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包拓業 通訊員 趙風斌 陳少峰 報道)9月11日上午,寒風刺骨,唐古拉地區迎來了入秋的第一場雪,氣溫降至冰點以下,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唐古拉線路車間唐古拉線路工區的職工們又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
一切準備妥當后,6名職工驅車來到海拔4900多米的布強格至唐古拉北區間,準備進行鐵路線路設備檢查。
12時30分,“天窗”命令下達后。作業人員按照事先分工,迅速拿著作業工機具走向線路,開始了當天的設備檢查工作。

唐古拉線路工區擔負著青藏鐵路格拉段海拔最高的55公里凍土路基線路以及唐古拉和唐古拉北站共計11組道岔的養護維修任務,管內平均海拔近5000米,海拔最高點5072米。與其它路基線路不同的是凍土路基線路變化多端,特別是在氣溫回升、降雨及下雪后都要及時進行檢查,防止線路出現病害影響行車安全。
在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唐古拉地區,夏季只有短短2個多月,秋季穿棉襖是司空見慣的事。作業人員個個棉衣棉褲裹身,由于積雪還未融化,每走一步,他們的腳下都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為確保線路安全,工區每周要對管內凍土路基下沉地段檢查至少兩次,以隨時掌握線路變化情況。對管內其它地段,按照軌檢車反饋的數據信息和人工添乘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最后將動靜態數據納入安全生產管理系統中,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確保凍土路基線路幾何尺寸符合規定。每天,他們要步行檢查至少10公里。”工長蘭新彥介紹道。

線路上,作業人員同步開展作業,有的三步一彎腰,用道尺測量線路軌距水平。有的按照軌檢車反饋信息,俯身復核線路高低。有的在檢查線路零配件是否完整、線路是否缺碴、凍土路基是否下沉。雪后的高原寒冷異常,氧氣也更加稀薄,作業人員每走幾步就要停下來大口喘氣。
時間在一分一秒中逝去,13時50分,在對線路進行回檢后,“天窗”宣告結束,作業人員依次清點工具,有序撤出線路。
此刻,天空已完全放晴,他們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