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選手進行項目路演。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從最初的小規模、單一賽道競賽,成長為涵蓋全省、影響全國的重要創新創業專業化賽事,驀然回首,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走過9年。
這是在高原播下一粒粒創新創業種子,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的9年。
這是從青澀懵懂,到成熟專業的9年。
九屆大賽,碩果累累:累計吸引參賽項目3443項,約有17000位創業者參與,遴選出優秀創新創業項目387項,獲得獎金386萬元。
2023年4月以來,匯聚各方資源,以“創新引領 創業筑夢”為主題,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牽頭,聯合青海省財政廳、青海省教育廳、共青團青海省委和中國民生銀行西寧分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青海賽區暨第九屆“中國民生銀行杯”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和團隊組比賽舉行,眾多創新科技、創業成果集體亮相,高原科技之光愈加璀璨。
如今,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托起無數個創業夢想茁壯成長。


筑優平臺為創業者造夢
時間回撥到9年前,2015年,響應全國創新創業口號,在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主導下,首屆“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應運而生。此次大賽歷時近2個月,共有81家企業和135個團隊參賽,最終10家企業和10個團隊從中脫穎而出。
9年來,大賽參賽企業逐年增加,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2023年,共有121家企業、254個團隊報名,報名數量創歷年新高。今天,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已成為全省技術水平最高、社會關注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品牌賽事,成為全省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培育和服務企業發展的重要展示平臺。該比賽的舉辦,為眾多項目孵化落地和市場化提供了很多難能可貴的機會,更惠及了企業的成長和發展。
“辦好雙創大賽就是要為我們的創業者、創業團隊搭好平臺,把具有優勢的創業力量整合起來,在持續推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優化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使之成為推動我省科技創新創業的重要抓手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良好平臺。”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青海青藏華峰中蜂蜂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充分利用中華蜜蜂特色產業優勢,通過技術集成與示范,有力推動中華蜜蜂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企業。
這顆創業種子的播種,源于2015年參加首屆大賽并榮獲企業組決賽一等獎。當時的青藏華峰公司還只是一個成立僅5年的初創企業。公司創始人陳振華畢業后回到家鄉貴德縣創業,創建“青藏華峰”品牌。他表示,當時是懷著回報家鄉、保護青海中華蜜蜂的創業初心,立足青海中蜂特色生態產業,開始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相互轉化,保護好種質資源,努力實現種業振興的。
從最初的20多箱,發展到5000多箱;從最初的1個人“打拼”到吸納農牧民、大學生近200人……如今,“青藏華峰”一年的總產量達2800噸,銷售額年平均近5300萬元。目前,公司通過對口援建,在江蘇南通市建設青藏華峰新媒體和互聯網運營團隊,涵蓋抖音、視頻號、天貓、拼多多、社群等多個平臺。借力“一帶一路”,依托“絲路電商”,產品遠銷國外市場,累計出口貿易額達2300多萬元。
“2015年,參加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確實讓我收獲頗多。很感謝這個平臺對企業的認可和支持,給了我們這些創業者難得的機遇。未來,我們要在為社會創造更多綠色健康食品的同時,努力實現貴德中蜂遺傳資源開發,做好野生群體和核心保種群體的遺傳資源保護工作。”陳振華說。


保障服務為創業者筑夢
在采訪中,很多創業者表示,缺資金、缺專業人才、缺政策是企業創業初期遇到的普遍難題。
那么,在助力企業打通創業初期“痛點”方面,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我們看到,自創辦之日起,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就不僅僅是一場科創項目的比拼競賽,而是涵蓋了培育輔導、路演競賽、創投對接、宣傳推介的服務平臺,是一個全省強有力的眾創平臺。
每一屆大賽中,主辦方都會從創新創業、產業發展、金融資本、人才支持、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詳細宣講,其中包括了科技動態、創新創業項目培訓、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資金對接等內容。
今年的大賽,參賽項目涉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鹽湖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整體表現出技術創新性強、實施方案可行度高、行業細分領域廣、產學研融合度深等特點。最終,各選拔出成長企業組、初創企業組、團隊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勝獎。后期還會根據《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勝出優秀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無償資助。
同時,省內多家創投金融機構,全時期為企業提供“融資+融智”服務,組織科技服務團,做好上門服務、一對一服務,解決企業投融資、創業輔導和一站式入駐等問題。其中,中國民生銀行西寧分行連續3年冠名支持大賽,提供資金支持賽事組織工作,并全程跟蹤參賽項目和企業,為參賽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2023年9月下旬,在青海卓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參賽項目路演時,就有風投公司對該企業予以了高度關注。“賽后沒多久,就有三家風投公司主動上門到企業項目研發現場進行調研,他們對生產規模、生產情況、產業發展現狀和研發能力、市場需求等逐一進行了解,看到項目的市場潛力很大,于是表達了初步投資意向,讓我們挺欣慰的。”公司技術總監張國平告訴記者。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這是大賽給每一位創新創業者的暖心承諾。
據了解,從2015年至今,大賽逐步聚焦平臺服務功能,構建孵化服務鏈條,積極開展項目培育、企業診斷、政策解讀、融資對接等工作,累計深度服務企業800家次;發揮各方組織力量,促進全省雙創要素快速流動,累計推薦85項技術創新性強、市場前景好的優秀項目參加全國賽,7家企業獲得全國賽優秀獎;突出科技服務優勢,建立“初創企業→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加速培育模式,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助力企業創新發展;促進優秀項目落地轉化,根據《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支持2022年度大賽評選出的8家大學生初創企業140萬元,10家孵化服務機構85萬元。


以賽聚力為創業者圓夢
硅鋼級氧化鎂制備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基于高寒高海拔地區基建快速修復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基于鹽湖特色資源的多元素水溶肥生產及產業化……一批批科創成果實現青海“首創”。
幾年來,為加速科創資源轉化,大賽在筑優平臺的同時,以賽聚力將科技資源聚集起來催生新動能,無論是在政策、資金、創新生態,還是在科技創新資源平臺、高層次人才、創新扶持政策等方面,竭盡全力為創業者及其企業發展提供生生不息的驅動力。
鉆進實驗室,一待就是半天;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娓娓道來。西寧麥戈帕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衡中皓的工作節奏一如既往,絲毫沒有受剛到手的大獎“影響”。
在第九屆“中國民生銀行杯”青海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衡中皓和他的團隊帶著“高效鎂基能源氫系統的研發及應用”項目參賽,獲得初創組二等獎。他說:“我們工作在科研一線,大賽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展示科研成果的高水平舞臺,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集聚了很多科技資源,對我們的項目和企業來說,都非常有意義。”
據衡中皓介紹,他們的參賽項目是面向青海地區綠氫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青海省豐富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與鹽湖鎂金屬資源優勢,開發高效的鎂基能源氫—熱—電聯供系統,能夠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實現鹽湖鎂資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同時依托青海清潔能源與鹽湖鎂資源優勢,致力于為西部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外輸利用提供新的技術思路與能源供給解決方案。
今天,青海如何點燃創業者的夢想?
“創新需要以人才為引領,我們聚焦人才和技術需求,搭建資源共享和多元協同平臺,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便捷和福利。期待能有更多的企業和團隊參賽,能夠在科技領域實現新突破,持續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今天,我們欣慰地看到,伴隨大賽一同成長起來的58家眾創空間和1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模式和服務能力正在加速更新迭代、轉型升級,更好地承載著創業夢想,縱深推進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如今,經過多年布局,青海省創業發展孵化器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的青海孵化創新中心已建立起“空間+孵化+基金+服務+生態”的雙創全鏈條服務體系,形成了一流的創新生態小氣候,正有效推動各類高端要素資源集聚,成為青海的高質量雙創空間載體。截至目前,已吸引99家創業企業入駐,入駐率達到100%。
今天,屬于青海創業者的科創平臺已經搭好,當聚光燈打在高原這片全新的“沃土”,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也隨之被吹響。
也說:“雙創”氛圍越來越濃
時代不停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今天,在青海,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你追我趕的“雙創”氛圍正越來越濃。
當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面對創新創業的澎湃之勢,青海如何布局發展?
為大眾創業提供更強大支撐,為萬眾創新拓展更廣闊空間,青海正以未來眼光,發展建設高能級平臺,正一步一個腳印地,以“創新創業”激活強勁動能。
今天,青海科技創新亮點頻現,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應用,從產業瓶頸突破到民生科技改善,一項項關鍵突破,正是全省加快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體現。從搭建科研平臺到關鍵技術突破,各行各業不斷攻克發展瓶頸,越來越多創業創新主體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如拼命,在諸多領域煥發光彩。
為了更多“從0到1”的創新突破,青海織就“雙創夢”的路徑十分清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以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作用,集中創新資源,實現聚焦突破,加速推動產業轉型發展,進而形成新的產能。
“對企業來說,什么是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有核心技術!”采訪中,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要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不懈的追求。
高含金量項目的落地,離不開優良營商環境所培育的科技創新沃土。我們看到,青海托舉“雙創夢”的“實干引擎”正在轟鳴,“雙創”為創新創業者搭建了集中展示的舞臺和多元服務的平臺,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場所,讓數量眾多的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成為高原科技創新體系的新生力量,為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們欣喜,青海助力“雙創夢”的正能量正在不斷蓄積。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知識產權機構、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越來越多的機構主動參與到大賽活動中,與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力推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進程,提升服務能力水平,實現了創業企業和服務機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一個個科技夢想生根發芽,一朵朵科研之花競相綻放,一枚枚科技碩果累累凝結,我們期待,有更多高科技含量的“青海造”走向全國,在更廣闊的市場盡顯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