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新三江花園和南山路5號院之間的路面出現了大坑,影響居民出行,兩家物業扯皮半月之久,社區黨委通過‘全科網格’機制,‘吹哨’后一周內就修復好了路面。”
城中區南灘街道建新社區黨委聚焦居民群眾所需所盼,堅持黨建引領,整合多方資源,打造黨員隊伍“急先鋒”、網格服務“多面手”,注入心血,下真功夫、下實功夫,用真心實意的服務換來了轄區群眾滿意的笑臉。
當市委宣傳部聯合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邀請中央駐青、省市級主流媒體組織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媒體行活動一行,走進城中區南灘街道建新社區的時候,處處洋溢著幸福、和諧與溫暖。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我們社區就是穿針引線的人。只有將線穿好,才能將黨和政府的各項好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及時解決居民群眾的訴求,更好地惠及每位居民。”建新社區黨委書記馬蘭深知社區工作的重要。
為此,建新社區黨委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為主線,打造“全科網格+微服務”黨建品牌,健全“社區黨委—網格(樓院)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則,劃分9個全科網格,推動“支部建到網格上、網格設到樓院里、黨員走進千家萬戶中”,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推動落實“網格吹哨、部門響應、有訴即辦”工作機制,19名駐區機關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網格一線與專兼職網格長組成專業服務團隊,綜合黨的建設、文明創建、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政務服務等重點工作,形成27項準入事項,根據事項等級“紅黃藍”三種顏色代表的居民訴求事項輕重緩急判定完成時限,并在“吹哨”“認領”“辦結”三個環節記錄臺賬,以高效管理推動高效治理,初步實現基層治理從分散到系統的轉變。
社區第三網格員在走訪巡查時發現,轄區新三江花園8號樓停車場周圍存在路面塌陷情況,對居民、車輛等出行造成不便,也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社區第一時間與涉及該小區的物業及鄰近單位進行協商,但均未果。
為及時解決此路段的維修問題、消除安全隱患,建新社區依托社區“全科網格”機制,立即采取“吹哨”工作措施,將問題進行了派單,城中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及時認領,與社區溝通解決,商量好解決方案。“下單”后,由二級網格長持續跟進,在可以施工的條件下及時和城中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聯系,確保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一通電話、一個認領派件單讓難題在10分鐘之內得到解決。社區依托“全科網格”在轄區各物業單位、老百姓中樹立了威望,得到群眾認可。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建新社區黨委再次劃分了警鄰黨支部、龍源黨支部、三江花園黨支部和建新社區黨支部4個網格黨支部,每個黨支部主要力量為退休黨員,他們走到樓院里、來到居民身邊,融入群眾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意,切實做到“走出門,走進去”。社區黨委負責落實黨建引領“有訴必應馬上辦”工作機制,依托“全科網格”做法,推行“單位+網格”工作模式,統籌區級各部門職能、力量、資源,實現群眾問題接訴即辦有“速度”、未訴先辦有“溫度”,切實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同時,社區通過主動上門、到小區樓院中,與居民意見反饋面對面交流、開展座談、現場征集等制定問題清單,對照反饋問題清單,推動黨建和為民服務融合,走進群眾,了解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發現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精準掌握群眾呼聲、一線需求,找準找實問題短板,針對辦事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進建議;拓展、疏通和群眾交流的渠道,搭建群眾參與載體,創新群眾參與方法,多角度了解群眾訴求,傾聽群眾心聲,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實現工作聯推、難題聯解,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很多居民說,有了黨支部網格,小區里的事有處說、難有人幫、怨有人解,“心里可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