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8月25日,32名雜多學生分別參加了圓明園“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讓我們蕩起雙槳”主題隊日活動。
同吶喊“勿忘國恥奮發圖強”
走進圓明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殘垣斷壁,一路走,一路聽向導介紹,歷史上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5200余畝。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杰出的造園藝術、精美的建筑和豐富的文化收藏聞名于世。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世界園林的典范”。然而不幸的是,這座絕世宮苑卻在1860年10月被英法聯軍毀于一炬,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灰燼……“勿忘國恥,奮發圖強!”32名雜多學生此時此刻,站在圓明園內,堅定地喊出了內心的想法。
西洋樓景區的殘垣斷壁、經過整理恢復的山形水系與展覽館內豐富的實物圖片、圓明園盛時全景模型的對比,使同學們的心靈受到深深震撼。尕松曲忠說道:“聽了講解員阿姨的講解,我們非常憎恨英法侵略者。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后保衛和建設好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同唱響《讓我們蕩起雙槳》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在北海公園內,32名雜多學生共同唱響這首耳熟能詳的兒歌。
著名的兒童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便是出自北海。北海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兒童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拍攝地點,影片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直流行到如今,成為一代代人童年美好的回憶。在游船上,同學們在歌聲中享受著快樂時光。索南巴毛告訴記者,非常高興在北海公園參加“讓我們蕩起雙槳”主題隊日活動,這對于我來說是難忘的,我熱愛我的祖國。
為玉樹孩子豎起大拇指
一路上,整齊的隊伍,嘹亮的歌聲,純真的笑容總是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
“這是從青海來的。”“雜多是哪里的?”很多游客好奇地問著,孩子們禮貌作答。當得知這些是來自玉樹雜多的孩子時,很多人豎起了大拇指,一個勁兒地點贊。“真不容易,從雪域高原走出來的孩子!”來自大連的游客劉女士告訴記者,今年7月她剛剛去過玉樹,新玉樹簡直美極了,讓她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我們祖國的偉大,我們各民族團結的力量。瞧,孩子們純真、燦爛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美!