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宗日文化是青海獨有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發現于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宗日文化遺址,位于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
青海省考古研究院相關人士介紹,宗日文化遺址于1983年試發掘,1994年-1996年首次發掘,2020年進行第二次發掘,目前發掘工作仍在進行中。
1986年宗日文化遺址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宗日文化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宗日文化遺址保護占地面積達到了300公頃。
為了實現文旅融合發展,近年來,同德縣有關部門將宗日文化作為同德縣旅游發展的抓手,建設中的宗日文化遺址公園有望成為同德縣旅游的主打品牌。

一個綜合性的文化旅游景區
宗日文化遺址公園距同德縣城30多公里,其范圍涵蓋了團結村、卡力崗村、班多村3個行政村,這3個村同時也是同德縣以黃河為主體的自然風光最壯美的地區之一。
團結村、卡力崗村、班多村雖然相距不遠,自然風光卻各有不同。
團結村附近的黃河兩岸丹霞林立,黃河水浩浩蕩蕩,風景極其壯觀;黃河流經卡力崗村時,水勢驟然加速,形成奔涌之勢;離卡力崗村不遠就是班多村,黃河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彎道,彎道內側的灘涂上,生長著茂密的檉柳林。
同德縣文體旅游廣電局副局長黨增加說:“宗日文化遺址公園是一個集自然觀光、文化體驗、生態感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

宗日文化的旅游潛力
經過兩次發掘,宗日文化遺址發現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其中以舞蹈彩陶盆、二人抬物彩陶盆、骨質刀叉最為著名,這些文物為同德縣實現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元素。
這幾年,同德縣有意識地在縣域營造濃郁的“宗日氛圍”,讓更多人了解宗日文化,感受宗日文化,推動同德縣文旅融合發展。
走進同德縣城,與宗日文化有關的城市裝飾隨處可見,甚至有些餐廳的餐具上,也出現了與宗日文化有關的紋飾。
同時,宗日文化遺址公園也有著得天獨厚的開發優勢。
同德縣城的海拔為3100米,宗日文化遺址所在的黃河谷地中海拔只有2700米。
“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外地游客來到同德后,不必過度擔心會有高原反應。”黨增加說。
黨增加認為,作為黃河上游具有代表性的史前文化形態,宗日文化對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文旅融合的潛力巨大。

兩個難題困擾同德旅游業發展
雖然宗日文化有著巨大的旅游優勢和開發潛力,可是要實現文旅融合發展,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黨增加說:“市場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的文化資源,才能對游客產生吸引力,宗日文化雖然在考古界的知名度很大,但作為旅游資源,有關部門對宗日文化的價值挖掘得還不夠,宗日文化還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
對于發展旅游,同德縣的旅游區位優勢也不明顯。
同德縣離青海最大的旅游客源地西寧市有240公里,至今尚未通高速。
“這樣的距離對于短途游客來說,稍稍嫌遠了。”黨增加說。
經過多年的運作,甘青大環線已經成為了我省最吸引游客的旅游線路,而同德并不在這條路線上,這也影響了省外游客量。
總之,目前同德的游客量,還不能滿足同德旅游業的發展需求。

文旅發展的謀勢之舉
針對同德游客不足的情況,有關部門采取了相應舉措。
黨增加說:“今年,海南州公布了州內旅游線路,海南州希望這條線路能融身甘青旅游環線的發展,成為甘青旅游環線的補充,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到同德。”
大數據顯示,近年來,前往同德旅游的游客多來自西寧市及同德周邊地區,為了打破局限,同德縣始終堅持以賽會活動促進旅游發展,邀請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同德參觀游覽。
“這幾年,我們相繼舉辦了宗日文化藝術節、宗日音樂季、牦牛嘉年華、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精英賽等多項文體賽事,大力向省外游客推薦同德。”
黨增加介紹,今年就有26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職業選手參加了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精英賽。
賽事活動對同德旅游的拉動效益十分明顯,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的宗日音樂季期間,有13.7萬人來同德旅游參觀,旅游收入可觀。
為了提升同德旅游的整體實力,同德縣文旅部門還積極調整景區布局,形成了以宗日文化遺址公園為主體,多功能旅游景區并存的總體布局。
“除了宗日文化遺址公園外,同德縣有廣袤的巴灘草原,有中國唯一海拔超過3000米的丹霞地貌類國家地質公園——石藏丹霞公園,這些都是同德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資源,目前,同德縣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景觀群。”黨增加說。
旅游業為宗日文化傳播賦能
今年,建筑面積為7345平方米的宗日文化博物館在同德縣城開建,這座博物館建成后,將成為同德縣集中展示宗日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和歷史淵源的重要平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還在同德縣設立了文物考古所,這是我省唯一的縣一級文物考古所。
黨增加還說:“下一步,縣文旅部門還要對宗日文化遺址的挖掘現場進行保護,讓游客近距離參觀宗日文化保護現場。”
班多村位于宗日文化遺址公園的核心區,幾年前,班多村就在占地60公頃的檉柳林中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和餐飲服務設施,今年有關部門提檔升級這一景區,除了在檉柳林中的砂石地上修建了相關游樂設施外,還增設了15座星空小屋。
為了滿足自駕游客的需要,今年宗日文化遺址公園內還修建了兩座能一次性接待30輛房車的自駕營地。
“我們希望能采取自駕的方式,化解同德縣離中心城市較遠的劣勢,吸引更多的人來同德旅游觀光。”黨增加說。
明年,同德縣文旅部門還將利用索道和黃河水道,將宗日文化遺址公園內的班多村、團結村、卡力崗村連成一體,在突出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實現3個村的整體發展。
旅游效益日益凸顯
隨著同德縣文旅融合的深入,目前已經有不少人享受到了旅游發展的紅利。
班多村一共有113戶、461名村民,村黨支部書記桑杰本說,同德縣發展旅游以來,班多村46戶村民先后利用自家的閑置房,開辦集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農家樂,村民的收入有了顯著提高。
村民才保開辦的農家樂每天能接待10名游客,每名游客每天的收費為150元。今年,同德縣將“宗日杯”高原越野跑精英賽放在了班多村,才保家成為了運動員的接待點,他家的客源有了保障。
斗本才讓是土生土長的同德人,2018年,他開辦了一家專門復制宗日文化彩陶器的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他的公司已經能復制幾十個種類的宗日文化彩陶器,這些陶器不僅成為游客伴手禮的首選,還遠銷到了廈門、深圳等地。
今年,斗本才讓還將宗日文化彩陶器上的標志性紋飾,運用到汝窯瓷器上,燒制出了具有鮮明同德特色的茶具、餐具,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同德旅游已經蓄勢待發,我們還要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擴大宗日文化的知名度,將更多的游客吸引進同德,實現同德旅游的破局發展。”黨增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