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夏末時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露地冷涼蔬菜種植基地,大蔥、蒜苗、芹菜、紅筍、生菜、豆苗等各類蔬菜長勢喜人,農戶們忙著采摘、分選、稱重、裝筐。我省高原露地冷涼蔬菜在豐富本地群眾菜籃子的同時,源源不斷走向全國各地。
8月3日,互助縣塘川鎮陶家寨村,互助縣守前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正在組織農民工采挖大蔥,地里連片種植的長白蔥長勢喜人,一捆捆打包好的長白蔥整齊碼放在田間地頭,村民在忙著挖蔥、去秧、打捆。

長白大蔥長勢旺盛,菜農們忙著采收。牟泉 攝
時下,互助縣種植的1000公頃長白蔥陸續進入采收季,由于蔥白長、品質優,吸引了山東、陜西、寧夏、湖南、湖北、河北、甘肅等地客商爭相采購,長白蔥種植成為互助縣鄉村振興的好產業,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鼓了農民的錢袋子。
“今年互助縣守前種植合作社在林川、塘川兩個鄉鎮共種了長白蔥23.33公頃,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技術員不定期到基地開展技術指導,引導蔥農適時采挖。”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長白蔥地頭收購價每公斤1.8元,畝產達6500公斤,除去生產成本,每畝收益7000元,今年合作社長白蔥種植預計收益達245萬元。”
與此同時,合作社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每天吸納40多名閑散勞動力到種植基地就近務工,實現基地、農戶增收致富雙贏。“我來合作社基地干活離家近,一天能掙150元至200元,當天結清。每天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不僅能滿足家中日常開銷,還解決了看娃的問題。”村民吳得蓮說。
經過幾年發展,長白蔥成為互助縣露地蔬菜的主導品種,2023年主要在臺子、塘川、五峰、東山、五十、丹麻、哈拉直溝、東溝、紅崖子溝等鄉鎮種植長白蔥1000公頃。預計產量達9.75萬噸,產值1.76億元,可帶動30萬人次參與長白蔥采收加工,實現務工收入達3000萬元。
互助長白蔥產業以“黨建聯盟+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通過合作社示范帶動,農戶參與,強化技術指導,做大做強 “互助長白蔥”品牌,使長白蔥種植成為土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今年,互助縣以“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為依托,將蔬菜種植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哈拉直溝、臺子、塘川、東和、五十、南門峽等11個鄉鎮大力發展種植露地蔬菜,全縣播種果蔬面積5103公頃,重點打造臺子娃娃菜、長白蔥,南門峽菜薹、西生菜,丹麻食用菌,塘川葉菜、草莓,威遠鎮西瓜,松多蒜苗,哈拉直溝大蒜,五十長白蔥等特色示范基地,全縣建立高原露地蔬菜生產基地60個以上,供港澳蔬菜基地10個以上。

互助縣紫葉香筍進入采收季。牟泉 攝
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介紹,互助縣立足區域特色優勢,充分利用冷涼氣候條件,大力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加快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和“七彩農業”品牌打造,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海氣候冷涼,生產的夏季露地冷涼蔬菜無污染、病蟲害少、品質優良,市場供不應求。經過多年發展,青海的夏季冷涼蔬菜生產已經走過了試驗、示范和推廣的過程,探索和總結了一整套適宜高原冷涼性氣候特點的成功栽培技術。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預計今年全省各類農作物播種面積達57.9萬公頃,較上年增加0.162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30.52萬公頃,油料作物14.77萬公頃,蔬菜3.37萬公頃,其他作物8.11萬公頃,糧、油、菜播種面積較去年均有增加,蔬菜預計年底可達4.53萬公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