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是青海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今年以來,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全省面臨諸多特殊困難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省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改革創新作為破解發展難題、釋放發展潛力的治本之策,作為當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所在,多措并舉、層層遞進,不斷釋放出“青;盍”。
簡政放權,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發展看環境,環境看效能,我省正在全力推進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為市場主體贏得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
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我省緊扣百姓所需、企業所愿,大幅度簡政放權,經過兩次清理,取消調整下放行政審批事項324個,提前一年完成了省級減少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任務。這一年,當屬我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來力度最大的一年,“放權”最多的一段時期。
進入2015年,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晰而堅實的腳步更加鏗鏘——
3月27日,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果斷取消、停征省級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此后,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海省深化對外貿易及投資體制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制定管理部門行政權力清單,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實行“先照后證”、“寬審批嚴監管”的新型服務模式。
……
把簡政放權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社會環境。
不久前,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4至2015)》的大數據中,中國最想自己當老板的人主要集中在海南(21%)、內蒙古(19%)和青海(19%)。是什么讓這么多青海人產生當老板的想法?
是改革正在推倒人們創業路上的一個個“坎兒”、一面面無形的“墻”,權力“瘦身”激發了市場活力,新常態下的青海經濟發展贏得寬松的環境。
西寧市就業局有這樣一組數據,證明著西寧市的創業大空間:西寧市創業者活躍指數,即平均每萬名經濟活動人口中的創業者人數為131.09,遠低于全國平均指數179.36;創業者增長率,即創業者人數的年均增幅為15.4%。
民營企業家普遍認為,省委、省政府簡政放權力度大,政策落地,企業得到了實惠;個體工商戶認為,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實施“先照后證”改革,辦事快捷、高效、便民了。大學生代表認為,商事制度改革讓大學生們迸發了創新和創業的激情,闖一闖、試一試的機會更多了。
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
改革千頭萬緒,關鍵是抓準“牛鼻子”。
在新常態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我省在投融資、國資國企等經濟領域頻頻發力,全省經濟發展方式、結構調整正在發生轉換。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為了“穩增長”,全省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大會召開,青海首次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的意見》,首創性地把萬名干部入企服務活動與與保增穩產促發展相結合,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相結合,與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結合,抓優化發展環境,緊盯轉變干部作風,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潛力。
在投融資方面,從全省投融資體制改革及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融資模式培訓開始,進一步拓展社會資本進入的渠道和領域,推出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領域80個項目吸引社會投資,不斷創新方式,強化服務,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切實增強我省投融資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在金融方面,打造“青藏高原區域性金融中心”和建設“全省金融聚集區”工程不斷推進,成立全省首家民間資本服務管理公司、全省首家“社區銀行”……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有效激活消費需求……
一系列改革創新措施下,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勢頭良好,產業結構、需求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等方面都有積極變化,新生動力加快孕育,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投資引導作用不斷增強,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尤其加速了新產業、新業態的孕育成長。
今年一季度,全省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6%,與之相對應的是,產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一季度,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9:48.0:48.1調整為3.7:45.5:50.8,第三產業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
改革惠民,沒有終點
今年以來,盡管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省民生保障依然扎實有力。
記者從青海省財政廳了解到:今年1至4月,我省用于民生的支出達301.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
改革為了發展,發展為了民生。讓更多改革紅利普惠民生,創造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社會環境,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的工作目標。
改革力度決定民生溫度。于細微之處,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的幸福節拍。
“創業成功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創業獎勵10000元。”
這是我省最近出臺的一項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新政策,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給就業創業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省委、省政府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合理有效安排就業資金,以“真金”實策激發大眾創業熱情,促進創業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目前,全省深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全社會創業呈快速增長。
……
從衣食住行,到空氣、水、電、路、通信、廣播電視等,隨著眾多民生項目全力實施,改革不斷破冰不斷深化,青海的民生保障安全網日益織牢。
以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以改革創新保障民生,以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
我們相信,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改革不斷深入,民生問題將在更高層次上得以解決,越來越多的群眾將能更好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分享改革的紅利,全省各族人民也將生活得更加殷實、更加幸福、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