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騎著駿馬奔馳在草原上是一種什么感受?8月3日,走進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智青松多鎮沙科村的河曲馬良種繁育基地,近處是幾個標準化建設的馬舍和飼料庫房,遠處是碧草連天的草原,不時還有駿馬疾馳而過。
一手握著韁繩,一手扶著馬鞍,總華動作嫻熟,翻身上馬,向著山腳下的馬群奔馳而去。今年40歲的總華是久治縣智青松多鎮人,能在河曲馬良種繁育基地照顧馬匹,總華很開心?側A說,當地牧民對馬匹養殖很有經驗,大家都有養殖河曲馬的想法,只是一直沒有實現。如今,政府搭建了這樣的平臺,自己每月也有了固定收入,他會盡全力照顧好每一匹馬,讓繁育基地帶動村民增收。
以牦牛養殖為主的久治縣為何會修建河曲馬繁育基地?久治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農牧水利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子久介紹,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共稱為中國三大名馬。相較于其他馬種,河曲馬體型好、毛色亮、耐力強,對高寒多變的氣候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而久治縣地處三江源核心區,降雨充沛、水草豐美,是久治牦牛、歐拉藏羊、河曲馬的重要產地之一。
“8月1日,河曲馬良種繁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沙科村舉行。繁育基地的落地,標志著久治縣在推進特色養殖產業發展、促進和優化畜牧產業結構、拓寬產業發展渠道,保護和傳承地方優良牧業品種邁出關鍵一步。”陳子久說,如今,繁育基地內有2個新建的馬舍、1個飼料庫房、隔離舍、消毒室和獸醫室,還有河曲馬種公馬5匹,母馬50匹。
陳子久說,智青松多鎮將以振興村集體經濟為目標,科學培育地方優良馬種,與生態文旅有機結合,通過開展游客騎馬體驗、組織觀賞性賽馬以及出售純種河曲馬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益,提高久治地區河曲馬的知名度,促進久治縣旅游業以及特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