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7月下旬,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激情還未散去,青海湖畔又迎來滾滾車輪。7月20日至24日,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如約而至,10個廠商的15款代表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新發展成果的車型集體亮相。
賽事的激情再次席卷而來,新能源汽車也成了近期省城市民談論的話題。隨著國家一系列購買新能源汽車優惠補貼政策的實施和充電裝置的不斷完善,青海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發展及鋰電池制造也一片火熱。

充電站為電動汽車保駕護航
7月22日,第十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進入第三天賽程,A組車輛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完成主觀評測后,向茶卡鹽湖景區出發,B組車輛繼續在西寧市南北繞城高速公路完成節電續航里程。
22日9時,青海湖二郎劍景區電動汽車充電站,多款參賽車型停在直流充電樁的充電位上,組委會評委對各款車輛的工藝設計、造型設計、側面設計、頂部設計和燈具設計五個方面進行主觀評測打分。部分車輛在等待評測的同時,也在測試車輛的快充功能。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束楠介紹,為了保證本屆電動汽車挑戰賽的順利舉辦,今年3月份,保障小組開始對整個充電站升級改造,更換了8臺160千瓦直流充電樁,并提前1個月開始對充電設施進行調試、試充等工作。今年還在原有基礎上新增4臺160千瓦直流充電樁。
“我們共設立了12臺充電樁,可滿足24臺參賽車同時充電。”束楠說,自今年4月28日二郎劍充電站升級投運,進入夏季以來,平均每天有40余輛電動汽車在此充電,最高一天充電車輛達到165輛,其中,以海南省、福建省、上海市等外省旅游車輛居多。
來到一旁的充電站分布圖上,可以清楚看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各線路充電點位的分布情況。實心的紅點代表已經投運的充電站,分別為二郎劍景區充電站、共和汽車站充電站、龍羊峽景區充電站、尕讓供電所充電站、貴德旅游景區充電站;空心圓圈代表的是計劃在2023年底前需要投運,有倒淌河景區充電站、江西溝供電所充電站、海南州體育館充電站和海南州消防隊充電站。
束楠介紹,為了方便用戶操作,操作流程從App下載、注冊、登錄再到充電,都會有詳細說明,如果客戶在充電過程中出現充不上電、付款失敗或設備故障等狀況,可以第一時間聯系工作人員解決。
在二郎劍充電站,記者見到了正在充電的深藍S7汽車。深藍汽車產品工程師易中林告訴記者,他們是從重慶來青海參加電動汽車挑戰賽的,二郎劍充電設施的建設很完善,車輛充電的使用操作簡潔,相比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停車場很寬敞,而到景區充電的電動汽車基本都是前來補電,半小時左右就能完成充電,這樣便可以減少停車難、等待久的情況發生。

省城新能源汽車銷量樂觀
一邊是如火如荼的賽事,一邊是各大汽車4S門店火熱的銷售情況。7月24日,西寧市城東區一家比亞迪4S店里,燃油汽車、油電混動和純電動汽車分別停放。即便是周一,店內前來選車的消費者依舊絡繹不絕。
“近期店內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很樂觀,幾乎每天都有訂單,周六、周天每天能賣出十五六輛,就算是工作日也有趕來提車和咨詢的消費者。”店內負責銷售的周經理介紹,去年這時候,新能源汽車也是銷售火熱,供不應求,產量跟不上銷量,暢銷車型都是零庫存狀態,提車要等三四個月。今年生產線多了,產量能供應上,個別車型有現車,其余車型基本等10天至30天就能提車。
據比亞迪集團2022年度業績公告顯示: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爆發式增長,2022年,比亞迪汽車銷量達186.9萬輛,同比增長152.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86.3萬輛,同比增長208.6%,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如此火熱的銷售情況源于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延長。今年6月2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提出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優化消費環境,更大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有了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成為眾多車主的首選。試開了一會店內的新能源汽車,市民孫先生由衷發出感嘆:“怪不得別人說開了電車后就不想再開油車了,起步輕盈,電力也足,開起來很舒服。而且現在國家提倡綠色出行,低碳環保,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大,我和家人已經決定購買一款新能源汽車。”
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青海制造”
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新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當新能源汽車銷售數字不斷上升的時候,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也落戶青海,構建了覆蓋正負極材料、隔膜、銅箔、鋁箔及車用儲能電池制造的完整鋰電全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青海制造”。
青海擁有得天獨厚的鹽湖鋰資源,已探明鋰資源儲量占全球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全國儲量的80%左右,是支撐青海鋰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鋰電產業發展,依托鹽湖鋰、鎂資源優勢,制定出臺千億元鋰電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成為國家重要的鋰電產業基地。
7月19日,省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增長1.3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118種非能源產品中,碳酸鋰增長48.9%。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大類商品中,汽車類零售額增長23.1%,增勢明顯。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園區作為青海鋰電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按照打造“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的目標要求,吸引了一批鋰電生產企業入駐園區。在電池和電芯生產上,園區已形成32.5吉瓦時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能力。
從初步構建起鹽湖提鋰、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鋰電用銅鋁箔等配套材料,到儲能及動力電池的鋰電全產業鏈,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打造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戰略部署,“十四五”期間,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將成為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產業體系循環發展的具有全國乃至世界重要影響力的鋰電產業基地,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隨著產業規模的逐漸擴大,一幅清晰的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發展藍圖正在青海全景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