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月5日,記者從青海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2023年省交通運輸廳研究提出了既有力支撐國家戰略,又體現青海特色的“一軸三廊四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到2035年,我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約13.6萬公里。
省交通運輸廳綜合規劃處副處長李世成介紹,結合我省實際,省交通運輸部門出臺了《青海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這是青海省第一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中長期規劃綱要,規劃期為2021年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也是指導未來青海省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總規劃”,更加注重存量資源優化利用和增量供給質量提升,加快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
《規劃綱要》結合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方案和省國土空間規劃,對接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和城鎮化空間發展新格局,謀劃了“一軸三廊四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一軸”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678”主骨架中京藏走廊和大陸橋走廊在我省的落實,聯系西寧、格爾木雙核,強化青藏—青新主軸支撐引領。“三廊”對內強化對河湟谷地、泛共和盆地、柴達木盆地和三江源地區等區域經濟布局的交通支撐,對外聯通甘肅、新疆、四川、西藏等周邊省份。“四通道”補充連接其余地級行政中心,強化軸、廊縱向聯系,深化區域協同,增加省際出口。綜合交通樞紐布局方面,將西寧、格爾木打造成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抵疆進藏、向西開放的重要樞紐,打造成為西北地區通江達海的重要樞紐及面向西亞南亞具有國際功能的綜合樞紐,加快建設玉樹、共和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節點,提高青海在全國范圍內的樞紐地位及輻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