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作為主流媒體的靈魂和旗幟,黨報評論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多元價值中確立主導思想,在與公眾的交流對話中凝聚共識,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但是,面對輿論生態的多元多樣,如何發揮黨報評論在全媒體時代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針作用,堅守主陣地、唱響主旋律、把握主導權,更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深入探討、交出合格的答卷。
要堅持黨性原則。黨報的性質決定了其在任何時候都要講政治。政治拒絕“墻頭草”,輿論需要主心骨。黨報評論是“政治中的政治”,堅持什么或反對什么,必須旗幟鮮明,一目了然,必須態度堅決,不容置疑。特別是在事關大是大非和原則問題上要保持政治定力,光明磊落、絕對忠誠,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作為黨報評論員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決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把黨性原則作為立身、立業、立言的基石,黨性強則底氣足。要貫徹落實“政治家辦報”的方針,切實增強政治意識,錘煉政治品格,提升政治素質,提高政治敏感性,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清醒的認識和堅定的立場,自覺擔負起鞏固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責任。
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黨報評論準確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態度,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當前,我省在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前進,難免有破有立,有機遇有挑戰,利益格局會調整,發展理念會碰撞。黨報評論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大張旗鼓地為發展謳歌,濃墨重彩地為改革喝彩,滿腔熱情地為實干鼓勁。黨報評論要高人一籌、快人一步,深刻揭示區域發展的規律性、人民期望的迫切性、戰略實施的現實性、政策杠桿的能動性、美好前景的無限可能性,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在更高層次上調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要彰顯社會責任。輿論是左右人心的關鍵力量,正面的輿論會鼓舞人心、匯聚力量,負面的輿論會渙散人心、瓦解斗志。現在,當更多媒體尤其是新媒體把目光轉向評論,帶來觀點市場激烈比拼的同時,也對黨報評論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發展,面對風云激蕩的思想輿論場,如果權威失語,輿論便無主見;如果真理缺席,思想就會分裂。作為“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黨報評論要洞察改革發展大勢,盯牢熱點、焦點和突發事件,辯證分析新事物、新問題、新論調,引導人們全面認識當代社會,客觀看待外部世界,正確對待暫時矛盾,倡導在改革中解決問題,在發展中追求公平,在法治中彰顯正義,激發人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鞏固人民群眾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推動社會進步。
要提高輿論引導能力。黨報評論的目的是說服和引導,持中守正是基本遵循,凝聚共識是根本方法。全媒體時代,社會思想呈現多元多樣態勢,黨報評論要確立解釋權、話語權、引領權,更需要在不同群體、不同對象中夯實推進共識的基礎。黨報評論要牢牢掌握輿論主動權,要找準與時代的對接點,與百姓的共鳴點,與矛盾的切入點,必須深度轉型,善于謀劃、敢于借勢,整合優化網絡資源,實現信息共通、渠道共用、議題共設、智慧共享,形成生產上的合力、觀點上的合力、傳播上的合力,以此壯大聲勢、擴大氣場、放大效果,讓黨報評論這個“最有力武器”在互聯網時代更有力,更好地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