青海湖北岸:首個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建成

  一路環湖繞行,到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小鎮時,一座造型獨特的“雙子塔”格外醒目,這便是新建的普氏原羚野外觀測基地的瞭望塔。

  登上瞭望塔,目之所及皆是枯黃色的草原。這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其間分布著大片沙棘灌木叢。從地圖上看,這里屬于哈爾蓋河沖積扇。一群群普氏原羚在草地和灌木叢中吃草、漫步、追逐。成片的灌木叢,有助于普氏原羚產崽或躲避天敵的追逐。

  求偶季的雄性普氏原羚很少進食,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追逐雌性普氏原羚。追逐者在草地上騰起一陣陣塵土,鼻子噴出的氣體,在冬日寒冷的清晨里凝成一股股白氣。

  瞭望塔下的一片草灘上,約二十只雌性普氏原羚正在悠閑地覓食。看到瞭望塔上移動的人影,它們慢悠悠地向遠處走去。

  轉身眺望另一側時,在315國道另一側的草地上,有很多普氏原羚。“它們正在吃投喂的牧草。”一旁的工作人員當增卓瑪說。

  透過長焦望遠鏡,能清晰地看到三十余只低頭吃牧草的普氏原羚。當增卓瑪說,到了冬春季,草木枯萎,普氏原羚填飽肚子要比夏秋季節花費更大的精力,縣林草部門會組織人員到普氏原羚的棲息地投放牧草,幫它們度過難熬的冬天。

  哈爾蓋草原,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是普氏原羚理想的、也是最大的種群棲息地。為了讓普氏原羚自由地生活在這片草原上,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剛察縣政府等多方合力修建了人工通道、飲水池,以及在315國道兩側設立醒目的標識牌等舉措,保護公路兩側的普氏原羚。

  繼續沿著315國道往東走,在公路一側的洼地里,數十只普氏原羚在低頭飲水,與過往車輛的距離僅隔十多米,顯然,它們已經習慣了眼前的生活。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普氏原羚保留野性,除了人工修建“生命通道”、飲水池外,他們會盡量減少人工干預,讓精靈們自由地生活,促使它們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普氏原羚是一種戀家的動物,活動區域相對固定,從這幾年哈爾蓋一帶的監測數據分析,普氏原羚數量穩中有增,說明哈爾蓋一帶的普氏原羚棲息地得到了較好保護。”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為加強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普氏原羚野外種群恢復,開展好普氏原羚野外救護、保護監測、科普宣教工作,2021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投資750萬元,建成了860平方米的青海湖哈爾蓋保護站救護站點、兩座普氏原羚救護監測及防火瞭望塔等系列救護設施。首個集普氏原羚救護、科研、監測、社區宣教為一體的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也在青海湖北岸拔地而起。

  從最初的零散保護,到現在的一體化保護,如今的環青海湖地區,成了普氏原羚名副其實的生活家園、心靈家園。

凝望。祁曉軍 祁宗珠 攝

  相關鏈接

  普氏原羚曾是一種廣泛生活在中國北方及西北地區的高原野生物種,內蒙古高原、賀蘭山區、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一帶都有分布。二十世紀,很多地方的普氏原羚消失,目前,只有在環青海湖地區尚有分布。

  1999年,普氏原羚被中國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列為極危級動物。此后,普氏原羚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至2005年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15大工程之一。近3年來,普氏原羚種群數量穩定在3000只左右。

  2021年,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發現,普氏原羚在青海湖流域的剛察縣哈爾蓋鐵路、青海湖農場、鳥島區域、甘子河鐵路、共和縣元者村、湖東種羊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快爾瑪鄉、生格鄉等15個區域有分布。

  作為青海湖旗艦物種,普氏原羚家族的不斷壯大,與環湖周邊生態環境改善,以及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密不可分。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增長的背后,更離不開保護站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

作者 趙俊杰 祁宗珠 祁曉軍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天堂а√中文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毛片|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暖暖免费日本在线中文|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