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快遞物流,連接千行百業、聯系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有效助力貫通經濟流通大動脈、暢通民生微循環。目前,我省郵政業電子面單、自動分揀系統、智能末端投遞設施設備加快普及,開啟了智慧郵政新時代。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運單使用率達100%,基本實現自動化分揀,有效提升了分揀、裝車發貨速度,減少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
省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全省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同比增長5.0%,其中快遞業務量增長35.2%。隨著我省不斷夯實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全省快遞行業蓬勃發展,不僅讓小包裹送出了大民生,也為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

客戶在排隊掃碼取件。

客戶在取件。

客戶在尋找包裹。攝影: 吉桂芳
快遞驛站 日均處理500個“心愿單”
“3-2-7001、3-2-7013,稍等,馬上為您取件。”7月23日10時許,西寧市城中區濱河南路海德堡菜鳥驛站內一派忙碌景象,3面貨架上塞滿了快件,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整理貨物,通過特定編碼為顧客取件。
“正常情況下每天的入庫量是500件左右,每個包裹里都是顧客下單的‘心愿’,所以要趕緊識別整理好。”驛站負責人說,每天快遞小哥把包裹袋送來后,自己和另外2名工作人員會用掃碼槍一鍵入庫,顧客憑手機號后4位數字或短信中的取件碼拿快遞,方便快捷。
另一頭,順豐快遞小哥蔡發玉接到顧客要求上門送貨的電話后,再次確認顧客房號。“有時候同一位顧客一天之內會有五、六單到貨,今年開春后快遞量真的多了起來,我和同事經常加班加點整理、派送。”蔡發玉說。一旁來取快遞的馬先生也說:“現在不光是我們網購,家里的老人也是各種買買買,直播間里下單手速比我們還快。”
隨著我省快遞行業迅速發展,電商業務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同時,不少人的消費習慣也有所改變,看直播購物成為大眾新的消費方式。
同城快遞 助老訂單激增
“老人早上去醫院看病,熬好的中藥下午才能取,不想老人折騰再跑一趟,我工作又抽不開身,還是叫個同城跑腿方便。”市民趙琦說,上周為父母在外賣平臺下單了同城跑腿業務,準時送達。趙琦認為,跑腿業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有時候家里老人有需要送鑰匙、取報告單、送午飯之類的生活小事,我也會喊跑腿小哥幫忙跑一趟,省了不少心。”
隨著社區電商不斷下沉普及、物流更加便利,老年人對網絡的適應度不斷提高,同城取送、代買物品、幫辦事情……不少快遞公司表示,近來下給老人的同城訂單激增,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在使用跑腿業務提升生活便利性。“我們的App專門設置了長輩版本,字體更大,流程更簡單,老人操作起來也很方便。”西寧美團配送運營中心工作人員說。
除了送餐、送物件外,今年以來,京東、美團、天貓等平臺上線的同城零售業務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在同城零售業務快速布局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線上平臺購買生活用品、生鮮果蔬、鮮花綠植等。
快遞進村 收與發雙向奔赴
快遞服務站點的建設不僅打通了鄉村消費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打通了農產品進城的“最先一公里”。
正是靠著便捷的快遞物流,海東市平安區返鄉創業的大學畢業生魏君在三合鎮莊科村開始了種植羊肚菌的創業嘗試。如今,他種植的35座大棚羊肚菌畝產175公斤左右,每公斤價格240元左右,豐收之時就會通過航空速運遠銷北京、廣東、福建、云南等省市。
“目前,我們梳理了青藏高原牛羊肉、菜籽油、苦蕎、藜麥產品、高原奶制品等14個系列的48種主打產品清單,精選了4個系列13種優質平安富硒農產品,建立了‘平安優品’清單。通過小小快遞,平安區的優質產品走向全國。”海東市平安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說,今年以來,平安區圍繞培育電商主體、完善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打造“平安優品”區域公共品牌等方面主動作為,促進電子商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電子商務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新引擎。
上半年,我省郵政企業和重點快遞企業積極開展服務創新,著力增強服務供給對需求的適配性,郵政普遍服務滿意度和快遞服務滿意度持續提升。“電商+寄遞”卓有成效,帶動了新零售、新電商和宅經濟發展,寄遞渠道助力冬蟲夏草、牛羊肉、黑枸杞、藜麥等地方特色產品銷往全國。
按照《青海省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未來,我省將建好一張深入城鄉、聯通區域、銜接順暢、安全可靠的寄遞基礎網絡,形成一個惠及民生、支撐生產、保護生態的寄遞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