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平醫生(中)了解居民身體狀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在線,隨時為居民提供健康咨詢服務,他們就是家庭醫生。近年來,我省家庭醫生發揮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守門人”作用,讓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貼心的醫療服務,進一步保障群眾健康。
民生進度條
我省已組建2149個家庭醫生團隊
家庭醫生也叫全科大夫,他們以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為主要任務,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教育服務和指導,使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健康問題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療和家庭康復護理等服務。
西寧市家庭醫生簽約政策實施6年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全科醫生團隊,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不斷擴大簽約覆蓋面,提升家庭醫生服務水平,居民得到了長期、穩定、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和便捷、惠民、安全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如今,我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越來越多的群眾了解并接受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基層首診、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合理就醫秩序已經形成,家庭醫生服務內容趨于完善,特別是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管理能力穩步提高,家庭醫生團隊逐年增加。截至目前,我省已組建2149個家庭醫生團隊,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89.88%。
百姓故事
做好社區居民健康“守護人”
“您好,你們那兒有免費的醫療服務嗎?最近我總是頭暈,不知道是不是上了歲數后,血壓又不穩定了。”11月9日中午,西寧市城西區昆侖路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萬平醫生接到居民劉女士打來的電話,咨詢社區免費醫療服務。萬醫生顧不上吃午飯,迅速和幾名醫務人員上門為老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來到劉女士家,萬醫生和護士為老人測量血壓和血糖,“我們要為每個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做好每次檢查的情況記錄,并實施動態管理和健康指導。”萬醫生一邊檢查,一邊說。隨后,他與劉女士簽約,成為老人的家庭醫生,還給老人講解了日常保健知識,告訴她要合理膳食、健康生活。劉女士滿意地說:“年紀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小病小痛的不用去大醫院,在家就能看病,真是太方便了。”
居民李女士介紹,以前她出現頸椎壓迫神經的癥狀,刺骨的痛令她幾近崩潰,一個月內體重驟減6公斤。與她有數年“醫患緣”的萬醫生說:“讓我試試。”持續一個月,萬大夫和其他幾名家庭醫生上門對李女士展開治療,李女士的痛感日漸減輕,一個半月后,李女士的癥狀消除。
入冬,氣溫下降,老年人的慢性病易復發,很多老年人出行不便。為了方便老年人,萬平帶著家庭醫生團隊,為居民送去健康。
在居民印象中,家庭醫生萬平總是穿著一雙休閑鞋,每天穿梭在各小區之間,為居民送醫送藥,為患者答疑解難,成為居民健康的“守護人”。萬平被先后評為西寧市“百姓心中好醫生”“中國好醫生”,從今年1月到現在,他所在的家庭醫生志愿服務隊已為400多名居民提供上門義診服務。
政策紅利
打通基層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
萬平家庭醫生志愿服務是我省家庭醫生優質服務的一個范例,也是我省家庭醫生為群眾提供健康指導,上門入戶定期隨訪的一個縮影。
在西寧市城西區,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青海省交通醫院、西寧市中醫院和民營醫療機構建立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格局,成立5個慢病管理站,為3.5萬名重點人群開展“家醫有約”服務,履約率達到90%以上,健康監測隨訪62300多人次。
近年來,我省各基層醫療機構的家庭醫生團隊為轄區高齡、失能老人,老年困難群體著想,做實做細健康指導與服務,將服務關口前移、服務下沉,變“坐等就診”為上門服務,用人性化的暖心微服務守護他們的晚年健康生活,打通基層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