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青開展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扛牢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回應群眾訴求。
“地里的殘膜不光影響土壤質量降低產量,還會影響村容村貌,我們把殘膜回收后攢積分,大家都愿意,我攢的積分換了一個垃圾桶。”12月13日,海東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大寨子村村民高曉蓉高興地告訴記者,前不久沙溝鄉開展了一次農田殘膜整治活動,很多村民和她一樣,積極參與其中攢了不少積分。
沙溝鄉黨委副書記王勝龍表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開展以來,鄉黨委政府想方設法引導大家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通過廢舊地膜回收攢積分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王勝龍介紹,此次農田殘膜整治活動覆蓋全鄉10個行政村,設置了3個殘膜集中收集點,各村利用黨建惠農積分超市,激勵村民參與環境整治,參與人數達300人次,全鄉秋覆殘膜回收率達95%以上。
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代青村,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村“兩委”班子積極組織村里的黨員和部分村民,開展鄉村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做到村容村貌整潔、個人衛生良好、室內環境潔凈。
對于村民才巴扎西而言,作為代青村的一份子,看到村里的環境衛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是欣慰。他說:“如今,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大家也更有精氣神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老百姓解決了很多身邊的急事難事愁事,能夠深刻感受到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速度和力度。”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亞爾堂鄉果芒村,村民羅桑門杰正在石磨坊里研磨著今年收成的黑青稞。談到此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羅桑門杰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道:“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就是對我們老百姓的關心,生態環境好了我們謀發展的路子也就更加寬敞了。”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羅桑門杰利用家里的全部耕地種植黑青稞,并全部制作炒面和其他黑青稞產品,附加值較普通同類產品高出很多甚至翻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正在我省開展,在羅桑門杰看來,這不僅是在生態保護領域發力,更是在保護牧民賴以生存的生態資源,拓展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他表示,今后要更加自覺地投入到保護生態環境行列中來,上下齊心保護好綠色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