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近年來,柴達木紅黑枸杞因一路走紅而鼓了枸杞種植戶的腰包。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枸杞引發的浪潮席卷了整個柴達木盆地。一夜間,柴達木紅黑枸杞其“珍、奇、神、貴”而受人追捧,價格更是一路水漲船高,甚至野生黑枸杞從剛開始的每斤幾百元漲至千元。然而近兩年,快速發展的枸杞種植規模與市場開拓不相符等問題的不斷顯現,致使今年柴達木紅黑枸杞價格一落千丈,從“風光無限”到“無人問津”,種植戶們紛紛表示枸杞銷路遇到難題。
青海丹田枸杞種植有限公司老板冶庭華,今年種植枸杞300畝,產量70多噸。他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他銷售了50多噸,手里還壓著20多噸,因為價格太低賣不出去。據冶老板介紹,今年的枸杞價格一降再降,格爾木種植最多的一號枸杞已經降到十三塊錢左右一斤。然而枸杞從澆灌、施肥、剪枝、采摘鮮果、烘干等程序,成本加起來就要十幾元,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出售枸杞,這一年不僅徒勞無獲,還要賠錢。他說,“今年和去年售價相差10元,今年我們投資了200多萬,如果以現在的市場價格全部賣出,只能賣180多萬,算下來還要虧損30萬到40萬元。”
看著一箱箱的紅枸杞堆放在倉庫里,冶庭華十分著急。他告訴記者,之前賣出去的50噸紅枸杞發往西寧銷售,而剩余的20噸枸杞至今無人問津,主要是收購枸杞的寧夏人已經走了,沒有大批量收購枸杞的人。冶老板說,自家的紅枸杞品相好品質高,他不想以太低的價格出售,只有等市場好起來再賣。
據了解,目前,柴達木盆地枸杞種植面積接近50萬畝,年產量達到5.8萬噸。由于新疆、甘肅、內蒙、河南等地也在大力發展枸杞產業,國內枸杞種植面積已經突破400萬畝,不斷增加的枸杞種植面積,加劇了枸杞市場的競爭,一些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沒有自己品牌的枸杞種植戶,相互打起了價格戰,導致了枸杞“豐產不豐收”。
今年,黑枸杞銷售同樣遇到了難題。前幾年,藏在深閨無人識的柴達木黑枸杞異軍突起,以每斤數百元甚至數千元的價格刮起一股“黑色旋風”,一些種植戶甚至挖掉種了幾年的紅枸杞,改種黑枸杞,如今,人工種植的黑枸杞在柴達木“遍地開花”。
可好景不長,黑枸杞價格從前年的上千元降至現在的幾百元,隨著價格降低,這些“黑寶貝”反倒越發不受市場看好,銷量一路下滑。冶庭華告訴記者:“黑枸杞今年價格不太好,工人的摘果費是八塊錢到十塊錢,再加上化肥以及栽種時的人工成本,總體來看黑枸杞的銷量今年還是不行。”
格爾木青之藍枸杞專業合作社從2014年開始種植黑枸杞,今年黑枸杞種植面積達100畝,干果產量達5000斤。合作社理事竇萬娟告訴記者,她專門申請了青之藍品牌,設計了獨特的包裝。竇萬娟說:“今年,我們一般零售的黑枸杞價格為一斤三百左右,批發價格為二百多一斤,價格比去年降了一半。”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受價格影響,有個別種植戶甚至雇不起采摘工,任由枸杞成熟后落在地里。短短幾年時間里,從“風光無限”到“無人問津”,紅黑枸杞的未來是“重振旗鼓”還是持續低迷,亟待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