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央媒看青海】扛起源頭責任 守護大河安瀾
——青海多措并舉保護黃河之源
來源:新華社
作者:周盛盛 李占軼
發布時間:2023-09-17 07:22:00
編輯:趙旭

  大河之源,碧流競涌。

  青海省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境內黃河干流長度1694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31%。

  近年來,青海堅決扛起源頭責任,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珍稀野生動物數量顯著增加,書寫出人依河生、河因人美的生態答卷。

  全面禁捕保護珍稀魚類

  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中心調查數據顯示,青海境內的黃河流域分布有近20種原生魚類,包括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021年10月,黃河源啟動為期5年的全面禁捕,禁止捕撈一切天然魚類。位于黃河源頭的扎陵湖、鄂陵湖,黃河干流,以及大通河、湟水河等9條主要支流被納入禁捕水域。

  “黃河源開展禁捕,雖然我們的收入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是惠及子孫后代的好事,我們都很支持。”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漁民石萬晏說。

  黃河源開展全面禁捕,不僅能使原生魚類資源休養生息,還能有效提高流域內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

  29歲的多門久是一名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扎加村的護魚員,顧名思義,他的主要工作是保護分工流域內的魚類、巡護河流生態。

  “以前會有人偷偷往黃河放生魚類,其中包括一些外來魚種,會危及本地魚種的生存,影響黃河源頭的生態平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及時制止,并進行勸導。”多門久說,經過多方保護,當地牧民生態環保意識不斷提高,不當放生行為明顯減少。

  “一戶一崗”共筑美麗家園

  在幾年前,俄措每天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設以來,青海探索“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鼓勵當地牧民參與生態保護。他放下了牧鞭,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專職副書記甘學斌介紹,黃河源園區共有3142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年人均增收2.16萬元。

  同時,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組建3個鄉鎮管護站、19個村級管護隊和123個管護分隊,形成了“點成線、網成面”的管理體系,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成為生態保護的“主力軍”。

  如今,俄措每個月能領到固定工資,還能為家鄉生態保護出一份力。“我從小在黃河源頭長大,如今作為生態管護員,又能親身參與黃河生態的保護,我覺得很光榮!”俄措自豪地說。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有“千湖之縣”之稱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平均海拔4500米,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地區。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當地群眾生態環保理念不強等原因,長期的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逐漸退化,水土流失愈加嚴重,湖泊日益萎縮。

  國家公園建設以來,黃河源園區的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按照系統治理的要求,當地統籌實施了總投資11.69億元的生態保護基礎設施、三江源二期工程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生態修復,牧民生態環保理念的提高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是關鍵。隨著牧民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圍欄封育草場,同時減少畜牧量,從而實現草畜平衡。

  “只有合理放牧,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草原,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就是我理解的綠色發展。”瑪多縣牧民索索說。

  監測數據顯示,黃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不斷提升,湖泊數量由原來的4077個增加到5849個,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積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同時,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56.3%,園區內野生動物種群由原來的17目29科79種增加到21目46科106種。雪豹、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

  “我們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生態自信,提高生態自覺,實現生態自強。堅決扛起源頭責任,保護好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甘學斌說。

  (新華社西寧9月16日電)

推薦閱讀
2023“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舉辦
省政府與中國石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青海茶卡鹽湖景區2023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00萬人次
格爾木:海拔近5000米 高原鐵路線路工雪后檢修忙
關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議項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準入考試成績公告
青海省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會在海東召開
西寧全力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24H熱點
陳剛吳曉軍會見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各高校負責同志
省政府與中國石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3“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側記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助推青海社會經濟發展對接會召開
黃河流域最大的水電站正式轉入生產運行階段
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推進延安精神進校園工作會召開
青海省48支戰隊同臺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職業技能競賽
有機加工“顯身手”產業發展勁頭足
我省75名選手參加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
青海綠電外送范圍擴展至14個省區市
熱點圖片
黃河彩籃——黃河邊的綠色有機農產品輸出地
黃河彩籃——黃河邊...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織密織牢“保障網” “兜起”困難群眾的希望
【學思想 強黨性 重...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海的實踐】鄉村振興“春色滿園”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人才夜市”人氣旺 邊逛邊選擇業忙
“人才夜市”人氣旺 ...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海的實踐】欣賞國家公園的萬物共生之美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我省最高海拔微生物污水凈化工程落戶興海 高原小城,聽取蛙聲一片
我省最高海拔微生物...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海的實踐】外賓點贊青海文化 多樣性的傳承和保護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海的實踐】從“小窗口” 感受青海大美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央媒看青海】扛起源頭責任 守護大河安瀾
——青海多措并舉保護黃河之源

新華社
2023-09-17 07: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央媒看青海】扛起源頭責任 守護大河安瀾
——青海多措并舉保護黃河之源

新華社
2023-09-17 07: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央媒看青海】扛起源頭責任 守護大河安瀾
——青海多措并舉保護黃河之源

  • 2023-09-17 07:22:00
  • 來源:新華社

  大河之源,碧流競涌。

  青海省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境內黃河干流長度1694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31%。

  近年來,青海堅決扛起源頭責任,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珍稀野生動物數量顯著增加,書寫出人依河生、河因人美的生態答卷。

  全面禁捕保護珍稀魚類

  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中心調查數據顯示,青海境內的黃河流域分布有近20種原生魚類,包括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021年10月,黃河源啟動為期5年的全面禁捕,禁止捕撈一切天然魚類。位于黃河源頭的扎陵湖、鄂陵湖,黃河干流,以及大通河、湟水河等9條主要支流被納入禁捕水域。

  “黃河源開展禁捕,雖然我們的收入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這是惠及子孫后代的好事,我們都很支持。”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漁民石萬晏說。

  黃河源開展全面禁捕,不僅能使原生魚類資源休養生息,還能有效提高流域內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

  29歲的多門久是一名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扎加村的護魚員,顧名思義,他的主要工作是保護分工流域內的魚類、巡護河流生態。

  “以前會有人偷偷往黃河放生魚類,其中包括一些外來魚種,會危及本地魚種的生存,影響黃河源頭的生態平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及時制止,并進行勸導。”多門久說,經過多方保護,當地牧民生態環保意識不斷提高,不當放生行為明顯減少。

  “一戶一崗”共筑美麗家園

  在幾年前,俄措每天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設以來,青海探索“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鼓勵當地牧民參與生態保護。他放下了牧鞭,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專職副書記甘學斌介紹,黃河源園區共有3142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年人均增收2.16萬元。

  同時,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組建3個鄉鎮管護站、19個村級管護隊和123個管護分隊,形成了“點成線、網成面”的管理體系,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成為生態保護的“主力軍”。

  如今,俄措每個月能領到固定工資,還能為家鄉生態保護出一份力。“我從小在黃河源頭長大,如今作為生態管護員,又能親身參與黃河生態的保護,我覺得很光榮!”俄措自豪地說。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有“千湖之縣”之稱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平均海拔4500米,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地區。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當地群眾生態環保理念不強等原因,長期的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逐漸退化,水土流失愈加嚴重,湖泊日益萎縮。

  國家公園建設以來,黃河源園區的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按照系統治理的要求,當地統籌實施了總投資11.69億元的生態保護基礎設施、三江源二期工程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

  生態修復,牧民生態環保理念的提高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是關鍵。隨著牧民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圍欄封育草場,同時減少畜牧量,從而實現草畜平衡。

  “只有合理放牧,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草原,我們才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就是我理解的綠色發展。”瑪多縣牧民索索說。

  監測數據顯示,黃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不斷提升,湖泊數量由原來的4077個增加到5849個,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積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同時,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56.3%,園區內野生動物種群由原來的17目29科79種增加到21目46科106種。雪豹、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加。

  “我們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生態自信,提高生態自覺,實現生態自強。堅決扛起源頭責任,保護好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甘學斌說。

  (新華社西寧9月16日電)

作者 周盛盛 李占軼
編輯:趙旭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少女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最近最好最新2019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