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公安廳緊盯影響全省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風險隱患,持續深入推進“昆侖”“清風”“黃河禁漁”“長江禁捕”等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查處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的違法犯罪,堅決扛穩扛牢守護全省生態安全重大政治責任。
省公安廳堅持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打擊查處生態環境資源領域違法犯罪。強化專案經營,深挖案件線索,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實施“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組織開展“昆侖2023”等食藥環領域各類專項打擊整治工作,重點圍繞水系流域等重點區域和醫藥物流等重點行業場所開展執法巡查檢查,嚴厲打擊自然資源領域突出犯罪。全面加強自然資源領域源頭管控,縱深推進“打擊‘沙霸’‘礦霸’等自然資源領域黑惡犯罪”專項行動,有效遏制了自然資源領域黑惡犯罪滋生。
各級公安部門聚焦全省國家公園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域,常態化開展執法巡查和固體廢物排查整治,參與區域內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驗收工作,為國家公園正式建園提供了堅實保障。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嚴格落實“宣傳、防范、保護”禁捕方針,實現了長江禁捕“零發案”的良好局面,縱深開展黃河青海段及青海湖禁漁專項執法,為黃河青海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針對個別地區非法獵捕野牦牛馴養繁殖的突出問題,省公安廳自主偵辦了“7·06”“7·13”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獲野牦牛20頭,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涉案價值1000萬元。同時,協同三江源檢察院開展生態公益訴訟巡察,會同行業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有效治理了農牧養殖場所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等亂象。
充分發揮基層森林警察機關工作優勢,創新開展“馬背宣講”“帳房講堂”“普法七進”“生態課堂”等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普法宣教活動,依托青海省公安廳野生動物保護普法宣傳教育基地,年均參觀宣教約52萬余人次,生態普法影響力和惠及面不斷拓寬。充分發揮全省14.6萬生態管護員和生態志愿者“宣傳員、信息員、聯絡員”作用,著力構建執法巡查、場所管控、社會防控、重點布控和視頻監控“五張網”,全面夯實了基層群防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