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陳郁 報道)在青藏高原東南部,黃河干流流經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鎮,一座肩負著“西電東送”戰略使命的綠色能源豐碑巍然矗立。2025年4月1日,黃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電站——瑪爾擋水電站迎來首臺機組投產發電一周年。這座平均海拔3300米的“高原明珠”,正以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書寫著新時代能源轉型的壯美篇章。

圖為瑪爾擋水電站運維員工正在對封閉母線進行巡回檢查。
作為國家和青海省重點能源項目,瑪爾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32萬千瓦,安裝4臺550兆瓦和1臺120兆瓦水輪發電機組,年平均發電量超73億千瓦時,可滿足182萬個家庭年用電需求。其配套建設的750千伏云杉變電站,創下國內海拔最高超高壓變電站紀錄,構建起青電入豫的“電力天路”。自2024年4月首臺機組并網,到同年12月實現“一年五投”全面投產,這座高原電站用18個月完成211米高的大壩填筑、36個月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刷新了高海拔地區水電建設的速度紀錄。
在建設者眼中,這里既是挑戰場也是創新實驗室。面對含氧量僅為平原60%的嚴苛環境,建設團隊創造了“全球同類型工程領先水平的擠壓邊墻建設速度”“國內一流巖錨梁澆筑質量”等多項紀錄。通過智能碾壓技術、暖棚法冬季施工等創新工藝,將“不可能”變為“一定能”,讓這座黃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電站在雪域高原拔節生長。
投產一年來,瑪爾擋水電站首臺機組貢獻綠色電力超13億千瓦時,電站累計發電超35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0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8萬噸。這些數字背后,是黃河上游生態保護與能源開發的良性互動。作為“青電入豫”特高壓通道的核心電源點,其清潔電力正跨越2000公里,為河南等地的千萬家庭點亮低碳生活。

圖為瑪爾擋水電站下游泄洪。
站在首臺機組投產一周年的節點回望,瑪爾擋水電站的意義早已超越單體工程。依托其調節性能良好的水庫和周邊豐富的新能源資源,青海正推進瑪爾擋“水風光蓄”千萬千瓦級全清潔能源一體化基地建設。規劃總裝機3112萬千瓦,年均發電量480億千瓦時,可供1000萬個家庭使用一年,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萬噸。
這個列入青海省“十四五”能源規劃的超級工程,已投產瑪爾擋水電站及贊麥、驊麥等光伏電站,投產總裝機達486.08萬千瓦。預計“十五五”末全面建成后,將形成水風光蓄多能互補的能源矩陣,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現“白天光伏發力、夜晚水電補位”的精準協同,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圖為壩前航拍綠水全景圖。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瑪爾擋水電站正成為青藏高原能源革命的縮影。它不僅見證了中國水電建設者挑戰極限的勇氣,更預示著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的光明前景。當高原的陽光與河水轉化為清潔電力,當“西電東送”的電流穿越山河,瑪爾擋的實踐正在證明:綠色發展,正在雪域高原書寫最動人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