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西寧市城中區的居民發現,河邊步道多了一些新東西。為了提升應急救援和群眾互救、自救能力,城中區在轄區南川河、湟水河畔安設了26處應急物資救援箱,河岸沿線有了全天候堅守的“河道保鏢”。
溺水危害著群眾生命安全,除做好日常防溺宣傳外,救援物資趕得緊、趕得上也極為重要。應急物資救援箱作為一種小型物資庫,內置救生繩、救生圈、救生衣等適用工具,可快速應對河道相關緊急事故。
“出于物資安全的考慮,救援箱加裝了密碼鎖,平時處于閉合上鎖狀態,一旦發生溺水事故,居民可以撥打救援箱上的24小時應急電話,聯系工作人員獲取密碼,打開救援箱開展施救。”8月25日,城中區河湖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日常巡查過程中,城中區各級河湖長、河道巡查員將對“河道保鏢”站崗情況開展抽查,包括但不限于公示電話暢通情況、物資有效期、性能保障情況等。河道保潔員也將在管護工作中,為“河道保鏢”整理著裝。
此外,城中區還將在綜合考慮人流量、安全性、景觀性和河流文化地域特征等需求的基礎上,通過人防+技防+物防疊加互補的方式,繼續完善沿河救生設施設備功能,實現重點水域岸線管理全覆蓋,推動建設幸福河湖、智慧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