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源分公司輸鹵車間主任 劉渝斌
在昆侖與祁連山脈之間,柴達木盆地宛如一顆神奇明珠,其盆地沉降中心孕育的察爾汗鹽湖上,有一片177.13平方公里的鹽田。這片鹽田承載著鉀肥生產的希望,它將遙遠高原與千里之外的金色麥浪緊密相連,是鉀肥生產這一偉大事業的關鍵所在,而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源分公司輸鹵車間黨支部書記、主任劉渝斌,就是這片鹽田的守護人。
劉渝斌,198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他肩負著為公司年產500萬噸鉀肥生產供應優質高產成礦鹵水這一重大使命。成礦鹵水是鉀肥生產的源頭,如同土地中的種子,是鉀肥生產的關鍵所在,其析出的光鹵石礦是鉀肥生產的原料,因此成礦鹵水堪稱鉀肥的“奠基石”。
清晨陽光初照鹽田,劉渝斌便開啟忙碌的一天。他穿梭于鹽田之間,目光如炬,仔細觀測鹵水的流動、濃度變化以及鹵水輸送設備運行狀況,不放過任何細節。因為他深知,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影響成礦鹵水的質量與產量。鹽田工藝控制管理極為復雜艱巨。不同季節、氣候條件和鹵水特性都要求不同的工藝方案。他頂著寒風和濺射的鹵水,在鹽田巡查,監測鹵質、掌控水位、排查堤壩隱患、把控工程質量、監督施工現場安全和檢查設備狀況。
自2017年5月調任輸鹵車間主任后,劉渝斌同志就擔負起新的責任與使命,在177.13平方千米的鹽田工藝控制管理和鈉鹽池工藝調控工作中,數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面對鹽田面積不足、泵站設備老化、維修檢修困難、新設備改造等重重困難,他深入一線調研,掌握一手資料。在公司面對春、秋、冬季蒸發量降低,鹽田儲鹵能力下降這一重大難題時,公司以“1#工程”決策部署為指引,開展前系統資源優化配置工程。他對照職責深入研究,主導實施了“一種簡單實用攔水壩”,充分利用了現有的鹽田面積全面提升了鹽田儲鹵量,深入推進落實《2#鈉調池溶鹽工程》各項措施。最終,2#鈉調池溶鹽效果顯著,溶解鹽層平均厚度達0.5米左右,增加儲鹵量300多萬m³,按機械清鹽費用折算,預計節省3000萬元以上。
在車間生產建設管理中,劉渝斌嚴格履行職責,有效組織生產工作,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特長。他帶領車間技術人員開展工藝理論學習,并借助公司鹽田工藝攻關小組平臺,主導實施多項創新項目。他的團隊研究的《追蹤KCL衰減原因,提升成礦鹵水質量》《700HDLY系列橡膠導軸承支架改造》等課題先后獲得青海省質量管理小組技術成果證書優秀成果獎,尤其是他創新實施的《一種防溢濃密機》《一種復合型導葉體和一種泵》《一種鹵水輸送用水泵裝置》等項目取得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隨著鹽湖開采、固體鉀礦層溶解技術實施和鹽湖礦層地質規律變化,原鹵水中NaCl含量大增,鹽田鈉鹽沉積,鹽田實用面積減小,鹵水儲鹵能力降低,鹽田清鹽成為重點。公司原實施機械外運清鹽工程,費用高昂。劉渝斌提出并推廣鹽田淡水溶鹽方案,該方案經濟且環保,溶鹽水可循環利用,與機械清鹽相比,近兩年為公司節約清鹽費用5000萬元以上。
工作中困難挑戰不斷。惡劣天氣會影響鹽田生產,設備故障會中斷鹵水輸送,市場需求變化也會帶來生產壓力,但劉渝斌從不退縮。一次暴雨襲擊鹽田,堤壩出現溶洞和決口,他迅速組織搶險,冒雨指揮機械車輛封堵決口,同時協調防護導鹵泵站和疏離下游人員,經10小時奮戰成功封堵,避免了人員和財產損失。還有一次成礦鹵水導鹵泵站箱式變電站設備燒毀,供電線路癱瘓致鹵水輸送中斷,他帶領技術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搶修,連續奮戰20小時恢復通電,保障了鹵水輸送。在他的引領下,輸鹵車間成績斐然,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榮獲“先進管理車間”“成本控制先進集體”“設備管理優秀團隊獎”,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突擊隊”“技術成果轉化先進單位”,2023年更是獲得青海鹽湖股份公司“鹽湖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多次斬獲“優秀黨員”“勞動模范”等殊榮。
劉渝斌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鑄就鉀肥的“奠基石”,他以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擔當,展現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風采,是公司發展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未來,他將繼續帶領團隊,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嚴謹的態度和更創新的精神,守護著鹽田,為成礦鹵水的穩產高產拼搏。為鉀肥生產筑牢根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綻放出璀璨光芒,書寫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